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出臺文件,指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份文件23日由新華社受權發布。
這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全文約9000字,共分9個部分30條,包括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金融創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創新培養、用好和吸引人才機制,推動形成深度融合的開放創新局面,加強創新政策統籌協調。
意見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人才、資本、技術、知識自由流動,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協同創新,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得到充分保護,創新價值得到更大體現,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創新人才合理分享創新收益,使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真正落地,進而打造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創業的新引擎,構筑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優勢,推動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新格局,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意見要求,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發揮市場競爭激勵創新的根本性作用,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強化競爭政策和產業政策對創新的引導,促進優勝劣汰,增強市場主體創新動力。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打破制約創新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改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準入管理,健全產業技術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價格倒逼創新機制。
意見強調,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和各類創新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調整創新決策和組織模式,強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擴大企業在國家創新決策中話語權,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提高普惠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優先使用創新產品的采購政策。
意見強調,強化尊重知識、尊重創新,充分體現智力勞動價值的分配導向,讓科技人員在創新活動中得到合理回報,通過成果應用體現創新價值,通過成果轉化創造財富。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員股權激勵力度。
此外,意見還提出,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建立依托專業機構管理科研項目的機制,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權和職能定位。
7月的燕趙大地,綠意蓬勃,活力奔涌。工地上、車間里、碼頭上……一個個懷揣夢想的人,一幕幕火熱的生產圖景,共同構成了河北省這個夏天最美的音符和樂章。7月17日—22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國務院新聞辦7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知識產權工作有關情況。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胡文輝表示,上半年,主要知識產權指標運行平穩,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知識產權在支撐國家創......
在芯片、自動駕駛、新能源、農業等領域投資力度持續加大——平臺企業創新引領賦能實體經濟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相關部門,深入調研了解平臺企業發展情況,梳理了一批典型投資案例。從調研情況看,平臺企業持續加......
1995年,我國第一輛電動汽車“遠望號”誕生。20多年后的2022年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1000萬輛。17個月后,伴隨著一輛廣汽埃安昊鉑GT純電動轎車緩緩駛下生產線,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
6月30日~7月2日,“集智共創新時代·2023年拔尖創新人才聯合培養系列研討會(大連站)”在大連理工大學召開。在此次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
6月19日下午,浙江省最大的科技成果展覽館,浙江創新館在“浙里好成果”平臺建設暨浙江創新館啟動儀式上啟動試運行。浙江創新館位于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學術交流中心,展館面積達6800平方米,設置印象廳、......
6月30日,河北省氫能產業創新聯合體在張家口揭牌成立。活動現場發布了創新聯合體技術攻關任務,并進行了創新聯合體成員單位現場簽約。據悉,該創新聯合體是在省科技廳和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及天津市科技局共......
“企業提需求、科協搭平臺、學會送服務、產業得提升”——這是山東省泰安市自2020年6月獲批全國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單位以來始終堅持的工作思路。“秉持著‘為每個產業鏈聯系對接至少1個全國學會’的目標,近......
近日,《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發布的一項研究,對于當我們在一個嘈雜、擁擠的房間里時,大腦是如何跟蹤對話的,給與了一個很好的解釋。這一發現可能會改善助聽器功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VinayRaghav......
關于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的公示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評選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的通知》要求,現將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