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人員正在做和微生物相關的科研工作。
“微生物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是很多生產環節的中堅力量,利用得當,可以生產許多材料、化學藥品、燃料,而且都是環境友好型的產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微生物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主任陳國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日,記者走進這所于1986年成立的實驗室,這里的科研人員從事的是以微生物為基本原料的生物化工技術研究,這些技術并沒有都停留在實驗階段,不少早已得到產業化應用。
經歷轉型
1994年,陳國強來到微生物實驗室,擔當主任一職。
由此,實驗室開始轉向以微生物生物聚酯“聚羥基脂肪酸酯”科研為主,并進入快速發展期,從二元酸研究發展到以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為基礎,工業微生物學為支柱,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為最終目的的綜合實驗室。
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組成,也從單一的微生物專業人員發展到有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化學、高分子科學和材料科學等專業的多學科隊伍。
如今,實驗室研究的課題主要是微生物法合成新型材料、手性藥物中間體的微生物合成和微生物合成材料的組織工程應用等。這些課題培養了多位能掌握從分子生物學基礎出發,到發酵生產工藝建立和產品回收等技能的專業人才。
這里的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代謝工程,以及合成生物學的方法,得到了很多可以制造不同類型材料的微生物菌種。
陳國強談到:“我們也與工業界開展合作,使用菌種生產不同類型的材料。國內現在大部分生物聚酯方面的材料,使用的是我們實驗室的技術。”
最初的合作研究發展
實驗室初期經歷過困難時期。陳國強談到,在2000年以前,實驗室得到的科研經費非常少,也正是在那時,與企業的應用開發成為獲得研究經費的主要手段。
1997年左右,美國寶潔公司希望實驗室能提供一項制造聚羥基脂肪酸酯PHA共聚物的技術。這是一種利用微生物合成技術生產的高分子生物材料,通俗而言就是一種環保塑料,材料的名字叫3-羥基丁酸和3-羥基己酸的共聚物,簡稱PHBHHx。那時還沒有人能夠大規模生產這種材料。
在那之前,寶潔生產的產品每年要產生上百萬噸塑料廢品。這些塑料都是石油化工所制,由于不可降解性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他們期望利用PHBHHx制成產品外包裝,從而減輕環境壓力。
“那是我們實驗室第一次做技術轉化,開發出了一個菌種,當時還拿到廣東的一個發酵廠去做發酵。”陳國強談到。PHA的優點是生物可降解,利用的是可持續發展的原料,比如淀粉、纖維素材料、脂肪酸等來做發酵原料,培養細菌,通過一定的制備工藝生產出PHA。
陳國強從辦公桌邊上拿出一袋白色粉末,記者用手觸摸,發現其手感和面粉類似,這正是PHA原料。而這種原料可以制作塑料薄膜、塑料包裝等材料。
他指著桌邊飲水機上的水桶說:“像這種聚乙烯(PE)的塑料是利用石油制造,經過高溫、高壓、催化劑等手段加工出來的,很難在常溫常壓下降解。而微生物生產塑料,只需30℃左右、一個大氣壓的條件下,通過特有工業裝置(發酵罐)就能制備出來,生產手段非常環保。”
進入人體的可降解塑料
“我們在做微生物相關實驗的同時,也注重研究不同塑料特性。”陳國強談到,PHBHHx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組織相容性、壓電性等優點,在生物醫學、電子科技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這方面,實驗室曾與山東魯抗集團合作。魯抗集團生產醫療方面的植入材料,而這種植入物需要可降解塑料,PHBHHx其優良的特性,使其進入有機體后,不會像其他材料一樣引起生物體的強烈排斥。
能夠用于人體的組織移植物,將PHBHHx制成相應的組織骨架植入人體中,其粗糙的表面可增強細胞生長,從而促進相應組織構造的形成。當新生組織長成之后,PHBHHx會被生物體降解,自動清除,不留后患。
同樣,人們還可以使用PHBHHx包裹藥物,其在人體內達到藥物緩慢釋放、延長作用時間、易于到達作用位點的效果。
合成生物學是未來重點
“實驗室目前的方向主要是合成生物學領域。通俗來講,就是將具有不同優良特性的基因從細菌、真菌、植物、動物等分離出來,或者直接用化學方法合成出來,通過適當連接,將它們的優勢集中,在一個宿主中表達,獲得所需要的優良產品或特性。”陳國強說。
比如,實驗室正在進行維生素B12的代謝通路構建,維生素B12在醫學方面的應用非常多。如果用野生微生物來做的話,轉化率很低,才150毫克/升,原因在于這種微生物的生長速度非常慢。所以維生素B12是目前最貴的維生素。
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將目光對準了生長快速的大腸桿菌,在其體內重新構建一條含有30多個基因的合成通路。大腸桿菌15分鐘便能繁殖一代,而其他細菌可能要3小時以上才能繁殖一代,目前這項工作已接近尾聲。
“1公斤維生素B12可以賣到幾萬元,而我們的技術一旦應用,有望讓這個價格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陳國強說,這種研究的意義在于,讓昂貴的維生素B12變得便宜,最終受惠的是老百姓。
他最后談到,石化產業生產的塑料材料面臨的就是“不可再生”和“不可降解”。而利用微生物生產PHA的最大特點,就是“可再生”和“可降解”,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也是一條有望部分取代石化產業的環保低碳之路。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備團隊與長光辰英工程化團隊負責研制的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子課題——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選儀,完成結題驗收工作。深海蘊含著豐富、鮮為人知的......
近日,國際種子檢測協會(InternationalSeedTestingAssociation——ISTA)向崖州灣種子質量檢測實驗室發來2024年紫羅蘭種子能力測試結果,實驗室在芽率檢測項目中榮獲A......
2024年,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聚焦主責主業,推動實驗室工作支撐學校高質量發展、保障學校高水平安全、服務社會高層次開放,取得明顯成效。支撐學校高質量發展01完善協同機制推動成立新建實驗......
12月4日,湖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2024年湖北實驗室體系建設推進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湖北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有關部署,傳達學習湖北省政府研究湖北實驗室工作專題會議工作安排......
在國家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及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為進一步促進檢驗檢測領域的協同進步,即將于12月21-22日在中國?廣東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場綜合性展覽會,該展覽會由第六屆國際檢驗檢測技術與裝備博覽......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費強教授團隊聯合湖北大學楊世輝教授團隊圍繞非糧基平臺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制造,以非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為研究對象,構建了酶約束的高精度全基因組代謝網絡模型,提出了“主流代謝途徑弱化中間底盤......
近日,經山西省政府同意,山西省科技廳批準建設低碳建筑等3家山西省實驗室,標志著山西省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邁上新臺階,將有力推動全省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推動科技創新......
助力建設面向未來、令人向往、讓人民倍感幸福的數字之城、智慧之城、未來之城。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為推動形成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提供有力支撐,上......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康美華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近日在橫琴舉行。該實驗室將結合澳門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和人才優勢、康美藥業及康美華大在中藥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能力、中藥多組學融合創新技術領域的突出優勢,圍繞......
湖南省地質院黨委書記談文勝(左二)與馬達加斯加礦業部長奧利維爾·拉庫圖馬拉拉(右二)共同為湖南地質檢測實驗室揭牌。紅網時刻新聞12月13日訊(通訊員劉偉范愛萍)近日,“中國日—走進湖南”活動在馬達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