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體通常也是儲存在容器內或用管道輸送的。與氣體不同的是,液體容器有的密閉,有的敞開,一般都是常壓,只有反應鍋(爐、釜)及輸送管道內的液體壓力較高。液體不管是否著火,如果發生泄漏或溢出,都將順著地面(或水面)漂散流淌。
由于易燃液體往往存在比重輕于水、水溶性以及涉及危險性很大的沸溢、噴濺等問題,需仔細考慮撲救措施。遇易燃液體火災,一般應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首先應切斷火勢蔓延的途徑,冷卻和疏散受火勢威脅的壓力容器及密閉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燒范圍,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如有液體流淌時,應筑堤(或用圍油欄)攔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體或挖溝導流。
2.及時了解和掌握著火液體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無毒害、腐蝕、沸溢、噴濺等危險性,以便采取相應的滅火和防護措施。
比水輕又不溶于水的液體(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霧狀水滅火往往無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輕水泡沫撲滅,沙土、鹵代烷撲救;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體(如二硫化碳)起火時可用水撲救,水能覆蓋在液面上從而將火撲滅,用泡沫也有效;具有水溶性的液體(如醇類、酮類等),雖然從理論上講能用水稀釋撲救,但用此法要使液體閃點消失,水必須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這不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體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會受到水溶性液體的破壞(如果普通泡沫強度加大,可以減弱火勢),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撲救;撲救毒害性、腐蝕性或燃燒產物毒害性較強的易燃液體火災,撲救人員必須佩戴防護面具,采取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