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聯合海南省科技廳、三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海上絲綢之路空間認知高層論壇暨海南省地球觀測重點實驗室發展戰略研討會”日前在三亞舉行。海南省科技廳副廳長王利生宣讀了實驗室成立的決定。
中科院院士徐冠華在會議上指出,在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布局下,空間觀測技術對于從國家戰略角度進行資源與環境格局的空間認知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他希望實驗室成為空間信息技術面向世界的排頭兵。
海南省副省長王路表示,希望將實驗室打造成為重要的區域科技研發中心、空間對地觀測科研基地以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平臺,服務海南乃至南方地區建設,為南海區域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中科院遙感地球所所長、中科院院士郭華東表示,遙感地球所和實驗室將服務海南發展和國家南海戰略,為“一帶一路”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海南省地球觀測重點實驗室是依托三亞中科遙感研究所和中科院遙感地球所的科技資源與研究力量而成立的海南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成立了由徐冠華任主任,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蘇紀蘭、郭華東為副主任的學術委員會。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科研項目“面向中轉基地建設的肉羊重要疫病檢測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等4個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海南省省級財政科技項目管理有關規定,經委托海南省科技創新......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海藻酸鹽基雙金屬生物炭復合材料的設計及其去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研究”等3個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海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有關規定,經委托第三方機構驗收并公示,現批復省重點......
R&D經費及其投入強度,是國際上廣泛使用的、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自主創新投入規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標。2023年海南研究與試驗發展(以下簡稱R&D)經費投入再創新高,達89.8億元,比上年增......
地球區別于太陽系其他巖石行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表面的海陸二分。海陸格局控制著地表的物質循環,是形成動態、多樣的地表環境的關鍵因素,對支撐復雜生命系統至關重要。地球之所以有海陸二分是因為其地表高程變化足夠......
9月24日,海南省科技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共有102項獲2023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其中,科學技術進步獎共6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17項、二等獎34項、三等獎14項;自然科學獎共31項......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約4.66億年前,當地球與一顆小行星擦肩而過時,地球的引力撕碎了小行星,產生的碎片可能在地球赤道之上形成了一個類似土星環的光環。這個環或許存在了數千萬年,并......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認定項目形式審查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海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現將2024年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認定項目形式審查結果予以公示。任何單......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2024年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認定項目形式審查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根據海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現將2024年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認定項目形式審查結果予以公示。任何單......
北京時間2024年9月5日0時39分,一顆直徑約1.2米的小行星以2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闖入地球大氣層,在菲律賓東北側約25公里高度處解體爆炸。我國監測網首次對預警小行星開展接力追蹤觀測,標志我國小行......
2024年9月3日9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四十三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發射的遙感四十三號02組衛星由中國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