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歷時45天,航行6208海里,“大洋一號”船搭載最新研制的“海龍三號”“海龍11000”無人有纜潛水器和“潛龍三號”無人無纜潛水器,圓滿完成2018年綜合海試任務,回到青島。自然資源部黨組成員林山青、有關參試單位負責人等到碼頭迎接。
據了解,本航次任務分為A、B兩個航段。據A航段首席科學家初鳳友介紹,在A航段中,我國自主研發的“海龍”系列潛水器完成8次下潛,其中,“海龍III”潛水器下潛5次,完成4500米級深潛試驗;“海龍11000”潛水器下潛3次,完成3000米級下潛試驗,均取得重要突破。獲取的相關試驗數據與操作經驗為業務化運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海試期間,科考隊還抓住有利時機在西太平洋“雙十字”區域,先后開展了溫鹽深儀采水、浮游生物拖網、近底錨系觀測系統布放等調查作業,獲取了大量豐富的樣品和數據,為進一步揭示該海域水文特征以及深海生物多樣性等提供了依據。
B航段首席科學家蔡巍表示,我國最先進的自主潛水器“潛龍三號”在B航段中共完成4次下潛,成功率百分之百,這在海試中尤為不易。其中,前兩次下潛為海試潛次,分別完成了綜合性能試驗和最大續航力試驗,全面檢測了50項技術指標,潛水器2節速度續航力達到42小時48分鐘,航程156.82公里,創下我國自主潛水器深海航程最遠紀錄。
接船現場
后兩次下潛為試驗性應用潛次,分別在南海北部陸坡東沙西南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區與多金屬結核試采區和參照區開展大面積科學調查,近底調查時間共64小時,總航程超200公里,獲取了豐富的水體探測和近底磁力數據以及大量高清海底照片,開創了自主潛水器和船載地質取樣裝備同時作業的新模式,探索了潛水器跨區域探測的可能性。
其間,B航段還完成了EM122多波束系統和國產超短基線基陣的標定工作,提升了“大洋一號”船深海地形測繪和水下高精度定位的能力;在多金屬結核試采區和參照區開展了4條測線共計140公里多波束測量,獲取了該區域的地形數據;在多金屬結核試采區開展了3站箱式取樣器和2站多管取樣器作業,獲得了多金屬結核、結殼及沉積物樣品,為研究該區域的結核分布特征和沉積物的土工力學參數等提供了第一手樣品,為試采區選址和集礦車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
“大洋一號”船船長徐巍巍向記者介紹說,本航次中,“大洋一號”船多次遭遇惡劣海況的影響,全體船員團結協作,與科考隊員配合默契,保障科考隊圓滿完成了各項海試和科考任務。這是“大洋一號”船2017年大修改裝后首次綜合海試,開啟動力定位27次,船舶運行效能得到了全面檢驗。
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副主任李波表示,海龍、潛龍深海裝備的成功海試和應用,是我國科技人員在發達國家長期控制封鎖的深海技術領域,依靠自主創新、集成發展取得的重大成果,標志著我國在深海重大裝備的設計、制造方面已具備產品化開發制造能力。伴隨國家海洋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深海技術裝備將向著全海深、智能、綠色、大數據方向進一步推進,通過發展“深海深地”鉆探的“深龍”技術,海底、水體、海面、太空、陸基一體的“云龍”技術,綠色高效海底資源開發的“鯤龍”技術,全面推動我國深海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可望通過企業化運作和技術整合,形成國家級的深海裝備品牌和專業化隊伍,以有效支撐海洋強國建設。
9月25日,“探索二號”搭載“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返航,順利完成深海地質原位觀測及國產化裝備海試任務。該航次利用“深海勇士”號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完成了“深海一號”大氣田的水下系泊系......
科技日報哈爾濱11月25日電(記者李麗云通訊員金聲霍萍)25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宣布,由該校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悟空號”全海深AUV(無人無纜潛水器),于當地時間11月6日15時47分,在馬里亞納海溝“......
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對外發布,在剛剛結束的我國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科學考察中,由該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斗一號”)取得世界級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負責研制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鈦合金載人艙于10月21日在無錫通過驗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載人艙”項目負責人、項目組成員、金屬所專項任務處相關負責人參加了驗收會。全海深......
記者24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在中國大洋52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中,科考隊采取了“潛龍三號”無纜水下機器人與船載設備協同作業新模式,大大提高了調查作業效率。據航次首席科學家李傳順介紹,本航段主要在大西洋中脊......
當載人潛水器潛入深海中,聲波成為穿透海水與水面聯系的唯一可用媒介。然而,海底聲信號到達水面后,受母船自身噪聲污染變得不再清晰。常規做法是使水面接收換能器遠離噪聲源,但這會給母船操控帶來不便。中國科學院......
7月31日,經自然資源部批準,“大洋一號”科考船從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碼頭起航前往西北太平洋海域,執行我國深海大洋第48航次科學考察任務。自然資源部供圖本航次主要任務包括在西北太平洋海山區開展資源環境的綜......
7月17日,國內最大馬力無人遙控潛水器下線,主要用于對沉船沉物等進行應急救險、搜尋和打撈等作業。受訪者供圖國內最大馬力“深海機器人”下線7月17日,國內最大馬力的無人遙控潛水器......
17日,記者從中車株洲所獲悉,該公司旗下中車時代電氣上海中車艾森迪海洋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國內最大馬力無人遙控潛水器,在上海下線。這是中國中車并購英國SMD公司后,在國內研制生產的首臺套深海裝備。它不僅......
北京6月4日電,我國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4日結束為期2個多月的南海試驗性應用科考航次,返回三亞。本次科考任務成果豐碩,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407.7米。為了對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