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5月22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22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研究團隊最近完成一項大型臨床研究,證實新冠后遺癥患者服用中大研發的口服微膠囊活菌(SIM01)配方改善腸道微生態后,能夠紓緩不同系統及器官的后遺癥癥狀。
新冠后遺癥指新冠患者康復后,出現持續超過一個月的癥狀。根據中大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七成新冠患者在確診半年左右仍有最少一種后遺癥癥狀,但目前缺乏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中大醫學院早前的研究指出,腸道微生態與新冠后遺癥息息相關,但沒有證據顯示一般益生菌可紓緩新冠后遺癥。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大數據及機器學習,發明了SIM01微生態配方,并以微膠囊鎖活菌技術制成口服配方。
團隊在2021年至2022年共招募463名新冠康復者參與研究,參加者平均年齡為49歲,當中女性占65.4%,約七成于2022年感染變異病毒株奧密克戎。參加者被隨機分成SIM01組及對照組,兩組人數各占約一半,前者服用SIM01配方6個月,而后者則服用含有維生素C的安慰劑6個月。
研究證實,服用SIM01配方6個月后,5類新冠后遺癥癥狀包括腸胃問題、疲倦、難以集中精神、記憶力問題及整體不舒服的改善率比對照組明顯較高。團隊還發現,SIM01組的腸道益菌數量及微生物多樣性明顯提升,同時降低了腸道惡菌的數量,顯示SIM01具有調整腸道微生態的功效。
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表示,這是全球首項臨床研究證明SIM01能通過改善腸道微生態紓緩新冠后遺癥癥狀,反映重整健康腸道微生態可成為改善腦神經相關新冠后遺癥癥狀的新策略。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表示,中大研究團隊將繼續致力研發更多腸道微生態的臨床應用。(完)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曾表示,新冠可能是我們的第一個“X疾病”,此前已有多位科學家建議將新冠視為首個“X疾病”。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藍柯介紹,“X疾病”是指未知的病原體或任何因變異而具備大流......
2019年底,由新冠病毒(SARS-CoV-2)引起的COVID-19開始在全世界傳播,造成了數百萬人死亡。而關于新冠疫情的究竟起源于何處的研究一直充滿爭議。2022年7月,亞利桑那大學、Scripp......
由于新冠病毒JN.1變異株傳播速度加快,世界衛生組織19日將其單獨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此前,它被歸類為同樣“需要留意”的奧密克戎BA.2.86變異株的亞分支。世衛組織說,根據現有證據,目前JN.......
第一部分:疫苗行業概述疫苗行業的全球格局疫苗作為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其重要性在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顯。全球疫苗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特點,主要由幾家大型跨國公司控制。這些公司在疫苗研發、生產......
近期,一種名為JN.1的新冠變異株正在全球快速蔓延,并已在12個國家被發現。據英國和美國衛生機構聲稱,該變異株是當前已知的增長最快的新冠變異株,預計可能引發新一輪新冠感染浪潮。傳播最快新冠變異株來襲當......
近日鐘南山團隊發布的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表明,連花清瘟膠囊對輕至中度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癥狀恢復顯示出顯著效果。該研究在中國、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的17個研究點進行,共納入410名接受連花清......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20日稱,從25日起,美國家庭能夠再次通過政府網站申請免費的新冠檢測試劑盒,并表示這些檢測試劑盒可以檢測目前流行的新冠變種,將一直使用到2023年底。報道稱,美國衛生......
隨著近期“二陽”“三陽”和新冠變異毒株“EG.5”的消息甚囂塵上,大家對于新冠的關注又明顯多了起來。今年春天,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結束,然而,新冠帶給整個世界的影......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有這么一群人,反復暴露于新冠病毒但看似未曾感染,或感染后始終無癥狀,即所謂的“超級躲避者”。美國研究人員19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證明這群人存在遺傳基礎,“秘訣”就在于人類白細胞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