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2-11 08:27 原文鏈接: 煤炭開采引發生態環境問題亟須引起重視

      “截至2011年底,全國井工煤礦采煤沉陷損毀土地已達100萬公頃。據不完全統計,僅五大平原煤炭基地中的兩淮基地和魯西基地的未來搬遷人數就要達到273.34萬,這一人數將超過三峽130多萬移民的總數。”近日,在2012北京國際生態修復論壇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所長胡振琪如是說。

      對于煤炭過度開采引發的諸多負面效應,業內專家強調,煤炭開采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亟須引起重視。

      過度開采帶來巨大破壞

      據胡振琪介紹,全國煤炭產量由1949年的0.34億噸增加到2011年的35.2億噸,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分別占了76%和69%,“與之伴生的是對土地、生態和人居環境的巨大破壞”。

      他進一步解釋稱,在2011年35.2億噸的煤炭產量中,92%來自于地下開采。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井工煤礦采煤沉陷損毀土地面積已達100萬公頃,同時,這一數字每年還以7萬公頃的速度增加。

      胡振琪表示,采礦等人類行為使大量土地遭到破壞并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直接威脅我國保有耕地18億畝的紅線。

      “在北方,分布在黃河流域附近的煤電基地大量引用黃河及其支流水資源,有可能提高黃河斷流的風險,對居民飲水造成威脅,并可能進一步擠占農業和生態用水,對糧食安全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水循環與水文過程研究室主任宋獻方介紹。

      礦區搬遷人口數量將超三峽移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彭蘇萍介紹,北方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西南部分地區煤質差、污染重;中東部平原區,人口稠密、土地資源稀缺,煤炭資源開采引起地表沉陷、積水、村莊搬遷,加劇人地矛盾。

      “包括蒙東、冀中、魯西、河南、兩淮在內的五大平原煤炭基地可采儲量為1192億噸,年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的16%。但平原煤礦區人口密度大、村莊多,地下采煤必將導致地表村莊遭受嚴重破壞。”胡振琪介紹,根據公開數字統計,兩淮煤炭基地已經搬遷41個村莊,人數達25531人,“十二五”期間需要搬遷村莊的數目為104個,搬遷的戶數為194760戶,搬遷人口為639833人。而山東魯西煤炭基地需要搬遷的人數則更多。

      胡振琪認為,僅五大平原煤炭基地中的兩淮基地和魯西基地的搬遷人數就達到2733439人,這一總數超過了三峽移民130多萬的總數。

      需重視礦區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

      胡振琪表示,礦區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是可持續發展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如何在促進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又保障土地資源和環境安全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教授趙艷玲表示,現階段我國在煤糧復合區域,尤其是高潛水位煤礦區損毀耕地的邊開采邊復墾,土地復墾中的土壤重構、水土協調等相關技術還與國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再加上我國煤礦地域分布廣、自然條件差異大、礦區土地損毀的情況不一,導致相關技術與理論缺乏普遍適用性,增加了研究與推廣的難度。

      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工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錦樓認為,目前進行的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工作,多注重修復數量,缺乏對修復質量的重視;修復示范及探索性工作較多,單項技術較多,從系統尺度修復較少。

      為此,多名專家建議,國家應在政策上對煤炭基地移民工作予以政策支持,增加國家項目支持,在塌陷區治理上給予資金傾斜,同時可以建立采煤塌陷區治理長效機制,提取煤炭可持續發展準備金。

    相關文章

    地理資源所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就“地標生境”領域合作簽署諒解備忘錄

    2月19日,在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舉行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第37屆亞洲與太平洋區域部長級峰會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就“優質地理產品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以下簡稱“地標生境”......

    河南重點實施十大工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穩定向好

    日前,河南省召開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總結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2024年重點任務。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哲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指出,過去一年,全省......

    國內首個生態環境數據產品完成場內交易

    記者20日從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內首個基于生態環境數據打造的綠色金融數據產品近日完成場內交易。中節能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栩介紹,本次場內交易的企業綠色等級評估產品是該公司與河北省衡水市......

    確保四大標志性戰役向縱深推進寧夏重點實施生態環境保護“12465”工程

    202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議宣讀了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徐耀對全區生態環境工作的批示。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平學智作工作報告。2023年,寧夏PM......

    確保四大標志性戰役向縱深推進寧夏重點實施生態環境保護“12465”工程

    202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日前召開。會議宣讀了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徐耀對全區生態環境工作的批示。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平學智作工作報告。2023年,寧夏PM......

    認監委征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技術委員會專家

    近日,國家認監委秘書處發布關于征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技術委員會專家的通知。原文如下:各相關單位:根據《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令第31號)關于組......

    生態環境部將加強減污降碳協同創新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今年將緊緊圍繞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這條主線,全面展開多領域、多層次減污降碳協同創新,為美麗中國建設筑牢良好生態環境基礎。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

    2023年重大環境項目清單發布,涉及哪些環境監測儀器?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3年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究項目清單第一批和第二批,旨在加強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立項的前期研究和技術儲備,提高標準編制質量和效率。目前,2023年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預研......

    生態環境部:2024年大力推進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

    1月23日至24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委會“生命科學與生態環境”交流會成功舉辦

    2024年1月1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生命科學與生態環境”交流會在寧波大學安中大樓碧華廳隆重舉辦。本次會議是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在華東地區策劃的第二次會議,會議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