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23 10:55 原文鏈接: 渤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漁民戲稱鮮蝦油腥味

      垃圾很多一網捕不了多少魚

      10月正是蝦蟹肥的時候,在東營市廣利港內,這里的海鮮市場迎來了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刻。

      10月20日5:00許,為了不錯過漁船出海的時間,記者趕到了廣利港,正巧碰見了即將出海的楊新民。

      "今天再出一趟,明后天有大風,出不去了。"楊新民的"座駕"是一艘配備了100匹馬力發動機的小船,在廣利港中這種小船已經沒有幾艘了。

      聽到記者有意跟著出海,楊新民猶豫了一下,隨后答應帶記者走一趟。

      伴著轟轟的馬達聲,小船緩緩地駛向大海,楊新民臉上有些愁色,"看來今天捕撈不了多少魚了,天太好。"原來,漁民最喜歡的天氣并不是風和日麗,"沒有風,魚游得就分散,沒法集中下網,有風的時候洋流沖的魚都游向同一個方向,那時候捕撈最好,尤其是那些大船,一般都是在刮大風的時候才出去。"

      經過4個多小時的航行后,小船漸漸駛入了渤海灣,楊新民順了順已經收拾好的漁網,準備下網捕魚,他的妻子則去掌舵。

      在大多數人心中,出海捕魚是男人的事情,即使在廣利港,像他們這樣以家庭為單位捕撈的漁民也不是很多,"我們兩口子捕撈了6年,算是廣利港的新人。"

      今年36歲的楊新民說自己當初選擇當漁民,完全是因為漁民的收入要比種地高很多,"原來我自家種地,一年到頭掙不幾個錢,這不才花6萬塊錢置辦了這條船,剛開始的時候還行,一年就能掙十來萬,這幾年就不行了。"

      說話間,第一網魚已經開始準備拉上船了,但看著漁網慢慢露出海面,楊新民皺起了眉頭。

      只見大網里面稀稀拉拉地掛著一些爬蝦,而網里還有幾個塑料袋和一只酒瓶子,"這年頭從海里打出來的垃圾比海貨都多了,渤海里面太臟了。

      油味鮮蝦渤海漁業資源日益枯竭

      清空了漁網之后,楊新民調整了一下航向,繼續下第二網。"這個季節是爬蝦和螃蟹最多的時候,一年就靠這個時候掙錢。運氣好的話一網能打個七八十斤蝦,但今天這種情況也就是三四十斤。"楊新民告訴記者,像他這種小漁船,一次出海可以打八九網魚,近年來由于渤海漁業資源的日益枯竭,他的收成也日益下降。

      因為捕撈越來越難,漁民們為了生活就不得不增加自己的工作時間。"原來魚多的時候就當天出去當天回來,現在一般我們出海都在海上呆兩天,多打點魚再回家。"他說。

      楊新民帶記者參觀了他在船上的臥室,一間僅能容納兩人平躺的小隔間,地板上鋪著已經發黑的塑料泡沫,隔間一側放著一床厚厚的被子,"晚上我們兩口子輪流睡覺,海上風冷,就算是夏天也得蓋著被子,"

      楊新民說,有些大船一年干下來,去除人工費、維修費,船主還要賠幾十萬。他這樣的小船,雖然掙不多,但起碼不會賠錢。

      這時第二網魚上了船,情況依然不好。楊新民蹲在漁網前,與妻子一起將網里的爬蝦和螃蟹挑出來,記者看到,一些小一點的蝦蟹被放在了一個小盆里,楊新民說這就是他們的午飯。

      經過一上午的捕撈,楊新民的漁船上裝了幾筐爬蝦,"能有個300來斤吧,不賠本就行了。"說著他的妻子已經將一小盤煮好的小蝦小蟹拿上來,熱情地邀請記者品嘗,"現在漁民也不經常吃海鮮了,不舍得。"

      記者剝開一只爬蝦,雖然是剛打撈上來的,但沒有新鮮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油腥味,楊新民拿過去聞了聞說,這都是因為渤海灣污染造成的。"這兩年渤海里的蝦不光少了,也不好吃了。"他說,因為污染的日益嚴重,渤海里的爬蝦味道變了,"這個油味可能跟那次石油泄漏有關系。"

      "現在渤海灣都成了工廠了,各種污染都有,海鮮最怕污染,一沾上不干凈的海水,馬上就死。"說著,他指了指東邊的大海,"有能力的都去那邊捕撈了。"

      外海誘惑只要不被逮著,就能賺錢

      楊新民指的是外海,尤其是韓國的海域。

      外海豐富的漁業資源對于漁民來說,有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力,"那種鐵皮船,去一趟韓國,一網就能打四五十萬斤魚,你說值不值得冒險。"楊新民坦言,多數鐵皮船都有冒險到韓國海域進行捕撈的經歷,而自己只能眼饞。

      "我本來想貸款買艘大船,也出去捕撈,但害怕自己還不起債。那樣一條船100多萬,可要是能在外海捕撈幾次,一年就能回本。"

      楊新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他的這種小船算,每次出海僅油費就要600元,漁具更是高額的投入,再加上維修等費用,一次出海成本大約在1200元左右,這就需要他每次出海都得打上五六百斤魚蝦,才能賺錢。"如果是大船的話,在渤海一次出去也就撈二三十萬斤,連成本都撈不回來,但還得硬著頭皮出去。"

      楊新民告訴記者,出海捕撈就像是賭博,雖然難知輸贏,但必須下注,而去外海捕魚,就像是提前知道了賭局,"出去一趟,只要不被逮著,肯定賺錢。"

      楊新民說,除了環境污染導致的渤海灣魚類減少,漁民"屠城"似的捕撈也讓漁業資源迅速枯竭。

      為了能捕撈到更多的魚,不少漁民都采用了一種網眼很小的漁網,當地人俗稱"絕戶網","那一網下去,連個小蝦米都能打上來,而且還有禁漁期偷著捕撈的。"

      15:00許,小船緩緩回到了廣利港,還未靠岸,就有人向楊新民打起了招呼。"今天沒多少東西。"

      最終,1300元錢交到了楊新民的手里,"還行,今天沒虧本。

      遠洋捕撈美好而未知的未來

      幾年的漁民生活讓記者眼前這個漢子臉上寫滿了風霜,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老,楊新民說漁民都顯老。

      眼看著捕撈一天天衰落,廣利港的漁民漸漸地想別的辦法謀生,但除了捕撈,一無所知,做兼職也不容易。

      "現在廣利港出名了,不少人來旅游,我們這些船就拉著他們出海,一個人100塊錢。前幾天來了一個20多人的旅游團,拉著出去一趟比捕撈掙得多。"這一新興起來的兼職,在楊新民看來為自己填補了魚蝦短缺時期的收入困境。

      楊新民說,大多數的漁民都是在廣利港打短工,其余時間要不回去種地,要不去建筑工地做農民工,而他卻一刻不能離開自己的漁船。

      由于近海捕撈變得越來越困難,楊新民的目光也放在了遠海。"我準備攢幾年錢,貸款買艘大船,政府還給補貼。"記者了解到,為了緩解渤海灣漁業資源枯竭的現狀,當地主管部門鼓勵漁民發展遠洋作業,稱之為漁業資源轉型。

      "要想掙錢就得去韓國那邊,但辦理一個證就好幾萬,還不一定能搖到號。而且年紀越來越大,出海有危險,我也是決定不下到底應該怎么辦。"對于漁民來說,遠洋是一場未知的賭局,看上去無限誘惑,但其中透出的未知讓他們躊躇。

    相關文章

    黃渤海江豚種群調查啟動

      5月24日,黃海水產研究所“中漁科102”號漁業資源調查船赴黃海南部水域,采用截線抽樣目視調查和聲吶探測等方法對江豚進行觀察和探測,同步開展生態環境調查,航期預計10天。近日,......

    日欲再命名200座無人島強化海洋資源保全和保障

    據日本《東京新聞》25日報道,日本政府已經開啟了對作為“日本領海”范圍根據的離島中200個沒有名稱的無人島的命名作業。命名和確認所有者的工作在一年之內完成。該報道稱,中國在包括釣魚島在內的東海的海洋活......

    海南三沙市建首個海洋漁業資源科研基地

    近日,隨著一個紅色標牌浮標筒投入大海,中沙群島漫步暗沙海洋漁業資源增養殖科研基地正式成立。這是海南省在中沙群島海域建設的第一個海洋漁業資源科研基地,也是國務院批準設立三沙市后第一個獲批實施的科研項目。......

    天津加快修復溢油受損環境

    近日天津2013年“蓬萊溢油”生物資源養護實施方案通過天津市水產專家組論證。按照方案,天津將向受到2011年渤海“蓬萊溢油”影響的海域投放10億尾生物苗種,以加快修復受損的漁業生物資源。據天津市水產局......

    曹文宣院士:長江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速度加快

    東方早報:您如何看待長江漁業資源的現狀?曹文宣:長江漁業資源正在逐漸衰退,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長江水系現有魚類400多種,淡水魚類有350種,其中特有種類就有156種之多。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加,不但天......

    院士呼吁長江禁漁10年:漁業資源到了最危險時候

    2007年6月17日,一條受傷的中華鱘獲得治療后長江口成功放流。對于中華鱘等以魚為食的大型動物來說,禁漁10年是它們長久生存的希望。禁漁4月1日,長江宜昌段葛洲壩以下水域將開始為期3個月的春季禁漁,涉......

    渤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漁民戲稱鮮蝦油腥味

    垃圾很多一網捕不了多少魚10月正是蝦蟹肥的時候,在東營市廣利港內,這里的海鮮市場迎來了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刻。10月20日5:00許,為了不錯過漁船出海的時間,記者趕到了廣利港,正巧碰見了即將出海的楊新......

    專家稱康菲10億賠償背后存兩大疑問

    2011年6月爆發的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終于在漁業索賠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1月25日,美國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農業部、中海油總公司同時發布,康菲將出資10億元,用于解決河北省、遼寧省部分區縣養......

    三峽工程首次針對魚類自然繁殖實施生態調度

    長江水利委員會新聞發言人徐德毅12月12日稱,為減少三峽工程對關鍵物種和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長江防總今年6月運用該工程展開了首次生態調度試驗,促進了“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和鳙魚)的自然繁殖。這......

    中海油溢油事故升級21家環保組織呼吁索賠

    6月4日,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合作開發的蓬萊19-3油田B、C平臺發生漏油以來,截止到目前,該起漏油事故不但未得到徹底控制,又新增了多處漏油點。該漏油事故發生后,曾多次被指責不作為的國家海洋局也開始啟動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