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9-22 08:11 原文鏈接: 渤海溢油“三停”決策科學性待考量

      渤海溢油事件發生后,康菲被要求停止回注、停止鉆井和停止油氣生產。而有關專家認為——“三停”決策科學性待考量。

      對于3個月來持續受到熱議的蓬萊19-3油田溢油事件,專家認為“停止溢油會有滯后,不會像水龍頭一樣,一關,水就不流了”;油田長時間“三停”(停止回注、鉆井和油氣生產)不僅面臨日后開井困難,還有可能加速溢油甚或出現新的溢油點。

      9月19日~20日,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和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業務持續管理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中國海洋石油發展戰略與風險防范學術研討會,學者建議,不妨恢復油田工作,以排液降壓,同時加快封堵斷源作業。

      止不住的渤海溢油?

      地質學家用“摔碎的盤子”來形容渤海地層的斷裂構造特征。中國石油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漆家福解釋道,渤海海域的新構造活動強烈,新構造活動導致地下巖層結構疏松,巖層的流動單元之間的壓力平衡系統相對脆弱。

      這是一把雙刃劍。“新構造活動對油田的形成有重要貢獻,但是也為石油(特別是淺層油氣藏)開發帶來風險。”漆家福說。

      他認為,蓬萊19-3油田溢油事件,客觀上是新構造活動導致地下巖層流動單元之間的壓力平衡系統脆弱的反映,主觀上是作業者在油田開采過程中注水不當,導致斷層開啟和巖層破裂形成的礦場災害。

      中科院海洋所油氣研究中心主任吳時國提到,蓬萊19-3油田位于斷裂帶,也是地震多發帶,因此“需要密切監測由于注水引起的地震、地面塌陷,以及新近天然地震是否具有活動性”。

      而對于溢油事故嚴重性的質疑,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教授李相方明確表示,嚴重程度遠低于墨西哥灣溢油:前者平臺水深27米至28米,緊急處置相對簡單,潛水員就能探測漏油點;而后者區域水深1500米,處置的技術難度高得多。

      此外,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主要是自然壓力巨大產生油井自噴爆炸,而蓬萊19-3平臺是人工注水增加地層壓力從而發生漏油。地層壓力減下來,風險就會顯著降低。

      “三停”仍存溢油風險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9月19日監測顯示,蓬萊19-3油田C平臺附近仍有油花溢出,當日溢油量約為0.95升。

      “沿著淺層新構造期斷層溢油的處置方案,首要是通過排液降低斷層帶內部的液體壓力,封堵斷層面上的溢油點可能導致斷層帶內部流體壓力進一步增高,在其他局部形成新的破裂。”

      漆家福表示,從構造地質學和石油工程學角度看,康菲在溢油后采取的工程措施“應該說是得當的”。

      “停止溢油會有一個滯后過程,不會像水龍頭一樣,一關,水就不流了。”

      9月2日,國家海洋局認定康菲沒有完成“兩個徹底”,于是下達了嚴厲的“三停”要求,責令全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鉆井、停止油氣生產。

      有專家指出,“三停”是防范出現類似事故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盡管這勢必影響油田目前的開發。

      井控專家、中石油勘探局原總工程師孫振純則表示:“冬季就要到了,油田長時間‘三停’就癱了,日后再開井就困難。油井長期關井憋壓,還有可能加速溢油或出現新的溢油點。”

      因此他建議恢復油田工作,油井開啟運轉,排液降壓,注水井保持反排或控壓注水,使油田維持安全壓力下運轉創造有利條件,并加快封堵斷源作業。

      “該事件對油田開發敲響了警鐘。”孫振純提出,“我國三大石油公司自營和對外合作在渤海灣都有油田。建議企業接受教訓,嚴格安全生產檢查,防止溢油事故再次發生。”

      “多龍治海”期待破局

      中科院科技政策所研究員陳安認為,渤海溢油“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產事故”,涉及多領域多學科。

      他表示,在應急反應中多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調能力不足,指揮調度力度不夠,影響快速應急反應效果。

      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監管呈現“九龍治海”的局面:環保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海事局、國家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對海洋環境有管轄權。

      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付明德表示,除了公、檢、法這三家的職責明確外,其余“六大龍王”的職責看似明確,但既有交叉之處,也有模糊地帶。

      “海洋是個流動的統一體,在‘多龍共治’的體制下,只有每一條‘龍’都盡職盡責并且相互協調一致,才能把海洋環境治理好。但這實在是件困難的事。”付明德坦言,“設想由一個部門對海洋環境行使管轄權是不現實的,但可以考慮建立聯合執法機構或綜合執法機構。”

    相關文章

    衛星直擊十年來美國最嚴重石油管道泄漏

    據報道,連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和美國中西部及墨西哥灣地區的“拱心石”(Keystone)石油管道于2022年12月7日發生破裂,這是十年來美國最嚴重的石油管道泄漏事故。根據國際商業衛星公司拍攝的衛星遙感......

    報告:預計2022年中國海洋石油產量達5862萬噸

    10日,第二屆中國海洋能源發展論壇暨《中國海洋能源發展報告2022》發布會以線上形式召開。中國海油集團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震表示,2022年至今,預計2022年中國海洋石油產量達5862萬噸,同比增長......

    我所“石腦油催化轉化制芳烴技術”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212/t20221202_6565984.html12月1日,我所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DNL12)劉中民院士團隊與國......

    廢舊金屬石油管材再制造技術獲獎

    11月28日,中國質量協會傳來好消息,由陜西省科研單位中國石油集團工程材料研究院牽頭申報的“廢舊金屬石油管材綠色再制造質量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成果,從全國各行各業共計844項成果中脫穎而出,榮獲中國質......

    李德生:做科研工作務必勤奮、誠信、求真務實

    “做科學研究工作務必勤奮、誠信、求真務實。”在11月13日舉行的李德生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慶祝李院士百歲壽辰紀念活動上,期頤之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生再次囑咐后輩們。作為新中國首任總地質師,李德生院士......

    建設中國特色能源領域世界一流大學

    10月8日—9日,中國共產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在青島召開,大會全面回顧和總結過去五年多來的工作,確定新的奮斗目標和任務,審議通過黨委工作報告和紀委工作報告,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和紀委,......

    2022石油和化學工業檢驗檢測技術交流會成功舉辦

    ——石化聯合會攜手島津促石油化工檢驗檢測創新發展2022年8月31日,“2022石油和化學工業檢驗檢測技術交流會”在北京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石化聯合會”)檢測技術工作委......

    油價或迎年內第2降!95號汽油重回9元時代

    此前有報道稱,油價上漲,95#汽油超過10元。而近日有消息表示,油價或將迎來降價。據正觀新聞報道,今日(6月28日)24時,國內成品油將開啟新一輪調價窗口。多家機構認為,國內油價年內第二降要來了。據卓......

    美國游說印度較少購買俄石油,印度:不聽

    印度石油煉油廠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24日,美國財政部發言人表示,美國財政部官員伊麗莎白·羅森伯格當日出發前往印度,旨在說服印度官員及其工業部門減少對俄石油進口。印度5月初曾表示不希望能源交易被政治化......

    中海油服長效科研激勵機制見成效

    近日,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條旋轉導向鉆井與隨鉆測井“璇璣”系統智能化生產線已于近期在廣東佛山建成投產。這標志著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璇璣”系統正式邁入大規模產業化新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