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說句心里話,我發表這篇文章的心情很復雜。這篇博文完稿于今年二月底,但被我壓了下來,擔心這樣評論北京的空氣污染會影響海外人才的全職回國、也影響清華的招聘人才。但同時,國內一次次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以及我切身感受到的國內許多大中城市的嚴重污染,又讓我不安與憤怒。
幾周前,北京市環保局辟謠,說北京市空氣質量在奧運會后逐年變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對這種辟謠我覺得不可理解:幾乎所有我問過的北京人和清華同事都說奧運會后這兩年的空氣質量一年不如一年。我也很不理解北京的藍天數在奧運會后逐年增加是怎么回事?難道是大家的切身感覺都錯了?還是說北京藍天的標準在逐年降低?這也讓我想起了大約兩年前飽受百姓質疑的國家統計局關于商品房售價年增1.5%的新聞:全國主要城市新房的售價每年扶搖直上,但統計局卻因為“統計方法不同”而給出了1.5%的數字!
過去兩年,不止一次有朋友問我:你在國內最不開心的事情是什么?我總是回復:最不開心、也是常常痛苦的唯一事情就是空氣污染。我的慢性咽炎2010年開始,逐漸加重,遇到今天這樣的污染天就像嗓子里堵了個東西,咽不下去,又吐不出來,很難受。不知還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在忍受這樣嚴重的空氣污染。
2011年12月5日,星期一。又是一天令我窒息的日子。我的主要新聞來源“手機報”在“北京新聞”的頭條提醒我:“今天白天,本市靜風、逆溫的不利污染物擴散條件還將繼續,預計空氣污染指數范圍為260至280,屬于四級中度重污染。市環保局副局長建議:心臟病、肺病患者等易感人群要加強防護,健康人群也要適當減少戶外活動。”
60多年前的今天,英國倫敦遭受嚴重的空氣污染,直接導致數千人死亡。就選擇今天發表我完稿于今年二月底的博文吧。
2011年2月20-22日的污染
星期二,2月22日早晨,我拉開臥室的窗簾,外面霧霾彌漫,又是一個重度空氣污染的日子。我的心情也跟著陰沉起來。從星期日開始,這是春節后北京的第三個霧霾天了。
送完孩子上學,我來到辦公室,也讀到了《手機報》里的頭條北京新聞:“昨天,霧氣彌漫的京城出現今年首個重度污染天。來自市環保局的檢測數據顯示,21日,全市空氣平均污染指數為333,達到5級重度污染。”這樣的污染,相當于每個人被迫吸煙21根。看完報道,我越發心情沉重,又一次地打開北京市天氣預報的網站,今后7天均為“微風”及“無持續風向”。也就是說:今后7天北京的空氣都會有比較嚴重的污染。
在北京住過一段時間的人們都知道一個規律:北京的空氣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自然風。每次風力在三、四級或以上時,大都會藍天白云,空氣清新。這種情況在每年冬季的12月和1月最為明顯,強勁的西北風雖然寒冷刺骨,但帶來了干凈清潔的空氣和藍藍的天空,讓我心情大為愉悅!可惜,北京不可能天天有風。如果連續幾天沒風,第一天還勉強,第二天就開始霧蒙蒙、明顯感覺污染,到了第三天即使是晴天太陽也不過是一個可以用肉眼直接觀看的紅紅的圓盤。
北京上一次長時間的空氣重度污染出現在去年十一長假的最后一天。2010年10月1日至4日,風力很足,陽光燦爛,天空湛藍湛藍,感覺好極了。5日,還行。6日下午,我開車去機場迎接十一長假出游歸來的夫人和孩子,感覺空氣已經開始多了很多塵埃。7日,霧霾天。8日、9日、10日,空氣污染嚴重。11日以后,風起,空氣質量也很快好轉。可惜幾天后(大約10月16日前后),北京又迎來了幾天霧霾天,比起7-10日的污染,程度稍輕。
為了我們的孩子。
幾乎所有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別關注北京的空氣質量,也知道我的心情會隨著空氣質量的好壞而變化。但大多數朋友不知道我為什么這樣“較汁”。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污染的空氣對幼兒的發育、智力、健康都會有很多不良影響。可怕的是,這些影響一般不會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被明顯察覺到,也許有些長期受到空氣污染的人一輩子都不會覺察其影響。但科學研究表明,污染空氣中的化學小分子和重金屬不僅會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對心血管和肝臟產生危害,還會誘發突變、加重癌癥的幾率,甚至會對幼兒的大腦發育產生不良影響、甚至直接影響智力。最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對空氣污染沒有足夠的意識,一般情況下也不會主動訴求。而對患者,很難確證是由于空氣污染引發的病變。
空氣污染比其它的污染危害更大。首先,受害人最多。除非生活在過濾器里,所有人都會受害。其次,幾乎無法防護。我們擔心水污染時,可以加裝一個有害物過濾器;擔心食物安全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安全的食物或洗干凈后再食用。對付空氣就沒有辦法了,因為空氣無孔不入、無處不在。最多就是在辦公室和家里裝上空氣過濾器,但效果有限。實質上,我們每個人的肺臟就是北京市的空氣過濾器。
也許會有人認為我小題大做,認為空氣污染沒那么多危害。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1952年12月5日至9日,英國倫敦因為嚴重的大氣污染直接造成數千人的死亡。
請看:http://baike.baidu.com/view/18219.htm
有時,我也會僥幸地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初北京的空氣污染也很嚴重,北京的絕大多數孩子不也順利成長了嗎?也許空氣污染不會對孩子產生太多負面影響。但更多的時候,我會因另一種思維產生深深的憂慮:空氣污染一定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正在生長發育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傷害,等到病情發作時就太晚了!
我在所有的場所都會表達對空氣污染的憂慮和關心,也都會鼓勵政府出臺嚴格的控制污染的政策法令。但今天寫博客,心里的確做了一番斗爭,原因很簡單:我不想讓北京的空氣污染影響將來的人才引進。但是,即使我不說,也常常有海外的科學家問我國內空氣污染的情況,這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當然,每一次我也都直言不諱。
對政府的期望
平心而論,政府對環境污染的問題已經相當重視。在九十年代后期,北京的空氣污染達到頂峰,記得我在99年(或許98?)夏天訪問北京,連續十幾天霧霾重重,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城樓居然忽隱忽現。后來申奧,空氣污染問題得到明顯治理,2008年達到最好的記錄。那一年,我剛剛全職在清華工作,本已做好承受空氣污染的準備,沒想到空氣質量還真不錯,尤其是奧運會期間,老天爺真配合!
2009年,空氣質量明顯下降。去年,比2009年還稍差。奇怪的是,北京市發布的“藍天數”卻逐年增加,好像是提示空氣質量的不斷提高。一天,我實在忍不住了,給《科學》周刊的記者郝炘寫email,讓她關注北京的空氣污染情況。她回復說:政府已經承認空氣質量下降了,并讓我看網站報道。
空氣質量的改善只能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和法律保障干預。空氣質量的改善可以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減少疫病,也可以幫助北京市引進人才。但愿北京市政府能始終拿出2008年前控制環境污染那樣的力度來治理空氣質量。人民受益,每一個人都受益。這比每年GDP增長幾個百分點對老百姓來說更實惠。
其實,不僅北京的空氣污染嚴重,其它城市常更嚴重。上海,杭州,廣州,武漢,蘇州,無錫,幾乎沒有什么大中城市能逃避嚴重空氣污染的困擾。記得四年多前,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覺得晴天都是霧蒙蒙的,就問當地人:是否這是西湖水汽所致?后來多次去杭州,感覺大多如此,如果不把“藍天白云”的標準降一降,我是無法稱之為藍天的。蘇州也是如此。上海按說靠海近,應該好點,但實際感覺不比北京好;至少北京吹起西北風的日子里確確實實是藍天,上海則只能靠想象了。
現在是政府真正下大決心的時候了!我毫不懷疑,中國因為環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遠遠大于提高環保標準可能帶來的相關企業的經濟代價!必須提高企業排污的標準并加強監管;必須提高汽車尾氣的污染物標準;必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必須用法律手段維護百姓的利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712.shtm......
長久以來,剪接體的調控機理是怎樣的,它們在細胞內部的動態組合和變化是怎樣的,深深地吸引著科學家們的研究興趣,但其神秘的面紗一直未被揭開。2023年4月6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在 Molecu......
從tRNA前體(pre-tRNA)中去除內含子在生命的三個王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人類中,這一過程是由tRNA剪接內切酶(TSEN)介導的,包括四個亞基:TSEN2、TSEN15、TSEN34和TSE......
2月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官網公布了2023年(第七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的4位獲獎者。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因在剪接體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52.shtm科技日報訊(記者劉園園)記者1月15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施一公團隊歷經8年探索,在......
55歲的施一公很少如此動容。“如果回溯25年,我能夠得到穩定支持的話,我相信我會更大膽。我一定會按我的性格,選擇最不可思議的科學研究項目去進行,一定會的!”在“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的鎂光燈下,中國科學院......
2023年1月13日,備受關注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公布,首屆科學委員會主席施一公等人宣布了資助者名單。“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最大的特色是“選人,不選項目”,因此被稱為中國版的“HHMI計劃”。項目由騰......
載脂蛋白E的三種亞型(APOE2,APOE3和APOE4)僅在兩個氨基酸位置上存在差異,但其免疫調節作用卻截然不同。這種APOE亞型依賴的潛在機制仍然是謎。2023年1月2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在Ce......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866.shtm◎本報記者劉園園從北京回到杭州,黨的二十大代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吳連......
施一公(左)與楊英豪(右)合影西湖大學供圖團隊車輪戰最后一場,水之隊還是零分。所有人屏息凝神,等著壓軸的奇襲賽。14歲的楊英豪被委以重任,寬松的藍色連帽衛衣之下,瘦小的身板躍躍欲試,一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