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7-21 17:34 原文鏈接: 清華大學改革創新實現生命科學學科跨越式發展

      清華大學積極推動生命科學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改革試點工作,嘗試與國際接軌的機制體制,使生命科學學科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迅速與世界一流水平接軌,提高了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能力。

      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說,改革試點項目圍繞著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開展。中心的第一批共41名獨立實驗室負責人是從兩校現有的數百名教授中篩選出的,遵循寧缺毋濫的原則,經過了嚴格的國際評審。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杰出的青年創新人才也紛紛申請到中心工作。

      據介紹,2009年以來,中心首批獨立實驗室負責人已在《細胞》《自然》《科學》等三種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了10多篇論文,涵蓋了結構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神經科學、生物化學、免疫學等多個主流學科。這一數字在中國各高校及科研院所中遙遙領先,也高于美國一流大學中的絕大多數生命科學院系。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清華生命科學學院推行與國際接軌的、以“國際化、競爭性、高效率”為原則的人事制度。只有在6年聘期內教學優秀、達到歐美研究型大學終身教授研究水平的獨立實驗室負責人才能長期留在清華,不能達到這一水平的必須離開清華,但給予其一年的過渡期。這種“非升即走”的流動制打破了過去比較僵化的人事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了現行體制造成的教職工隊伍活力不足、競爭力弱、只進不出的僵化局面,使教學、科研充滿活力。

      為促進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清華生命科學學院通過減少必修學分減輕學生負擔,賦予學生更多的依據興趣愛好進行選課的自由度;通過更換核心課教師和選取適當教材來加強課堂教學,努力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思考和學習。此外,嘗試研究生課程及培養的改革,引入國際流行的輪轉制選擇導師、博士生指導委員會監督學生成長、不做硬性論文數量要求等規則,鼓勵學科交叉,設立模塊式的新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

    相關文章

    數字化×生命科學行業迎來巨震,丹納赫成功收購Genedata

    8月19日,領先的生物制藥研發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GenedataAG(以下簡稱“Genedata”)宣布已被丹納赫(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DHR)收購,具體金額未見披露。此次收購預計將補充Danaher......

    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生命科學進化帶來的思考

    生命科學的發展進程與自然界生物物種進化過程類似,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樣,由低級到高級。因此,可以把生命科學的發展進程類比為生命科學進化。目前,全世界范圍內科技領域都存在“三多三少”的現象——科......

    「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與診斷展區」一站領略前沿,共繪未來科技藍圖

    亞洲重要的分析、生化技術、診斷和實驗室技術博覽會——第十二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analyticaChina2024)即將于2024年11月18-20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1-N5&E6-......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

    8月6日下午,蘭州大學生命科學楊維才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城關校區西區逸夫生物樓國锠報告廳舉行,省政府副省級領導、省科協主席張世珍,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楊維才,蘭州大學黨委書記......

    18人|“中國生命科學諾貝爾獎”候選人名單公示

    8月3日,2024年度第十七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專家評審會議在蘇州舉行。會議由評審專家委員會主任曹雪濤院士主持,委員陳曉亞院士、葛均波院士、閻錫蘊院士、魏輔文院士、董家鴻院士、郝小江院士、陳衛院士、......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寄語新生

    “今年進入本科‘創新班’改革試點的第三年,報名人數比去年翻了一番,表明西湖大學這一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正在受到社會各界更廣泛的關注、認可和支持。”8月4日,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本科生開學典禮上致辭,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2024年度重點項目評審會議在京召開

    2024年7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2024年度重點項目評審會議在北京召開。生命科學部主任種康院士出席會議并致辭,生命科學部副主任谷瑞升主持開幕式。種康主任介紹了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系列......

    生命科學儀器行業年中總結: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

    無論是作為投資人、從業者還是觀察員,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都不想再為行業“潑點冷水”,但現實是行業確實遇到了比較大的系統性困難。引用一位儀器公司董事長的話:“從業二十多年來,我們沒有遇到過如此嚴峻與復......

    華東師大原黨委書記施平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施平。微信公眾號“新四軍紀念館”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施一公先生處獲悉,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

    2024年夏季(第九期)電子順磁共振波譜高級研討班第二輪通知

    作為波譜學的重要分支,電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順磁共振波譜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