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John P. A. Ioannidis團隊發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第6版中,深圳大學共有210名學者入選。
據了解,該榜單從700多萬名科學家中遴選出近20萬名來自各領域的世界排名前2%的科學家,覆蓋22個領域和176個子學科領域,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2)和“2022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兩個榜單。
此次,深圳大學共有210名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含歸屬機構為深圳大學、深圳大學醫學部、二維材料光電科技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以及未歸屬上述單位但學者在人力資源部提供的人員名單),其中66名學者同時入選“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2022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榜單。深大共有69名學者入選“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涉及9個學科領域、22個子學科領域及校內15個學院(部)。
據了解,“全球前2%科學家榜單”是美國斯坦福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和 Elsevier(愛思唯爾)合作的一個名為“更新的標準化引文指標科學家作者數據庫”項目的數據成果。該數據于2019年6月第一次發布,數據成果提供基于科學引用指標的全球頂尖科學家榜單。該榜單的“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2022 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分別對應1960—2022、2022—2022兩個時間區間的綜合數據,兩個排行榜單內均包括含自我引用和不含自我引用數據的排名信息,以及每位科學家在其子學科內的綜合引用指數排名。
6月25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正式受聘成為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巴里·馬歇爾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西澳大利亞澳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等。他曾......
6月25日,諾貝爾獎獲得者巴里·馬歇爾正式受聘成為深圳大學講席教授。巴里·馬歇爾是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西澳大利亞澳中友好協會名譽會長,曾獲中國政府友誼獎等。他曾......
6月22日,記者從深圳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教授謝和平團隊與東方電氣集團團隊合作,首次實現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和海水直接電解制氫一體化,并在大海中利用海上風電驅動海水制氫。相關研究成果6月2......
記者了解到,6月14日,深圳大學發布了2024年招生政策解讀和各省招生計劃。據了解,今年該校招生總計劃為7000人,招生專業為84個(含中外合作辦學專業3個),9個熱門學院招生總計劃增加,新增4個“院......
4月23日,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第六屆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學研討會暨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會議現場。 清華大學供圖在致辭中,教育部副部長吳巖對清華大學及教育......
4月15-16日,第二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理化檢驗方法與規程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在無錫召開。相關機構單位人員、專委會委員、標準起草人共約60人出席會議。本次會議共審查《......
在近日愛思唯爾發布的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馬立峰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崔志華再次上榜。據悉,愛思唯爾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主要采用全球權威的引文與索......
在備受爭議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Initiative)結束兩年后,美國的華人學術圈仍舊彌漫著恐怖的氣息。因為該計劃,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教授陳剛曾在2021年被逮捕。如今,他已被迫將研究重......
D-index(學科H-index)學者排名指標,僅包括被調查學科的論文和引用值。根據官網介紹,D-index細分為化學,電腦科學,數學,法律,材料科學等26個細分領域。iNature系統地總結了生命......
12月2日,海南大學第十五期頂尖科學家講壇在該校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冷勁松作題為《智變材料:特性可控變化的神奇材料》的主題報告。海南大學副校長高佃恭主持講壇,近兩千名師生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聆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