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從武漢科技學院獲悉,該校“湖北省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項目已經獲得科技部批準,順利進入規劃建設期。該校表示,原有的紡織新材料實驗室是學校在其紡織學科基礎上組建的中南地區唯一一所省級紡織科學研究平臺,此次獲得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立項建設后,將更加有利于支撐湖北省及中部地區紡織科研與產業的發展。
以紡織和服裝為特色,致力于紡織行業領域高水平重大科研難點的突破和創新,武漢科技學院近幾年來取得了多項國家級科研成果獎。其中,徐衛林教授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紡紗技術,是一項對傳統紡紗技術及理論具有革命性突破的重大原創技術,該技術由其進步性而獲得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被在全國進行推廣。另外,該校曾慶福教授的“紡織印染廢水微波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質處理回用技術”和徐教授的“優質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細粉體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技術還分別獲得2009年、2008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據了解,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預備隊”,它主要依托地方重點高校、科研機構組建,并針對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開展前沿、交叉領域的基礎及應用研究。目前,武漢科技學院紡織新材料實驗室已經圍繞紡織學科前沿及社會、紡織行業熱點問題展開了原創性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例如,將優質天然高分子材料應用于生產人造血管;研究紡織生產過程中的綠色加工與處理技術等。
2009年,國家將紡織行業列入十大振興發展的支柱產業,并進一步提出紡織行業發展規劃,預示著曾被大多數人視為“夕陽產業”的紡織工業將重新迎來蓬勃發展。然而,我國紡織業在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附加值上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進行產業升級、實現紡織工業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有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級科學研究平臺來提供智力支持。武漢科技學院國家級紡織科學研究重點實驗室的建成,不僅將匯聚中西部地區的紡織資源,為湖北省乃至中西部地區紡織工業的再次騰飛創造條件,從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還將為促進我國紡織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實現我國現代紡織科技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今日(9日)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廣東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知,力爭到2027年,廣東省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規模超萬億元,規上醫藥工業規模超500......
“這標志著我國漁業燈具的檢測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將為遠洋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9月25日-9月27日,上海海洋大學國家遠洋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順利完成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
長江口二號古船體量、船載文物數量巨大、保存完整,是中國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發現。昨天(9月28日),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工作正式啟動。長江口二號古船考古試掘工作計劃于2024年9月28日至20......
9月27日,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了解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通知,公布2021年批準建設的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集中驗收結果。其中,寧夏依托寧夏食品檢測研究院建設的“枸杞及葡萄酒質量安全”......
2024年9月5日,第五屆全國樣品制備暨環渤海學術報告會在遼寧省丹東市成功舉辦。分析測試百科網特別節目“巔峰對話”,采訪了沈陽柏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沐科技”)的銷售總監王啟迪先生。在采訪中,王......
9月24日,由湘江實驗室、湖南工商大學共同承辦的2024世界計算大會“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主題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劉永堅、楊長風,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等學者專家與會。活動現場。......
在《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山東省深化擴大三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等文件的持續深入......
9月23日,河南省未來產業發展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未來產業的重要論述,持續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對培育發展未來產業作出部署。省委書記樓陽生講話,省長王凱主持,省政協主席孔昌......
近日,由福建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福建省計量院”)承建的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力值計量測試)通過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驗收,并正式進入運行序列。據悉,這是福建省首個市場監管總局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
為加強水稻科技國家平臺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激發并凝聚全國水稻科技創新活力,9月8日至10日,湖南省農科院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岳麓山實驗室舉辦第一屆水稻科技國家平臺交流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