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理
每年10月,是分析化學學術活動的“繁榮”時間,百花齊放的盛會將接二連三。學術活動當然要花費人、財和物。由此當然~學術活動要有好的演講,以對得起人、財、物的代價。今天筆者小議“演講”(這個議題,好像以前沒人專門講過)。
好的“演講”,好的學術報告,對聽眾來說是一種享受。
好的“演講”,當然首先必須要有好的內容來支撐!要有自己的(!)東西。同時,爭取聲情并茂……并且,他從心里很(這個你可能知道的)喜歡聽眾提問,亦即他樂於答疑!
由於種種原因,你和我可能極少見到過真正的“演講”。
二、事由A
七月參加某知名國產儀器公司“新產品發布會”。會后,該公司總經理A招待我們在一桌吃飯。
席間,我給她講了一段回憶。即在上世紀70年代,在中國化學會主辦的<化學通報>雜志上,專有一篇文章,介紹學者在作學術報告時的注意事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告訴讀者,你報告時的目光應該放在哪里?文章說,應該放在會場2/3的地方。例如,聽眾有15排座位,你的目光應該主要停留在約10排的地方,尤其不能停留在最前面的1~3排,更不能只看著稿子照念。另外,如果某處聽眾注意力不集中/在講話,你可以把目光在那里稍微轉移一下……
這篇文章,讓我記住了一輩子,并從此,一輩子“活學活用”。
三、事由B
這次8月6日里約奧運開幕后,央視白巖松對里約奧委會主席卡洛斯?亞瑟?努茲曼在開幕式的激情演講大加稱贊,“演講時手一直在顫抖”!
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努茲曼激情演講……
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努茲曼再次激情演講……
請看,他的雙手是放在哪里的?而你平時看到作報告的人,他們的手又是放在哪里呢?為什么他們個個都不會激情“演講”?流行性感冒似地個個“都不會演講”。
無疑,巴西努茲曼是真“演講”的榜樣!
四、什么是演講?
<演講-百度百科>做了說明,“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以體態語言為輔助手段,針對某個具體問題,鮮明、完整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主張…的一種語言交際活動”。
演講主要形式:照讀式演講、背誦式演講、提綱式演講、即興式演講。
關於“照讀式演講”。百度有如下文字:“據說,在英國下院,照本宣讀演講被認為是愚蠢的表現”。在我國,一般場合采用這種演講方式也不受聽眾歡迎。
我則認為,照讀式分析化學學術報告,也是無能的表現。“演講”要有自己“獨特的”方式與讓聽眾感到有真收獲的內容。
五、向你請教
1、你平時聽到或看到過“演講”這個詞嗎?
2、你曾經看到過“激情的演講”嗎?
3、我認為,一個好的分析化學報告/演講,一秒鐘就可以判斷:此時聽眾是否有人在玩手機?好的演講/報告,聽眾應該對你的報告很有興趣,他們會把手機放下來~被你的“氣場(包括內容)”所吸引!
六、分析化學學術“報告”的質量
我認為,我見到的報告,總的來說:
A,報告內容大多處於“良”的水平。這是指從分析化學學術水平,處於“良”;報告人的表達能力及“氣場”,處於“良”的水平。
B,印象較深的是在某學術場合,一位與我同齡的老學者,長達近一個小時“報告”了,對數十張PPT一字不差地照讀,甚至最后的參考文獻也詳細介紹,還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七、我對青年分析化學工作者“演講”的建議
1、我對熟悉的年輕有為的分析化學工作者,都反復建議/動員他們能夠主動(!)去“作學術報告”。道理很簡單:熟能生巧,另外,自尊心會促使你努力、從各方面努力,讓自己講得更好些,這就會使你通過演講/報告讓自己有全方位的進步。所以,自動爭取去演講/作報告,是聰明之舉!
例如A,何主任,已多次參加“食品安全高峰論壇”的報告,今年他去南京作報告時,創新地在現場示范實驗,演示分離方法而大受歡迎。
例如B,W高工,若干年前還是工程師職稱時,我推薦她去較高水平的學術場合,作“離子交換分離-ICP測定鋼中14中稀土元素”。
例如C,最近我與某位博士副主任L有如下的微信交流:
我TO與L :建議你爭取今年到理工學院去講一次課,至少明年年底前一定要到該校講一次課。不要把<講課>看作負擔,而要主動爭取,并作為“提高自己綜合水平的機會……”。
L TO 我:好的,我努力。
例如D,小W主任對我說,“周老師,我聽了你的建議,已去過無錫做了一個報告,還拿了報酬……”
例如E,《分析測試百科網》今年上半年要在網上作《材料檢測》的學術交流,我建議邀請廣東檢驗檢疫局玩具化學有害物檢測專家L研究員做網上報告。
事后,L研究員來電話說:“周老師,我講完后,回答了好多網友的問題……”
2、為了把你的報告講好,平時盡量多積累國外文獻,多積累實驗室科研經驗,多積累各種實際樣品分析體會,從而充實自己,以便回答學術場合時可能有的各種意想不到的實際問題。
3、作報告時,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如果大會只給你30分鐘,你一定要盡力爭取在30分鐘內講完。最好事先在家里認真地試講1-2次,掌握一下時間。
4、自己通過做一次學術報告,力爭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一次!
八,期望
期望在分析化學界看到更多的“精彩的演講”。尤其期望見到年輕的優秀分析化學工作者的精彩“演講”。
期望所有的分析化學學術報告人在報告中:1,講到了具體的應用;2,歡迎聽眾的提問。
九,我見到的真正演講—馬云先生!
9月12日,我收到1963屆南大化學系北京老同學邁同學給我的微信資訊~馬云的演講(12.3MB)。這讓我見到的真正演講:沒有講稿;人在臺上走來走去;聽眾不時傳出陣陣掌聲和會心的笑聲。馬云的演講,有內容、有表情、有效果,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難得而稀有的演講!
贊馬云先生!他是我們“演講”的樣板。
十,我贊自己寫的“20歲傅園慧啟示:她推動進步!”
今年8月9日,<新京報>寫了游泳小將傅園慧的報道,我8月10日在<分析測試百科網>上發表博文,“20歲傅園慧啟示:她推動進步”,可謂“反應非常快”!
事后,看到不少關於傅園慧的報道,但我的“她推動進步!”一詞無疑,可謂“說到了點子上”,顯然膽識比他人高一籌!當時,我對“她推動進步”一詞,心里還真有點害怕~尚不知道“領導對傅園慧定性的意圖”!幸好,有關領導表態,我“脫險了!”冒有風險的大膽評價!這都顯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