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03 21:07 原文鏈接: 消除微生物污染

    實驗方法原理通過沖洗單層培養物或通過離心重懸非貼壁細胞,以高濃度抗生素清洗培養物數次,然后將培養物傳代,用加抗生素的培養基傳三次,再用不加抗生素的培養基傳三次,每次傳代后都要檢測是否污染。
    實驗材料

    DBSS

    試劑、試劑盒

    高濃度抗生素培養液

    儀器、耗材

    用于傳代培養的材料帶有40×或60×物鏡的相差顯微鏡用于支原體染色的材料

    實驗步驟

    1. 仔細收集污染培養液,如有可能,應測試該有機體對一系列抗生素的敏感性,如果做不到,則應對培養液進行高壓滅菌或加入次氯酸鹽。

    2. 用 DBSS 沖洗細胞(每一次沖洗可使污染物濃度減少兩個對數級,除非污染物黏貼在細胞上)。

    (a)對于單層培養物,用 DBSS 沖洗培養物三次,然后用胰蛋白酶處理,再用 DBSS 通過離心與再懸浮清洗細胞兩次以上。

    (b)對于懸浮培養物,通過離心和重懸,用 DBSS 沖洗培養物 5 次。

    3. 將細胞以盡可能低而又合適的細胞濃度接種于新的培養瓶內。

    4. 加入含高濃度抗生素的培養基,每兩天換一次。

    5. 用高濃度抗生素培養基進行傳代培養。

    6. 重復進行 1~4 的步驟,傳代培養三次。

    7. 移去抗生素,在無抗生素情況下,將這些細胞再進行三次傳代培養。

    8. 用相差顯微鏡及 Hoechst 染色檢査培養物。

    9. 對這些細胞再進行兩個月的培養,不加抗生素,檢査以確定所有污染已被消除。

    展開 
    其他

    一般的原則是應將污染的培養物丟棄,而不要試圖去除污染,除非是至關重要必須保留的細胞系才考慮去除污染。在任何情況下,很難做到完全消除污染。特別是在酵母污染時,如果試圖去除污染,可能導致產生更頑固的對抗抗生素的細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