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昨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把“三嚴三實”要求貫穿改革全過程,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精神,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既當改革的促進派,又當改革的實干家。
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方案》、《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
生態文明建設
督察重大環境事件頻發之地
會議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關鍵是要規范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行為,讓保護者受益、讓損害者受罰。
會議指出,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要明確督察的重點對象、重點內容、進度安排、組織形式和實施辦法。要把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作為先期督察對象,近期要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重點督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情況。要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對問題突出的地方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會議強調,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關鍵是要通過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新格局,為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要圍繞影響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突出問題,強化監測質量監管,落實政府、企業、社會的責任和權利。要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立體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推進全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共享,開展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分析,實現生態環境監測和監管有效聯動。
干部離任審計
追責無論其是否調離提拔退休
會議指出,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主要目標是探索并逐步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符合實際的審計規范,推動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促進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安全。要積極探索離任審計與任中審計、與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以及其他專業審計相結合的組織形式,發揮好審計監督作用。
會議強調,生態環境保護要堅持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明確各級領導干部責任追究情形。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肅追責。
解讀
離任審計讓官員自我約束
中央深改組昨日審議通過了四個跟環境保護有關的文件,其中兩個與黨政領導干部的責任有關。
1 責任界定
黨委政府共同擔責
《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提出了“黨政同責”的要求。
最早提出并研究“黨政同責”概念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解釋,目前,地方如果發生了環境事故,一般會追究政府的責任,而因沒有明確的黨內法規和國家法規規定黨委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具體職責,因此黨委的環保責任被虛化了,一旦出現環保事故,通常受處罰的往往是政府系統監管人員。
而目前從中央層面提“黨政同責”,意味著黨委和政府都需承擔責任。
常紀文表示,這并不代表黨委和政府承擔一樣的責任,因為兩者擔責的條件不同,后果也不同。
“比如發生了重大的環境事故,可能省長、市長、縣長責任重一點,書記輕一點。”
他解釋,政府與黨委角色不同,責任也不同。政府的責任,主要在于全面貫徹落實黨委的決定;而黨委的責任,主要在于研究、部署、督促、落實和支持。因此,如果實施過程出現重大問題,主要追究政府的責任;而如果在部署、督促等層面出現問題,需追究黨委的責任。
2 適用范圍
主要針對環境損害
常紀文說,“黨政同責”的概念最早在食品安全、計劃生育和安全生產領域使用,比較典型的是“三鹿事件”中,石家莊市委書記被免。
他說,但這三個領域的“黨政同責”,通常是地方規定。即使在安全生產領域,也是各個省有規定,但國家層面并沒有給出規定。
目前,這個概念移到了環保領域,主要針對環境損害。
常紀文表示,生態環境損害的概念并不僅僅只是重大環境突發事件,也包括了常年累計的環境問題。“比如領導干部任期結束了,環境持續惡化,這就要追責;如果領導干部離任,環境問題也需要終身追責。”
3 追責辦法
問責關鍵需影響選拔任免
環保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評價說,類似“黨政同責”的概念此前也提了很久,如“一把手負總責”等,但始終沒有一個制度,頂多是“要求”、“號召”。
夏光說,安全生產領域后來形勢有所好轉,“黨政同責”起到了很大作用。
他表示,追責方式有很多,可以談話、誡勉、考評或給出處分包括黨內處分,但最重要的是,這些問責的后果,需對干部的選拔任免起到影響。
在夏光看來,從2006年開始,組織部門就開始完善對黨政領導干部的考核體系,逐步增加了生態環保等各方面的綜合指標,對于地方黨政領導干部而言,如不想被追責,關鍵是要“守住環保的底線”,也就是“生態環境紅線”,即如不發生重大環境事故、節能減排任務完成、沒有重大違規違法事件、環境質量未惡化至威脅到人民生活等。
夏光說,除追責之外,今后在環保和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干部,也可有相應激勵體系,如對其優先提拔使用等,鼓勵領導干部重視環境保護。
4 離任審計
卸任算賬 在任須謹慎
此次另一個與領導干部環保責任相關的文件是《關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方案》。
夏光認為,領導干部自然資產離任審計的概念與“廉政審計”的性質接近。
“比如你領導干部退休、調任了,要先把你的廉政方面查一遍,如果沒有問題,再調任到別的地方繼續干,或者正常退休,享受退休待遇。如果查出了問題,哪怕你退休了也要追究黨紀法律的責任。”
“自然資源也是同樣的,你上任時,有多少生態資源,水、森林、草地等,要做統計。離任時,要審計這些生態系統是否相對比較平衡,是否沒有遭到大規模破壞,如果沒有,那可以去別的地方別的崗位。”
夏光說,可以用審計來約束官員的行為,“他們會預見到卸任時要算賬,那在有權時就會謹慎,自己約束自己,不要胡干蠻干。作為制度,這是很強的,實施起來可以減少監督的成本,不用時時查。”
近日,江蘇省蘇州環境監測中心發布《2022年環境監測儀器設備采購》中標公告,采購智能煙塵采樣儀、氨氮/硫化物連續流動分析儀、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儀等儀器。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SZJX202......
一、項目基本情況1.項目編號:JSZC-320000-JADX-G2022-00482.項目名稱:江蘇省南通環境監測中心2022年能力達標建設-氣相色譜質譜儀等儀器購置項目3.預算金額:220萬元,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10年來,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
9月3日,清華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更新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已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一兵不再擔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官方簡歷顯示,趙罡,男,漢族,1972年1......
名稱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現場監督檢查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333分類環境標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0......
名稱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現場監督檢查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索引號000014672/2022-00333分類環境標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0......
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是未來區域發展的特殊形態和城鎮化的主要載體。而城市群發展引起的土地利用變化是直接導致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和生物多樣性變化的重要因素。近日,中國科學院......
名稱關于2022年上半年環評信用管理對象列入“黑名單”情況的通報索引號000014672/2022-00328分類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08-23文號環辦環評函〔2......
生態環保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記者從生態環境部23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生態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全國生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2.18萬億元,比2020年增長11.8......
名稱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索引號000014672/2022-00324分類自然生態保護發布機關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成日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