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清華大學在京舉行簽約儀式,嘉華集團主席、呂志和慈善基金董事呂志和宣布向清華大學捐贈2億元人民幣,用以興建清華大學生物醫學館兩座全新大樓——“呂志和樓”,為師生提供優質科研及教學設施,助力生命科學、醫學及藥學的研究與創新可持續發展。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出席捐贈儀式。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楊斌主持儀式。
儀式上,陳旭、楊斌分別代表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與呂志和共同簽署捐贈協議。
呂志和在發言中表示:“清華大學矢志培養具有世界視野和社會意識的一流人才,其立徳樹人的辦學宗旨與我本人秉持的理念不謀而合,故促成了這次支持生物醫學館捐贈的決定。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藥學院乃我國頂尖的前沿科研學術機構,我期待這份心意能推動清華大學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和應用,并為科研創新精神等軟實力的提升帶來鼓勵作用。”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表示:“呂博士支持我校建設全新的醫學科學大樓‘呂志和樓’,充分體現了呂博士濃濃的教育情懷和對清華的深情厚誼。我相信,未來‘呂志和樓’的投入使用必將為我校醫學學科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為清華醫學邁向世界一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當天,呂志和與清華師生還進行了題為“成功領袖之道:眾志融和的實踐”的交流會。楊斌對話訪談呂志和,圍繞對成功的定義、傳承之道、對清華學子的希冀等方面展開交流。呂志和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和師生們分享了眾志融和的價值觀。他鼓勵同學們擴展國際視野,培養社會責任感與合作精神,保持知足常樂的平和心態,為中國社會建設和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座談會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清華大學華商研究中心主任龍登高主持。
此次擬建的清華大學生物醫學館以生命科學學院為主要使用單位,為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及交叉學科提供教學科研場所,并容納北京市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等尖端科研機構。其中“呂志和樓”即C、D兩座樓擬用于藥學方向和生命醫學交叉學科的教學科研,并容納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北京)、清華新藥創制中心、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3月21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在北京懷柔科學城通過國家驗收。該設施是“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為生命科學研究和重大疾病診治提供全尺度、多模態的成像技術......
2月23日,清華大學與瑞萊智慧聯合團隊推出大語言模型RealSafe-R1。研發團隊代表介紹說,實驗數據表明RealSafe-R1安全性提升顯著,“安全增強版DeepSeek”可為更多應用提供可靠堅實......
2月22日,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深圳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市光明區人民醫院、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聯合承辦的第二屆全國等離子體生物醫學學術會議在深圳光明天安云谷國際會議中......
曾在2024年11月訪問臺灣期間受到兩岸媒體關注的清華大學本科生彭弋航,已于近日獲評為2024年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2024年12月31日,微信公眾號“清華大學學生會”公布了2024年清華大學學生年......
隨著光電技術的飛速發展,慕尼黑上海光博會已成為亞洲乃至全球光電行業的重要盛會。2025年3月11-13日,我們將迎來慕尼黑上海光博會的20周年慶典,屆時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3號入口廳N1-N5、E......
12月2日下午,“清華大學學生處”微信公眾號發布了《近期學生違紀情況通報》,通報涉及三起學生違紀事件。學校持續開展學生紀律教育工作,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守紀律、講規矩。為發揮好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用身邊事......
得益于微小的尺寸,微型機器人及驅動器在醫療應用領域具有無創安全的優點,應用前景較大。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和香港城市大學展開合作,制造,相關研究結果以卷首封面(Frontispiece)發表......
9月29日,山東大學在青島辦學期間家具捐贈儀式在中心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任友群、校長李術才,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張峻峰、黨委常務副書記張靜出席活動。任友群表示,山東大學與中國海洋大學在長達近30年的共同歷......
9月29日,華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華農)在學校溫氏樓舉行捐贈儀式,由動物科學學院教授畢英佐發起成立的“畢英佐基金”獲捐520萬元。目前,該基金總額累計已達1000余萬元。此次,畢英佐、謝愛珍伉儷捐贈1......
9月20日下午,南京大學潘樂陶基金捐贈設立儀式在仙林校區舉行。香港安樂工程集團創始人潘樂陶博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氣科學學院教授符淙斌,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