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北京市環保局不久前聯合發布了《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歷程:1998~2013》報告,對1998~2013年這15年北京的治霾歷程進行了評估。UNEP選取了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控制這兩大領域進行評估,結果表明,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治理措施對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空氣質量有較大改善,但距國標仍有差距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導致北京市空氣質量出現惡化趨勢。根據報告,1998~2013年間,北京市常住人口、機動車保有量和能源消費總量分別增長了70%、303%和76%。
1998年,北京年耗煤量達到2800萬噸,能源結構高度依賴煤炭;此外,100多萬輛排放控制技術落后的機動車,使北京市的大氣污染從煤煙型為主逐步向煤煙-機動車復合型特征轉變。
報告指出,1998年以來,北京市高度重視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連續實施了多個階段強有力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評估結果表明,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治理措施對北京市空氣質量改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UNEP執行主任阿齊姆·施泰納表示,在這15年中,北京在空氣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比如推廣使用低硫煤,對燃煤鍋爐進行改造,提高電力部門天然氣消費比例;出臺城市車輛管理辦法,包括在市中心采取一些限行辦法;建立空氣質量檢測站點,向公眾公布實時監測數據等。但最為重要并最有借鑒意義的是,北京采取的是一套全面的治理辦法。
“如何將經濟增長和污染脫鉤,北京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借鑒,其為中國乃至全球許多國家快速城市化進程中應對空氣污染問題提供了經驗。”施泰納說。
參與報告工作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說,雖然北京空氣質量較1998年有較大的改善,但目前PM2.5和PM10濃度要達到國標限值,還要做更多努力。
燃煤電廠、燃煤鍋爐和老舊平房改造成效顯著
報告顯示,北京電力部門年煤炭消費總量從2005年高峰時期的900萬噸削減到2013年的644萬噸;用于發電的天然氣消費量則由2004年起步攀升至2013年的18.5億立方米。2013年,天然氣消費已占電力部門一次化石能源消費總量的35%。
除了能源結構調整,北京還對燃煤電廠同步采取了嚴格的末端治理措施,這些措施使2013年北京電廠PM2.5、PM10、SO2和NOx(氮氧化物)排放量與1998年相比分別下降了1.45萬噸、2.37萬噸、4.50萬噸和3.09萬噸,削減比例分別為86%、87%、85%和64%。
此外,北京市燃煤鍋爐改造和老舊平房改造區改造工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1998~2013年間,北京市燃煤鍋爐3個階段的改造共減少PM2.5、PM10、SO2、NOX排放量1.43萬噸、2.4萬噸、13.6萬噸和4.87萬噸。北京老舊平房區集中進行了兩個階段的“煤改電”居民采暖改造工作,共減少PM2.5、PM10、SO2和NOx排放量630噸、870噸、2070噸和790噸。
最嚴格的機動車污染排放控制標準將出臺
針對機動車污染排放,北京市一直采取綜合性的治理措施,逐漸形成了全國領先的“車-油-路”一體化的城市機動車排放綜合防治體系,其中包括新車排放管理、在用車監管、油品質量改善、推廣清潔能源與新能源車、交通管控與經濟措施,包括鼓勵老舊車淘汰的經濟激勵措施等方式。
目前,北京正大力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城市地鐵由2000年前僅有的兩條地鐵線路發展到2014年底的18條線路和527千米軌道交通里程。北京公共交通出行(包括軌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比例已經由200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底的48%。
盡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但北京的空氣質量依然不容樂觀。2013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超出國家標準156%,NO2和PM10則分別超標40%和54%。
根據報告,在北京PM2.5來源中,區域傳輸貢獻約占1/3,其余來自本地排放污染源。受季節影響,區域傳輸的貢獻可達PM2.5來源一半以上。本地污染源包括機動車、燃煤、工業生產和施工揚塵以及其他排放。
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表示,為進一步降低機動車排放污染,北京市已制定完成第六階段車用燃油標準草案。標準具體分為5項,分別涉及汽油、柴油、輕型汽油車、重型整車、重型發動機。目前,標準已經進入草案最后審定階段,爭取在2017年開始實施。這將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機動車污染排放控制標準。
李昆生分析,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未來十幾年機動車污染依然會是第一大污染源,雖然總排放量可能會進一步減少,但是機動車污染源對于整體污染的分擔率會繼續上升。
編者按能源是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當前,我國正處于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重要轉型期,面臨著諸多關鍵問題:能源變革需要補齊哪些“短板”?能源結構調整的節奏該如何把握?非化石能源是未來發展方向,但......
7月9日上午,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議。報告提出,重點領域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執行不夠有力,其中機動車污染和油品質量監管不到位。機動車尤其是重型柴油貨車污染正在成為......
在中國能源結構轉型期,天然氣是目前替代煤炭的最佳選擇。2010年起我國不斷增加天然氣進口,但由于進口來源過于集中,在進口量和進口價格上較為被動,我國天然氣進口正在承受著一定的供......
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持續擴容,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正加快構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煤炭消費比重下降8.1個百分點,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6.3個百分點。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指出,要......
近日,河北、吉林、陜西等地陸續部署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其中,河北明確年度主要污染物降低目標值;陜西將鐵腕治理霧霾列為環保頭號工程。來自環保部的數據顯示,近兩年來在各級部門綜合治理下,大氣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談到當下公眾關注度最高的話題,霧霾治理絕對是其中之一。關于霧霾治理,下面介紹的這位科學家有很大發言權。丁仲禮,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作為長期研究環境變......
人類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從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再到栽培作物的土地,都是我們的生命之源。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與環境的關系卻陷入一種越來越緊張的尷尬境地。“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4日發布的一份評估報告稱,1998-2013年,北京持續采取的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對改善北京市的空氣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全球其他發展中經濟體創造了值......
這個冬天,京津冀地區霧霾襲擾頻仍,應急警報多次拉響,成為政府和公眾的“心肺之患”。探尋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除了特殊的氣象條件外,人為的污染排放是重要因素。特別是“供暖季”變成“霧霾季”,讓煤炭一時間成為......
12月7日,環保局工作人員在燕山石化查看停產減產情況。進入秋冬季,京津冀及周邊開啟霧霾模式,在剛剛過去的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華北地區兩遇持續多日的重污染過程。在環保部每月的74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后十名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