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長春凈月開發區與長春燃氣股份有限公司清潔能源項目正式簽約。項目建成后,該區將成為我省首家采用“三聯供”方式的區域。
凈月開發區清潔能源項目將以凈月西部新區53.8平方公里為建設平臺,重點發展天然氣冷熱電聯產(分布式能源)、直燃機、壁掛爐和燃氣鍋爐方式,突出太陽能、風能、地源熱、淡水源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混合供應,加強天然氣梯級利用,綜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供應安全性,降低天然氣以及電力調峰壓力,形成能源優勢互補,同時大幅減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起到環境保護效益。
據介紹,該項目建成后,一個采暖期節約標準煤將超過10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48.7萬噸,從而實現城市能源和環境可持續發展。同時,該項目也為實現城市區域內的節能減排提供一種有效的新型供能方式,對于凈月開發區、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的新能源開發建設起到前瞻性和指導性的示范意義。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研人員在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深部熱成因烴源能為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提供氣體。相關成果發表于《海洋和石油地質》(MarineandPetrole......
浩蕩長江,匯聚大川、穿行長峽,蘊含豐富的水能、航運、淡水等資源。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大型水電站,沿長江干流自上而下排列,構成了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跨越1800多公里,水位......
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5.7%。其中,出口7.8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萬億元,增長6.8%;貿易順差1.81萬億......
3月1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第三個千億方海相大氣田——川西氣田全面建成投產,年產能20億立方米天然氣、13萬噸硫黃,為我國西南地區及川氣東送沿線提供更多清潔能源。四川盆地......
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份額。通過船運輸液化天然氣(LNG),是天然氣在全球流動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運輸和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蒸發氣(BOG),造成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當前,亟需開展國產化船......
1月17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氣基地”再獲突破,由中國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興場氣田1330.12億立方米探明地質儲量通過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定,標志著......
隨著魯能冷湖50萬千瓦風電場等發電項目陸續并網,青海電網2023年新增清潔能源裝機達到980.88萬千瓦,青海全省電源總裝機和清潔能源裝機分別達到5497.08萬千瓦、5107.94萬千瓦,清潔能源裝......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基于我國自主技術建設的年產量達60萬噸的乙醇生產裝置12月28日啟動試生產,該裝置以焦爐煤氣為原料,成功產出合格無水乙醇。這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乙醇工業生產裝置。該裝置依托中國科......
高效光電催化氨氧化反應對于太陽能制氫和氨氮廢水整治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光電催化氨氧化反應主要集中于自由基介導的間接氨氧化策略,往往需要過量的氧化還原媒介(例如過硫酸鹽),導致低的電流效率。因此,如......
近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管網集團”)自主研制的國產化氣質分析關鍵設備系列儀器,首次在國家管網集團黑河首站、深圳某液化天然氣(LNG)公司投入使用并平穩運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