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2-14 17:25 原文鏈接: 液態金屬有望成新材料領域“黑馬”

      銀白色的外觀,金屬的本質,卻可以像液體一樣流動,還擁有沸點高、導電性強、導熱率高等特質,這就是神奇的液態金屬。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舉行的中國第二屆液態金屬產業技術高峰論壇上,100余項液態金屬前沿技術及產品集中亮相,80%的技術產品首次面世。

      在現場,工作人員用一支液態金屬3D手寫筆隨手一畫,一張電路板瞬間就完成了。云南科威液態金屬研發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沈良偉介紹說,以前電路板都是把銅模鋪在硅制成的基底材料上,然后按照圖紙進行刻蝕,需要多道工序,非常耗時。現在,刻寫電路再也不是工程師的ZL了。

      液態金屬相關設備的制造工藝已經成型,賦予了工業制造無限的可能。未來,拿起筆來就可以畫電路圖,在薄膜上就能做出柔性電路。此外,液態金屬在熱控和能源領域也實現了產業化。液態金屬LED燈相較于傳統的高壓鈉燈,照度更高、光線更柔和,節電60%以上,同時成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已具備大規模化生產條件。

      室溫液態金屬超級散熱技術將打破高端器件面臨的“熱障”問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何志祝說,液態金屬芯片熱控技術熱導率是水的60-70倍,液態溫區橫跨零下10℃-零上2000℃。這項技術將為航空航天、軍工國防、工業制造等領域帶來重大前景。

      曲靖市委書記李文榮表示:“液態金屬作為新材料領域的一匹"黑馬",運用領域廣、發展前景好,是名副其實的"萬億級產業航母"”。

      在液態金屬研究領域,當大多數發達國家還處于發表論文的早期階段時,我國產業發展已漸成規模,并形成了“墻內開花、墻外張望”的局面。云南企業于2015年率先建成了國內外首條液態金屬電子手寫筆、電子油墨生產線,以及一系列液態金屬熱界面材料產品生產線,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如今,首套液態金屬桌面電子電路打印機生產線也在加緊建設中,并正著手打造世界上最大的液態金屬功能材料生產基地和液態金屬先進制造設備生產基地。

      此外,一系列在液態金屬領域有標志性意義的省級重點實驗室、檢驗中心和專業技術委員會率先在云南建成,相應研發中心在不到1年時間內便產生了一批重要成果,申報的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ZL已達60余件,并開始實現技術成果向云南省外輸出。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劉靜團隊在液態金屬領域經過10多年研究,共申報了200余項ZL技術,已獲得ZL授權100余件,其技術的原創性和領先性居世界前列。劉靜表示,液態金屬的一系列突破性研發始于我國,不少科學研究、產業化實施成為領域發展開端,是我國對世界做出有標志性貢獻的戰略性高新科技領域。

      “近幾年來,由于液態金屬的重大戰略價值,發達國家紛紛加入探索行列,也推動著我國在該領域的布局。”劉靜說,液態金屬在工業領域應用已經形成優勢,我國要加大科學研究,發展相關產業。

      “像液態金屬這樣能帶來變革性、顛覆性的未來技術,具有重塑人類生活、工業生產、商業消費模式的威力,擁有重大商業價值。但是這樣的技術往往買不起也買不到,如今我國儲備了較強的科技研發能力,有責任也有能力對這樣的技術進行布局和研發。這就需要產生若干在國際上獨具影響力的交叉學科或新興學科,培養核心技術人才隊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羅二倉說。

      曲靖市副市長唐寶友表示,云南省將液態金屬產業列入了云南省“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和新材料發展規劃,曲靖將液態金屬產業列入該市重點發展的六大產業之一,將加大液態金屬產品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力度,重點開發國防科技和民用系列產品,打造云南液態金屬谷,促進液態金屬產業快速發展。到2020年,液態金屬產業有望實現工業增加值近60億元。

    相關文章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既強且柔”的奇異金屬

    9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及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多學科材料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取得了新進展。據介紹,本次研究成功研發出一種可規模生產的奇異金屬,其兼具高分子材料的超高柔性......

    向金屬“借位錯”,陶瓷變得可拉伸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聯合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王金淑團隊、香港大學教授黃明欣,首次提出向金屬“借位錯”的策略,實現了陶瓷的大變形拉伸塑性,陶瓷的拉伸形變量可達39.9%,強度約為2.......

    我國空間站難熔合金研究取得多項新發現

    記者4日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西北工業大學魏炳波院士團隊在中國空間站開展的高性能難熔合金研究近期成功取得了多項空間材料凝固制備科學新發現,獲取了難熔合金熔體的關鍵熱物理性質,有力推動......

    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關于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4〕141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項目資金350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1個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指南

    關于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24〕141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戰略性關鍵金屬超常富集成礦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

    大規模設備更新釋放經濟增長后勁京東工業金屬加工采購額同比增長64.11%

    今年以來,我國持續推動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在相關政策帶動下,我國設備更新投資實現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份,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2%,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2個百分點。京東......

    鋼研納克:公司部分分析儀器也可應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檢測

    鋼研納克6月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要開展金屬材料檢測相關業務,檢測能力包括航空航天所涉及的金屬等材料;公司部分分析儀器也可應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檢測。關于鋼研納克: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

    我國學者實現金屬團簇“油到水”相轉移的熒光調控

    科技日報合肥5月10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0日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化工學院朱滿洲/康熙團隊在金屬團簇熒光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化學領域國際期刊《德國應用化......

    白矮星表面首次發現金屬“疤痕”有助恒星演化研究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科研團隊在使用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時,首次在一顆白矮星WD0816-310的表面觀察到金屬“疤痕”。這些疤痕是恒星在吞噬其周圍行星和小行星后留下的明顯標志。研究......

    二維金屬碲化物材料邁入宏量制備“新時代”

    2023年6月,吳忠帥收到了一份來自《自然》(Nature)的審稿意見。打開郵件,其中一位審稿人的拒稿意見提的非常刁鉆,里面密密麻麻的問題讓他有點不知所措。但是科研如同“登山”,他認為:“既然決定了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