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9-18 15:04 原文鏈接: 清華團隊Nature、Cell子刊連發多項表觀遺傳學成果

      表觀遺傳學修飾可以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調控基因的活性,對于人類發育和人類疾病有深遠的意義。組蛋白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修飾,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ADP-核糖基化等等。

      組蛋白修飾可以調控許多關鍵的細胞過程。不過,人們一直不清楚組蛋白的這些標簽是否能從哺乳動物生殖細胞傳遞給下一 代。為此,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高度敏感的檢測技術——STAR ChIP–seq。他們用這一技術揭示了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組蛋白修飾H3K4me3的全景圖,并將這種表觀遺傳學動態發表在九月十四日的 Nature雜志上。文章通訊作者是清華生命科學院的頡偉(Wei Xie)研究員和清華醫學院的那潔(Jie Na)研究員。

      H3K4me3是一種與轉錄起始有關的組蛋白標簽。研究人員發現,從發育中的生殖細胞到著床后的胚胎,父本基因組會 發生廣泛的重編程。其H3K4me3峰會在受精卵中消失,到2細胞晚期再出現。研究顯示,發育完全的成熟卵母細胞具有一種非經典的 H3K4me3(ncH3K4me3)。卵母細胞的ncH3K4me3可以遺傳給著床前的胚胎,直到2細胞晚期開始建立經典H3K4me3的時候才被抹 去。研究指出,在發育完全的卵母細胞中下調H3K4me3,會引起基因組沉默缺陷。

      九月十五日頡偉研究組又在Molecular Cell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哺乳動物表觀遺傳學記憶的重置。Polycomb蛋白和組蛋白修飾H3K27me3能使關鍵發育調控子保持沉默,由此提供 細胞記憶。那么,這種表觀遺傳學狀態是如何在兩代之間傳遞的呢?研究人員通過STAR ChIP-seq分析了14個發育階段的H3K27me3動態。他們發現,受精之后Hox和其他發育基因廣泛喪失啟動子H3K27me3。進一步研究表 明,精子H3K27me3被全面清除,卵子的啟動子H3K27me3被清除,但遠端H3K27me3得以保留。這項研究向人們展示,配子發生和早期發育階 段存在表觀遺傳學記憶的廣泛重置,表觀基因組具有驚人的可塑性。

      今年六月,頡偉研究組在Nature雜志上以長文形式報道了哺乳動物著床前胚胎染色質動態調控圖譜。在前期斯坦福大 學開發的ATAC-seq基礎上,他們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成功克服了早期胚胎中大量母源線粒體基因組DNA對該技術的干擾,呈現了小鼠胚胎早 期發育中開放染色質和基因調控元件的精確動態調控圖譜。

      在早期哺乳動物胚胎中基因組是轉錄靜止的,直到受精2-3天后發生合子基因組激活(ZGA)。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探 索ZGA的秘密,但還不清楚調控這一重要事件的母本轉錄因子。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在小鼠中發現,卵母細胞表達的YAP(Yes相關蛋白)是合子基因組激活 的關鍵。這項研究發表在二月二十三日的Cell Research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的范衡宇教授。

      2014年陳賽娟院士研究組在Cell Reports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在胚胎干細胞分化為原始內胚層的過程中,組蛋白甲基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組蛋白甲基化是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修 飾,能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影響基因的表達,并由此調控胚胎干細胞定向分化和其他生理過程。

    相關文章

    綜述:化學干預靶向致癌m6A修飾蛋白

    RNA表觀遺傳學為基因表達調控提供了一個新的切入點,以RNAm6A甲基化修飾為代表開辟了RNA表觀遺傳的研究新方向。首個m6A去甲基化酶FTO的發現證實了m6A修飾的動態可逆性,成為推動m6A領域發展......

    研究人員發現防御納米粒子的祖先表觀遺傳防御機制

    來自芬蘭綜合方法開發與驗證中心(FHAIVEFHAIVE)和坦佩雷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與納米粒子暴露有關的新型反應機制,這種機制在不同的物種中是共享的。博士研究員GiusydelGiudice博士......

    國外新技術可同時繪制多個表觀遺傳標記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了Nano-CT,可以同時探測單個細胞和數千個細胞中的幾種不同組蛋白標記,更詳細地研究小鼠大腦中細胞如何獲得獨特屬性和專門化。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

    光譜生物技術及應用分會:設計儀器方法探索生命奧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11月1日,第21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暨 2020年光譜年會,在四川成都世外桃源酒店繼續召開。在第一天大會報告后,組委會安排了精彩的分會報道,光譜生物技術及應用......

    DNA甲基化參與調控大豆等表觀遺傳研究新進展

    大豆胞囊線蟲(Soybeancystnematode,SCN;Heteroderaglycines)病是引起大豆減產的病害之一,研究大豆-線蟲互作機制對提出新的病害防控策略、培育抗胞囊線蟲病的大豆新品......

    殺蟲真菌侵染附著胞分化形成的表觀遺傳機制及調控通路

    3月26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昆蟲發育與進化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王四寶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魏剛研究組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上在線......

    科研人員發現雞脂肪肝綜合征表觀遺傳標記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雞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雞脂肪肝相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通過DNA甲基化測序與LncRNA測序等手段發現了與雞脂肪肝相關的重要表觀標記。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分......

    CellRep:科學家們鑒別出促進細胞發生癌變的關鍵機制

    當引導干細胞向體細胞轉化的機制被正常關閉時,細胞就會發生癌變,識別阻礙這一過程的機制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尋找新型的癌癥研究靶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普渡大學......

    遺傳發育所曹曉風團隊開辟水稻表觀遺傳研究新方向

    DNA測序技術發明之后,科學家們認為自己可以通過DNA全基因組測序解析生命的全部密碼。漸漸的,他們發現有些重要信息并不編碼于DNA序列里面,即便基因序列沒有發生變化,生物體的表型也可以改變。這種研究被......

    NCB|肝臟再生與類器官形成中表觀遺傳重塑過程

    在成體肝臟中,生理條件下細胞迭代的速率較低。而肝臟遇到組織損傷的情況下,細胞則能夠高效地發揮再生能力【1-4】。最近有研究發現,膽管細胞能夠發展成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肝臟類器官,并且具有分化成為肝細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