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16 11:05 原文鏈接: 清華教授的反思,中國教育已如風中殘燭

      近日,ChatGPT火爆投資、科技、教育圈,針對#哪些職業容易被人工智能代替# 的討論也一度登上熱搜榜單。

      對此,有人認為:“AI 不會取代你,一個使用 AI 的人將取代你”,也有人認為“機器永遠不能代替人”。

      大火的ChatGPT會顛覆整個教育系統嗎?面對ChatGPT,怎樣加強自己的競爭力?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少人感嘆我們每個人的未來,都很快會被ChatGPT和后續其他類似的產品所影響……近日,ChatGPT火爆投資、科技、教育圈,針對#哪些職業容易被人工智能代替”的討論也一度登上熱搜榜單。

      對此,有人認為:“AI 不會取代你,一個使用 AI 的人將取代你”,也有人認為“機器永遠不能代替人”。

      大火的ChatGPT會顛覆整個教育系統嗎?面對ChatGPT,怎樣加強自己的競爭力?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少人感嘆我們每個人的未來,都很快會被ChatGPT和后續其他類似的產品所影響……

      借此契機,今日向讀者分享清華大學錢穎一教授此前發表的文章,以饗讀者。同時歡迎您在閱讀之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錢穎一: 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

      人工智能讓現有優勢蕩然無存

      中國的教育有它的特點,這個特點中隱含了我們的長處。

      首先,個人、家庭、政府、社會對教育的投入很大,這個投入不僅是金錢、資源的投入,也包括學生、教師時間的投入。這是由我們的文化傳統,由我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所決定的。

      其次,教師對知識點的傳授、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僅量多,而且面廣,所以中國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呈現“均值高”的特點。

      我想,在了解中國教育長處的基礎上來反思教育存在的問題,可能更有意義。

      我認為,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對教育從認知到實踐都存在一種系統性的偏差,這個偏差就是我們把教育等同于知識,并局限在知識上。教師傳授知識是本職工作,學生學習知識是分內之事,高考也是考知識,所以知識就幾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內容。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深入人心,但是,創新人才的教育僅僅靠知識積累就可以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教育必須超越知識。這是我對創新人才教育的一個核心想法,也是我們提出教育改革建議的出發點。

      愛因斯坦在192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后首次到美國訪問,有記者問他聲音的速度是多少,愛因斯坦拒絕回答,他說,你可以在任何一本物理書中查到答案。接著,他說了那句特別有名的話:“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于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

      在今天,很多的知識可以上網查到。在未來,可能有更多的知識機器會幫你查到。所以愛因斯坦的這句話在當前和未來更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知道,人工智能就是通過機器進行深度學習來工作,而這種學習過程就是大量地識別和記憶已有的知識積累。這樣的話,它可以替代甚至超越那些通過死記硬背、大量做題而掌握知識的人腦。而死記硬背、大量做題正是我們目前培養學生的通常做法。

      所以,一個很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未來的人工智能會讓我們的教育制度下培養學生的優勢蕩然無存。

      不久前,人工智能機器人參加了高考數學考試。報道說有兩臺機器人,得分分別是134分和105分(滿分150分)。而這還只是個開始,據說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目標是到2020年能夠參加全部高考。

      所以,經濟發展需要“創新驅動”,人工智能發展勢頭強勁,這些都讓我們認識到對現有教育體制和方法進行改革的迫切性。

      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

      我在教學實踐中強烈地感受到,創造性思維的來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象力。

      創造力確實需要知識的累積,但除了知識,還需要什么呢?愛因斯坦說過兩句話:“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好奇”、“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他說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我覺得是我們過去比較忽視的。

      受此啟發,我提出一個簡單的假說:創造性思維=知識×好奇心和想象力。這個簡單的公式告訴我們,知識越多未必創造力越強。

      人接受的教育越多,知識積累得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能相應減少,所以創造力并非隨著受教育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為什么?因為我們后來學的知識都是有框架和設定的,不管什么知識都是這樣。在學習這些知識時,你的好奇心、想象力往往會挑戰這些知識框架,而絕大多數情況下,你的挑戰是錯的,因此受到打擊和否定,客觀上便壓制了你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連愛因斯坦都曾經感嘆:“好奇心、想象力能在正規教育中幸存下來,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這就形成了創新人才教育上的一個悖論——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識而提高創造性,另一方面又因壓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減少創造性。這兩者的合力讓我們判斷教育對創新人才產生的作用變得困難,但可以部分解釋為什么有些輟學的學生反而很有創造力。

      因此,并不是我們的學校培養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們的學校在增加學生知識的同時,有意無意地減少了創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

      功利主義扼殺了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不僅取決于好奇心和想象力,還與價值取向有關,所以當我們討論創新人才教育時,它不僅是一個知識和能力的問題,也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

      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比較急功近利的社會,盛行短期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這對創造性思維是很有害的。不久前,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2017年畢業生典禮上的演講,主題是講人要有追求,要有更高的追求,就是要超越短期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

      我把創新的動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代表三種價值取向:一、短期功利主義;二、長期功利主義;三、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

      對短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是為了發論文、申請ZL、公司上市;對長期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有更高的追求,為了填補空白、爭國內一流、創世界一流;而對內在價值的非功利主義者而言,創新有更高的追求:追求真理、改變世界、讓人變得更加幸福。

      我們的現實情況是,具有第一類動機的人很多,具有第二類動機的人也有,但是具有第三類動機的人就少了,甚至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所以,我們之所以缺乏創新型人才,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就是在價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義。急于求成的心態、成王敗寇的價值觀,導致更多的抄襲、復制,而較少真正的創新,更不太可能出現顛覆性創新、革命性創新。

      改革不易,但變化令人鼓舞

      基于以上的反思,我認為創新人才的教育需要創新的教育模式。我提出三條建議:

      第一,教育應該創造更加寬松的、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第二,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第三,在教育中要引導學生在價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義。

      這就對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目前學生培養方案的設計多以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廣度為出發點和考核點,總覺得學生學得不夠多、不夠深,學得不夠實用、不夠前沿。但是如果我們更關心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更關注學生的價值取向,那么我們的教育模式就應該有較大的改變。

      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改革是很不容易的,傳統的觀念、市場的壓力、社會的環境都是制約因素。但是,對學生好奇心、想象力的關注,在社會上得到越來越多的共鳴;學生的個性發展也被上升到越來越高的高度。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變化。

      所以,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隨著社會對創新人才需求的增加,創新人才教育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相關文章

    哪些板塊潛在空間更大?盤點超跌板塊及龍頭股

    9月24日起,A股在5個交易日內持續飆升,大盤暴漲近600點至3300點以上。行至此時,投資者最關注的問題是:第一,階段性行情還有多少持續性及高度預期,第二,如果進一步參與,風險收益比較好的投資方向。......

    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進一步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

    華東師大梅兵:教育是偉大又謙卑的事業

    “近些年來,華東師大畢業的師范生,95%堅守在基礎教育一線,65%扎根中西部地區。”近日,華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梅兵在一場講話中透露。9月5日,梅兵以《教師,一個國家的堤壩》為主題發表致辭。華東師范大學......

    這家“教授創業公司”官宣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

    9月2日,有著濃厚教授創業背景的科技創業公司“無問芯穹”(InfinigenceAI)宣布完成近5億元A輪融資。至此,在成立短短1年4個月內,無問芯穹累計已完成近10億元融資。作為一家AI算力技術初創......

    上海教育領域大動作,高校儀器需求迎來爆發期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決策部署和上海市相關工作要求,上海市教委積極推動本市教育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研究形成《上海市教育領域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計劃》......

    清華大學,成立新系

    據北京晚報消息,7月10日,清華大學成立統計與數據科學系。新系成立后,清華將在此前統計學本科輔修學位的基礎上,開設統計學本科主修學位,還將開設針對其他專業博士生的統計學輔修碩士項目,為其他領域的博士生......

    1.57億元廣州中醫藥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獲批

    關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粵發改投審〔2024〕76號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關于報送廣州中醫藥大學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函》(廣中醫政〔2024〕176......

    教育能阻斷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高等教育效果最明顯

    又是一年高考季,不少家庭會關心:教育能阻斷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嗎?去年,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胡德鑫和該學院碩士研究生田云紅刊發了《教育能阻斷相對貧困的代際傳遞嗎?——來自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經驗證據》的......

    37歲梁江波圓夢清華,系清華首位全盲研究生畢業生

    6月30日,清華大學2024屆研究生畢業生典禮舉行,37歲時夢圓清華的視障青年梁江波成為9000多名清華2024屆研究生畢業生中的一員。澎湃新聞從清華了解到,梁江波是清華首位全盲研究生畢業生。在畢業典......

    重慶大學深入實施“頭部企業”工程

    中新網重慶6月23日電(記者鐘旖周毅)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22日獲悉,從2021年起,重慶大學啟動實施“頭部企業”工程,三年來,已與國家電網、中國商飛、國家能源集團等28家“頭部企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