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京藏高速一路向西,進入內蒙古。車里放著鏗鏘的草原歌曲,暢通無阻的道路,并沒有讓烏蘭察布盟興和縣李寧的心情好起來。
常在這條路上奔走的李寧十分感慨。排著長龍的運煤大貨車不見了,如今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開車到北京,只有5到6小時的車程,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在西向東的方向上,從包頭開始,一路上都會綿延著望不到邊的貨車長龍。
京藏高速的路況就是中國煤炭市場晴雨表。過去10年,在這條運輸通道上,來自鄂爾多斯、阿拉善等地的煤炭,源源不斷地運到渤海灣的各個港口,再由大船運往南方。
從鄂爾多斯東勝區到天津港煤運碼頭,這條運輸線,李寧一跑就是10年。從最初給別人當司機開始,干到現在,他已經擁有了兩輛載重40噸的大貨車,雇用了4名司機,是京藏高速路上的貨運小老板。
運輸市場并非一路繁榮。這10年,運輸價格也經歷過起起落落。價高時要淡然,價低時要扛得住,這是他的經驗。李寧說,雖然現在行情不好,但他還是堅持著,誰能料到什么時候行情會發生逆轉呢。
不過,這一撥兒的慘淡行情確實非同一般。李寧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的日子就每況愈下了。在這條黃金運輸線上,高峰時的運輸價格,是每噸430元,如今跌落到260元左右,貨車業主們幾乎全線賠本賺吆喝。據他的粗略估計,超過一半的大貨車都停業了。
京藏不堵,需求不足
李寧說,南方最缺煤的時候,貨車運力緊俏。南方的貨主們成天電話不斷,競相抬高運價。“為了搶貨車,有人給410元,就有人給到420元。”最高峰時,運價抬升到430元,運費比煤炭坑口價還高,別看上路之后一堵就是好幾天,那時的利潤是最好的。
現在的光景是,車主反過來求貨主了。現在,南方的客戶見不到了,反倒是他常常求著老朋友們照顧業務。運價也跟著一路下跌,司機想按300元每噸跑這趟線,就有人出290元的價錢搶單子,運價就這么一路甩下來了。
如今,李寧天天打聽著天津和秦皇島的消息,他知道,現在港口的船就來得少。按這個價格運,只能把司機的工資和維修費賺回來。但他不能把車停下來不干,李寧的兩輛貨車,都是前兩年貸款買的,每個月按揭貸款將近3萬元,工人的工資2.5萬元左右,如果不跑,車停在那里損失更大。
李寧的希望是,夏天要到了,如果業務好一點兒,能略略回升一些,他的日子也好過些。京藏高速內蒙古段,是一條從內蒙古向北京、天津港運送電煤的通道,號稱“國內煤炭第一通道”。2009年末至今,京藏高速大堵車曾經引發世界關注。2011年5-10月,京藏高速呼和浩特至包頭方向大面積堵車,造成近5000車次堵車,事故發生近百起。
那時,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煤炭需求過快增長,導致煤炭價格飆升,運輸市場突飛猛進。以2010年為例,內蒙古2010年共銷售煤炭7.85億噸,其中銷往區外4.5億噸,由鐵路外運出區3.5億噸,公路外運1億噸。這一年,京藏高速內蒙古段每天的車流近10萬輛,超過道路設計車流量的兩倍還多。每天有8000輛大貨車駛出內蒙古,但北京、河北只能放行4000 輛,其余車輛就大量擁堵在路上。如果以每輛運煤大貨車平均車長25米,平均車間距5米,兩個車道上都有車來計算,4000輛大貨車的車隊綿延約60公里。
這蔚為壯觀的景象,給興和——這個地處晉冀蒙三省區邊界的小縣——帶來幸福的煩惱。興和縣是華北地區的煤炭物流樞紐,沿著京藏高速向西進發,進入內蒙古的頭一站就是興和縣,過去10年,依靠著交通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這個昔日的農牧業大縣,煤炭運輸業異軍突起。
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常年從事煤炭運銷業的人,達1萬多人,全縣10噸以上的大中型運輸車輛,約有3萬輛,興和縣成為馳譽華北地域的運輸大縣。貨運業的發達,讓興和縣的服務業迅猛發展,汽車修配業和住宿餐飲服務業,都以運輸大軍為服務對象。甚至,在擁堵的興和路段,向貨車司機們銷售方便面和開水,也成為繁榮的產業,讓周邊的村莊們迅速致富。
浩浩蕩蕩的運輸大軍,是中國能源版圖的關鍵一筆。來自蒙西的電煤,一路向東,到達環渤海的各個港口,進而轉為海運,輸送到東南沿海的各個港口電廠,甚至沿長江逆流而上,一直輸送到湖南和湖北等省區。那時,來自南方各省區的搶煤大軍,分赴山西、內蒙古的各個煤礦,爭取煤炭。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位于興和縣的烏蘭察布綜合物流園,園區內大大小小的煤場,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操著南方口音的客商們,一夜之間全消失了,眾多人開始失業。
,
日子都不好過
煤價越跌,買家越少,這與往年煤炭市場行情波動迥然不同。記者采訪了位于湖南、福建、上海多家電廠得知,今年的用電負荷明顯下降,工業用電下滑明顯。上海吳涇第二發電有限公司燃料部的負責人丁強告訴記者,今年春節過后,電廠機組的負荷一直不好,現在,煤炭存量仍然在高位,基本上是滿的,用電負荷上不去,煤炭周轉率就不快。
他掌握的情況是,上海地區的電廠現在用電負荷大抵也只有一半,進入5月份,天氣逐漸炎熱,負荷可能會上去一些。但是,電廠的工業用戶們,目前還沒有用電回升的跡象,只要工業用電負荷上不去,居民生活用電再漲也是有限的。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煤炭分析師安志遠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煤炭價格已經跌了不少,還是少人問津,只能有一個解釋:需求不足。從供給上看,秦皇島煤炭的供應量在持續增加,但來自南方的眾多電廠需求明顯不足,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進一步加劇。煤炭消費企業、貿易企業的采購欲望顯著降低,加重了市場的觀望氣氛。
需求不足,沿著產-運-銷的鏈條逆向傳導,上游的煤炭生產企業也感受到了陣陣寒意。同煤集團右玉縣鐵峰煤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梁永平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今年恐怕是煤炭企業最為難熬的一年。這幾個月,鐵峰煤礦生產的煤,基本上是以虧損價賣出的。坑口的原煤價格,維持在260元左右,比高峰時下跌了大約200元。
煤炭市場逆轉,是不爭的事實。梁永平說,以往,同煤集團旗下的各個煤礦,是不愁客戶的。現在,同煤集團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動去做市場營銷。梁永平剛剛參加完集團公司的會議,他還記得,集團高管們說,以往,做好大客戶,同煤集團的日子就不錯了,現在,只要是要煤的,無論量大量小,公司都要爭取。
顯然,煤價一降再降,電價固定不變。煤電多年的博弈關系,也發生了根本逆轉。中經網數據公司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五大發電集團利潤總額初步估算達到460億元,創下2002年成立以來歷史最高水平;國家統計局2012年全國工業企業“大年報”顯示,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利潤同比增幅最大的當數電力行業,增幅達到了69.1%。
最新一期(2013年4月17日-2013年4月24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環渤海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為613元/噸,這也是其第16周下跌,價格降至最近三年來的低點。
進口煤改寫能源格局
與2008年電煤市場低迷不同的是,新一輪低迷行情,除了經濟形勢的主因之外,進口煤炭的沖擊已是不可小覷的原因。
煤炭作為重要的資源性產品,鼓勵進口是中國做出的戰略選擇,2008年,中國取消了煤炭的進口關稅,目前僅收取增值稅和港口費用。作為電企代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非常鼓勵電企使用低價進口煤,其在2月末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出,應該“利用好國際市場煤炭相對寬松的環境,進一步擴大煤炭進口,滿足東部沿海地區煤炭需求,平抑國內電煤市場價格”。據了解,目前60%以上的電廠開始采購進口電煤。
進口煤炭帶來的,或許已不是短期內的沖擊,而是對中國能源運輸格局的根本改寫。2012年以來,隨著蒙古政府對資源領域的開放,國內大型煤炭企業和投資集團不斷加大對蒙古煤炭資源和基礎建設的投資,使煤炭進口呈現量價齊增的局面。
2013年1月,蒙古ETT公司(Erdenes Tavan Tolgoi LLC,簡稱ETT)單方面撕毀合約,對雙方2011年7月簽訂的“TT 礦東區煤炭長期貿易協議”進行重新談判,要求提高煤炭供應價格、減少供貨量,經中鋁公司積極協商談判,時隔3月雙方終恢復合約,該合約恢復后,中鋁公司將每年從TT礦區進口優質煤炭1500萬噸。
中國對蒙古國的最大陸路口岸二連浩特,近年來,一直受困于交通運輸的制約,但現在,隨著集二線(集寧到二連浩特)鐵路的擴能改在,運力將大大提升。
二連浩特市商務局局長李孟彥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隨著運力瓶頸的破解,二連浩特市的進口的礦產品,包括煤炭,還將有巨大的潛力。而通過中蒙邊境的18個口岸,蒙古國的煤炭將輻射到整個北方地區,未來的增長潛力十分巨大。
福建三明市的華電永安發電公司燃料部主任謝樹根,從去年開始,就對來自北方山西內蒙古的煤炭說“再見”了。謝樹根說,現在,他們從廈門港接的煤炭,每噸只要350元左右,比北方來的煤炭便宜出將近100元。印度尼西亞的煤炭,發熱量只有3900大卡,再摻燒一些福建本地的煤炭,完全能夠滿足需求了。
從去年開始,華電永安發電公司進口煤的比重就逐漸上升,現在,已經達到了80%。至于中國北方的煤炭,他們目前基本上已經不需要了。印尼煤炭到達廈門港的價格,比秦皇島來的煤炭還要便宜。
除了福建,上海市內和周邊的眾多電廠,也開始紛紛進口來自澳大利亞和印尼兩國的煤炭。兩國到港煤炭的價格,與國內煤炭比較,性價比更高。
安志遠說,現在,來自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以及蒙古國的煤炭,已經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國內的煤炭價格如果不下行到位,是很難與進口煤炭構成競爭的。據了解,目前進口煤主要是印尼煤和澳洲煤,其中印尼煤比國產煤價格大約便宜40元~50元/噸,澳洲煤大約便宜20元~30元/噸。
在 2012年煤炭進口量高達2.9億噸之后,今年一季度,煤炭進口量繼續保持了大幅增長。海關總署近日發布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商品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煤炭產品進口增長30.1%,達8000萬噸。一方面是需求萎縮,另一方面是進口煤的沖擊,中國的煤炭市場正在經歷深度調整,中國的能源格局也正處于巨變之中。
4月12日,國新辦就“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會上表示,要始終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最重要的使命任務,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國內原......
4月2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共同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正式迎來閉幕。在昨日的主論壇上,比......
3月28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組織召開“與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能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結題評審會在廣州舉行。據悉,廣東省經濟和產業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探索科學......
歐盟“A-LEAF”項目團隊在最新一期《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他們研制出了一款“人造樹葉”系統,能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可持續燃料,創下10%的太陽能—燃料轉化效率新紀錄......
市場商機山東能源研究院于2020年正式成立,由山東省、中科院、青島市三方以青島能源所為依托單位,在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青島)基礎上共同籌建。研究院聚焦新能源與先進儲能、新生物、新材料領域,開展戰......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能源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分析顯示,歐洲30個國家的200多萬市民參與了為可再生能源轉型而發起的逾萬個項目和行動。研究發現,這些行動的投......
從事碳基新材料技術研發工作十幾年,最關注的是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實現煤炭產業綠色轉型。”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華陽集團(山西)纖維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山西華陽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
2月10日,國家能源局召開2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會。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主持會議并講話。會議圍繞推動2023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結了2022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總體發展情況,梳理了2......
儲能領域又現百億級定增!2月15日,中國能建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用于中能建哈密“光(熱)儲”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范項目、甘肅慶陽“東數西算”源網荷儲一體化智慧零碳大數據產業園示范項目、中......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王大鵬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全球新能源產業重心進一步向中國轉移,我國生產的光伏組件、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等關鍵零部件占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