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格雷格·塞門扎參與合著的幾篇研究論文如今正在接受出版商的調查。此前,互聯網上已對其論文圖像的完整性產生了質疑。
據《自然》報道,塞門扎任職于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因在理解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中的貢獻而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分享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一成果是他在20世紀90年代作出的,其最新的關注點集中在相關分子生物學研究上。
“打假網站”PubPeer的評論者對塞門扎2000年至2021年間參與合著發表的52篇論文中的圖片提出了質疑。
過去10年,相關期刊已經撤回、更正或發表了對塞門扎的17篇論文的關注聲明,其中標明了實驗結果圖像可能存在更改、重復使用或錯誤的標記。而另外15篇論文目前正在接受各自期刊關于圖像和數據完整性問題的調查。
近年來,科學論文中的圖像完整性受到越來越多的審查,因為數字工具使科學家更容易操縱研究結果。改變圖像可能有合理的理由,例如,通過提高對比度或色彩平衡使結果更清晰。但圖像編輯工具也可以用來造假。
著名學術“打假”人伊麗莎白·比克是指出塞門扎參與合著論文存在違規行為的人之一。在她看來,在一個成功的實驗室中,20年時間里合理的糾正次數是被允許的。“但涉及圖片造假的論文被撤回5次,這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迄今受到出版商審查的32篇論文都將塞門扎列為作者,其中14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是他。由于不清楚誰為論文貢獻了什么,目前尚不確定誰對圖片上的錯誤或問題負責,但通訊作者確實負有確保論文完整性的責任。
質疑塞門扎論文的第一篇文章于2015年出現在PubPeer上。僅2021年,5家期刊就對其5篇論文進行了更正,原因包括錯誤標記數據和明顯重復使用圖像。上個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撤回了塞門扎參與合著的4篇細胞生物學論文,并更正了另外3篇。
在所有的撤回聲明中,作者均表示,他們相信這項工作的總體結論仍然有效,但出于對數字的擔憂而作出撤回決定。
2024年諾貝爾獎的三大科學獎項已經依次揭曉。人工智能(AI)成為今年開獎期間最熱門的詞匯。其中,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霍普菲爾德和英裔加拿大計算機科學家杰弗里·辛頓出人意料地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辛頓......
2024年諾貝爾三大科學獎項中,兩大獎項與人工智能研究相關,先是物理學獎頒給了曾獲圖靈獎的機器學習先驅,緊接著化學獎也將一半頒給了“程序員”。不僅諾獎得主在接到獲獎電話時表示大感意外,就連諾貝爾獎官方......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DavidBaker獲獎,以表彰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英國科學家DemisHassabis和JohnM......
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圖片來源:諾獎官網)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5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JohnJ.Hopfield、GeoffreyE.Hinton。獲......
編譯|卜金婷田瑞穎美國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UMD)校長DarryllPines近日麻煩纏身。有媒體報道,Pines在2002年和2006年發表的論文中大量抄襲他人作品且未注明出處。其中,他于2002年......
編譯|劉如楠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導師抄襲發表,你會怎么做?作為學生,很多人可能會有所顧慮不敢發聲。但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博士后卻絕不忍氣吞聲,她在與導師溝通無果后,決定公開此事。在她的要求下,這篇論文被期......
李政道教授(TsungDaoLee,1926年11月24日—2024年8月4日),一位杰出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于美國時間2024年8月4日在舊金山因病逝世,享年98歲。李政道生于中國上海,原籍江蘇蘇州......
7月19日,科技部在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評審請托問題處理的通報》、《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申報書抄襲問題處理的通報》,據通報,就孫倍成在南大(國家杰青)工作期間請托問題,......
問題 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申報書抄襲問題處理的通報近期,科技部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申報書抄襲問題進行了核查,依規作出了處理,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趙然在項目申報中抄襲問題......
抄襲撤稿 7月3日,河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原院長宋協偉(正處級)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和河南省許昌市監委監察調查。宋協偉官宣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