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4-28 08:57 原文鏈接: 浦家齊:警惕自主招生落入應試教育樊籠

      必須通過討論,把自主招生的目標搞清楚,結束運行10年的迷茫局面。

    浦家齊

      當我國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試點進入第10個年頭的時候,試點院校也從22所擴展到80所。這時候許多人開始反思,為什么10年努力,自主招生尚未達到預期目標?但是,似乎更加值得反思的事實是,我們在規劃自主招生時根本就沒有設定過目標。

      事情的發展幾乎是各所高校“各奔前程”,有許多高校甚至是在沒有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隨大流而加入了自主招生的隊伍。

    自主招生被誤讀

      自主招生試點,不能不設定目標。如果暫時明確不了,那就應該通過討論和研究使之明確。從10年運行的結果來看,一種高校招生的新的秩序,顯然不可能通過各種過程的自然撞擊而建立起來。

      對于自主招生的預期目標,教育界實際存在著許多誤讀。

      誤讀之一,自主招生的目標就是在全國高校全面推行,最終取代現行的統一高考。因為自主招生離此距離尚遠,所以說它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自主招生的最初幾年,試點院校年年擴充,反映了教育部的這種努力。也許這種全面推行的努力,至今也沒有放棄過。

      許多人列舉上世紀50年代以前的招生來說明自主招生全面推行的可行性,但是他們都忽視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規模比那個時期的平均值擴大了800倍。假設一所高校每年招生3000人,如果報名者為其10倍,考試規模就達到30000人,這時高校就很難對考生作個性化的考查。如果推行多校聯考,工作量雖然小了許多,但仍然會不堪重負。那時候,恐怕格式化的試題、標準答案又會成為唯一的解決方案。而皈依于應試教育的自主招生相比于現行的統一高考,就沒有優越性可言了。

      誤讀之二,自主招生就是要招收比統一高考質量更高的生源。但是,在一些高校所招收的學生中,由自主招生所招收的生源并不優于統一高考,于是人們說,預期的目標沒有達到。但是,這也是誤讀了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為了招收與統一高考不同品質的考生,而不是考分更高的考生。它是基于對人才結構多樣性的需要而設立的。自主招生是作為統一高考的補充,旨在解決統一高考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為了取代統一高考。

      我們要問的恐怕不應該是自主招生與統一高考孰優孰劣,而是自主招生和統一高考相得益彰的招生秩序是不是優于以統一高考為單一渠道的秩序。這些年來,我們對于兩種招生渠道之間如何互相推動,看來是少了一些思考。

      誤讀之三,自主招生應該是比統一高考層次更高的招生,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一定是水平更高的高校,自主招生比例越高則該高校的水平也越高,有推薦考生資格的中學,也一定是水平更高的中學,如此等等,都是對自主招生的誤讀。

    重在突破應試教育秩序

      那么,自主招生究竟應該設定怎樣的目標呢?筆者認為,自主招生必須體現于對應試教育秩序的突破。所謂應試教育秩序,就是嚴格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實施錄取的招生辦法。它的后果是鼓勵學生成績全面拔尖,而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由此產生了一種不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教育導向。不能說按照這種法則一定招收不到好的人才,但是它會發生重大的遺漏。這種遺漏之所以必須彌補,不在于考生的數量,而在于考生的品質。

      有人指責自主招生為了占比例極低的考生而興師動眾,是得不償失的,這種批評是膚淺的。衡量自主招生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其招生程序的設置,是否著眼于招收在統一高考的辦法下會遺漏的優秀考生。自主招生必須以考生具備特質為前提,在此基礎上當然也應該考查各科成績是否達標,但是不應該以高分為前提,在此基礎上才來考查考生有沒有特質。

      所以,特別是在起步階段,切忌過多地強調自主招生的規模。如果規模雖小而實現了對應試教育的突破,即使只是在有限的范圍內,也應視為自主招生的成功;反之如果規模大而無所突破,則其成果就難以評價了。經過10年的探索再來反思,我們不得不承認并未找到這個突破口。

      所謂自主招生,決不是高校愛怎么招就怎么招。現在,教育部大體上的要求是,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須參加統一高考,只要考生的成績達到了一本線,高校愛怎么招就怎么招。在過去幾年中,以為設定了高考線,自主招生就不至于走偏方向,但事實證明并不盡然。一個嚴峻的現實是,自主招生正在落入應試教育的樊籠。顯然,現在我們所面對的不只是自主招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更要正視某些與當年啟動自主招生試點的初衷背道而馳的動向。

      必須通過討論,把自主招生的目標搞清楚,結束運行了10年的迷茫局面,以期在高校招生改革的下一個10年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相關文章

    研究生培養,核心問題并非學制長短

    新學年開始在即,許多高校2024年的研究生招生簡章(或招生考試調整的通知)開始陸續發布。有媒體發現,不少高校延長了研究生學制,諸如“博士研究生四年,碩士研究生三年”,已成當下高校研究生學制主流。稍微梳......

    大學招生,需言明“我們需要什么樣的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185.shtm時下,高考錄取工作已至尾聲。隨著高中生陸續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高校也到了認真反思招生......

    遏制“招生大戰”“指揮棒”應發揮導向和規范作用

    近年來,每當高考成績公布后,國內知名高校間便會打響“招生大戰”,并在其間暴露出各種問題。原本各名校已占盡招生優勢,但為了爭搶高考“高分”考生,依舊不惜血本,影響相當惡劣。應該說,名校本不想這樣——僅人......

    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禁止基于種族因素進行大學招生

    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最高法院以6票贊成、3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宣布,全美的公立和私立大學必須停止在招生時考慮種族因素,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平權行動”招生計劃違憲。2014年,非營利組織“學......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

    2023年全國高考平穩順利結束,招生錄取工作即將開始。近日,教育部對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嚴格規范管理,全力維護......

    廣州大學今年76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7580人

    6月19日,廣州大學舉辦2023年本科招生新聞媒體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該校今年將面向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本科招生計劃數維持在7580人,其中廣東招生計劃6632人;招生專業76個,......

    今日開始!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志愿填報

    據,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招生志愿填報于2月13日9:00-21:00、2月14日9:00-16:00進行。考生的統一文化考試成績總分(含政策性加分)必須達到本市公布的春季考試招生志愿填報最......

    教育部部署高校招生工作:嚴格開展報名資格審核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

    中鐵哈工大招生碰灰,6000工資學生直呼沒誠意

    臨近畢業季的時候,大部分高校都會組織校園招聘會,許多應屆畢業生都會趁此機會尋求自己心儀的職業崗位。當然,不同的大學校園招聘會的對象也不一樣。向普通的大學來說,一般在學校進行招聘的都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

    2022國際自主無人系統大會在西安舉辦

    9月24日上午,2022國際自主無人系統大會在陜西開幕。馬遠良院士、徐德民院士、譚建榮院士、鄭曉靜院士、楊紹卿院士……加拿大工程院、約克大學張丹院士等國內外28名院士通過線下及線上方式參加了本次盛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