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起食品衛生安全事件,可以說,中國進入了一個食品安全的敏感時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目光投放到食品安全問題上,廣大的消費者對 “吃”這個最基本的生存環節表現出了憂慮和不滿。然而近日,一場針對“反式脂肪酸的討論”,再次把食品安全問題推上了風口浪尖。
揭開“反式脂肪酸”的面紗
現在大家都管“洋快餐”叫垃圾食品,因為這些“洋快餐”除了會讓人發胖之外,還會給身體帶來一些慢性傷害。其實除了這些洋快餐,各類西式蛋糕、餅干、咖啡、巧克力和冰激凌等食品都含有這種危險,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食品中都含有這樣一種物質,叫做“反式脂肪酸”。
提到“反式脂肪酸”這個詞大家很可能有點陌生,但是如果說到人造奶油和人造黃油,人們就再熟悉不過了。反式脂肪酸存在于氫化植物油中,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科學家利用氫化過程,將液態植物油改變為固態,由此產生了反式脂肪酸。由于具備能帶來宜人口感,并且易于長期保存等特點,反式脂肪酸受到現代食品工業的青睞,被大量運用于袋裝食品或煎炸食品中。
這種人造奶油的工藝是1910年問世的,我國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開始廣泛使用。當時為了食品工業發展的需要,人們用它涂面包,炸薯條、炸雞塊、做蛋糕、曲奇餅和面包,這樣既延長了食品的貨架期,又使食品的口感和味道變得更好。然而伴隨著氫化植物油的廣泛應用,人們發現“反式脂肪酸”和“慢性病”這兩個名詞越來越多的重合,各國學者相繼對此進行研究,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隱形殺手”浮出水面
1993年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發表了一篇名為《反式脂肪與心血管疾病危險關系》的文章,文章爆炸性的揭露了這樣的事實:85095名健康的女護士,經過8年的研究顯示,在900次冠心病發作的相關病例中,每增加攝入2%的反式脂肪熱量,冠心病的發作率就會增加1.94倍,這一觸目驚心的數據弄得人心惶惶。
除了增加心血管等疾病的危險性外,反式脂肪酸還會干擾必要的脂肪酸代謝,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及神經系統健康,增加二型糖尿病并導致婦女不孕。由于有眾多的危險,許多科學家將氫化植物油稱為又一個DDT(農用殺蟲劑)。
隨著氫化植物油威脅人體健康的事實真相被發現,相關國際組織和各有關國家都對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封殺叫停。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在《膳食營養與慢性疾病》中建議“為了增進心血管健康,應該盡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攝取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2003年6月丹麥政府作出規定,市場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2%的油脂都被禁止。丹麥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食品工業生產反式脂肪酸設立法規進行限制的國家;加拿大規定從2005 年12月開始,新的食品營養標簽中必須標注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也要求,從2006年1月1日起,所有食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一欄中,必須標注產品的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一場全面阻擊反式脂肪酸危害人類健康的戰役正在世界范圍內如火如荼的進行,可是在國內,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普遍使用氫化植物油的情形。
人造奶油何處尋?
最新的世界糖尿病普查數據顯示,在中國成年人中,糖尿病患者高達9000多萬,中國已經超過印度,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換句話說,每四個中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患上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前期,而這一切似乎都與這個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黃油的氫化油有關。
既然一切證據都指向這個“幕后黑手”,那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是怎樣接觸到反式脂肪酸的呢?為此記者走訪了九江市多個超市和蛋糕房,記者在九江市的某超市內發現,氫化植物油這個名詞大量出現在諸如:香奶面包、巧克力派、奶茶、面包、花生油、花生醬等食品當中,但是這些食品的原料表上并沒有確切的標出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的含量。那么這些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構不構成對人體的危害呢?
記者在最近某電視臺做的有關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檢測中得到了答案:
100克花生油,反式脂肪含量0.60克;100克大豆油,反式脂肪含量2.00克;100克牛角面包,反式脂肪含量2.26克;100克奶茶,反式脂肪含量3.42克;100克咖啡伴侶,反式脂肪含量0.04克。
按照人們日常攝取的能量比例來 換算,如果長期食用奶茶等這類食品,那么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很可能會超標。
記者又走進了九江市的幾家蛋糕店,店員們對蛋糕的用油配料都是三緘其口。同時由于糕點類的食品保鮮期較短,九江市場上的糕點基本都是簡易包裝,在這些簡易包裝紙上,記者不但沒有看到氫化植物油的名字,而且也沒有看到任何關于食品配料的名稱。
植物的就是健康的?
既然食品廠家在食品用料配方上玩起了“捉迷藏”,那么九江的老百姓們,對于氫化植物油又是怎么看的呢?
記者對在超市和蛋糕店購買食品的消費者進行了隨機詢問,得到了如下答案。
記者:“你知道什么是氫化植物油嗎?”
消費者:“不知道。”
記者:“你知道什么食品里含有氫化植物油的比例很高嗎”
消費者:“不清楚。”
記者:“你知道氫化植物油對人的身體有什么危害嗎?”
消費者:“不知道,好像沒什么危害吧。”
幾乎有八成的消費者給出了這樣的答案,老百姓對氫化植物油的認知水平不禁讓人有些擔心,但是另一個消費者的回答,讓記者有些哭笑不得。
記者:“你知道什么是氫化植物油嗎?”
消費者甲:“應該就是植物油吧。”
記者:“那你覺得這種植物油好嗎?”
消費者甲:“植物的就是綠色的肯定比動物油要健康啊,現在不流行綠色嗎?”
這里的植物和健康是背道而馳的,一概的把“植物”等同于“綠色”,那么健康將與你漸行漸遠。
年輕人攝入量更多
經過多方走訪,記者發現,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比中老年人更鐘愛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記者走進了位于九江市中心的一家蛋糕房,各式面包造型精致、香味撲鼻,記者也不禁口舌生津。蛋糕房內生意火暴,店里的顧客多為時尚的年輕女性,她們用面包夾不停地往托盤上放著各類點心,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神情。
前往某國際知名快餐店就餐的也多為兒童和年輕人,因為這些快餐店的裝飾深受兒童喜愛,而且快餐口味又迎合了年輕人的喜好。周小姐從快餐店出來手里拿著外賣紙包,她對記者說每星期最少吃一次這里的快餐。
不僅如此,膨化食品、奶茶這些含有氫化植物油的零食也備受年輕人的青睞。相信這一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何慢性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
政策出臺讓人放心
11月9日,衛生部針對反式脂肪酸問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議中指出目前我國大部分食品是安全可靠的,我國每天人均攝取反式脂肪酸含量在0.6克左右,屬于安全范疇。盡管如此,國家還將出臺三大措施對反式脂肪酸進行管理:組織開展反式脂肪酸的風險監測評估工作;加強嬰幼兒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管理,在嬰兒配方食品中規定不得使用氫化油脂,反式脂肪酸的最高含量應該小于總脂肪酸的3%;加強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標簽管理。
新聞發布會的召開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公眾的恐慌情緒,給談食色變的國人打了一劑強行針。
雖然政策的相繼出臺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反式脂肪酸對國人的傷害,但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盡可能少地接觸富含發式脂肪酸的食物更為重要。人們切莫一味貪吃,背起這個甜蜜的負擔。
衰老的發生雖然無法阻擋,但我們卻能通過科學的飲食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衰老的進程。衰老不僅僅體現在我們的容貌上,身體的各個器官其實更需要精心呵護。究竟有哪些食物會加速我們身體的衰老?下面這幾個隱藏的“老......
“酸甜清香,一口上頭”——你能想到,這是快餐巨頭麥當勞(NYSE:MCD)新推出的香菜新地的廣告語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月21日,麥當勞上市了限時新品香菜新地,香菜+冰淇淋的神奇搭配一經推出便迅速登......
2020年3月13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2020年食品條例修訂草案。據草案,新加坡衛生部、新加坡健康促進委員會和新加坡食品局提議,自2021年6月起,禁止進口和使用部分氫化油作為在新加坡出售的所有脂肪,......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富含反式脂肪的飲食可能會增加患癡呆癥的風險。大多數反式脂肪在美國被禁止。但是,反式脂肪含量不足半克的食物可以被標為不含反式脂肪,所以有些食物仍然含有反式脂肪。圖片來源:https:/......
據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2019年8月30日消息:該局擬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具體信息如下:反式脂肪酸是在氫化植物油中由于氫化過程而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多......
據印度食品安全標準局(FSSAI)2019年8月30日消息:該局擬限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具體信息如下:反式脂肪酸是在氫化植物油中由于氫化過程而產生的。反式脂肪酸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多......
近日,根據群眾舉報,四川開江縣市場監管局聯合普安鎮政府、畜牧等部門執法人員,對位于普安鎮界牌溝村一無證無照動物油加工黑作坊進行了查處。該作坊地理位置十分隱蔽,四周無住戶。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作坊的角落......
許多衛生保健提供者都認為,反式脂肪是人們所攝入的最差的脂肪類型,并不像其它類型的膳食脂肪類,反式脂肪酸會增加機體低密度脂蛋白(LDL,有害膽固醇)的水平,同時還會降低有益膽固醇的水平。富含反式脂肪酸的......
5月15日,臺灣地區“食藥署”官網報道,臺灣地區“衛福部”為維護國民健康,避免食品中所含人工反式脂肪酸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讓民眾吃的安心,于2016年4月22日發布訂定《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規定自2......
反式脂肪酸(TFA)是指在不飽和脂肪酸碳鏈上存在反式構型雙鍵的脂肪酸,即一類含有一個或多個非共軛雙鍵構型的不飽和脂肪酸。隨著2006年“麥當勞反式脂肪酸”事件的發生,2010年氫化油事件表明人們對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