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1-16 14:52 原文鏈接: 燃煤電廠實現“超低排放”合算嗎?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電除塵委員會

      大氣污染治理壓力之下,“超低排放”成為一些地區燃煤電廠的必然選擇。然而,電廠更關心的是經濟性問題。根據《火電工程限額設計參考造價指標(2012年水平)》(以下簡稱《造價指標》)及實際發電機組的運行情況調研,考慮燃煤發電及燃氣發電的機組容量,以300MW機組為基準,燃料價格以燃氣3.6元/Nm3,煤炭600元/t計算,分別對燃煤機組執行“超低排放”限值、燃氣鍋爐發電及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的發電成本進行核算。結果表明,燃煤機組執行“超低排放”限值與天然氣發電相比,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協同治理路線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改造會增加設備投資,但優化工藝會有節能效果

      根據電廠調研數據及《造價指標》編制原則核算,2×300MW燃煤鍋爐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采用濕式電除塵技術路線)總工程靜態投資為12475萬元,單位投資為207.92元/kW,其中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及其他費用分別占比4.2%、79.8%、8.3%、7.7%,如圖1所示。

      結合電廠提供的實際運行數據,考慮電廠投資收益率,經測算,執行《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特別排放限值和“超低排放”限值(即在基準氧含量6%條件下,煙塵、SO2、NOx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5mg/m3、35mg/m3、50mg/m3)的污染物控制成本分別為0.0241元/kWh和0.0401元/kWh。

      執行“超低排放”限值時污染物控制成本增加0.016元/kWh,如表1所示。

      根據電廠調研數據及《造價指標》編制原則核算,執行“超低排放”時發電成本為0.466元/kWh。

      具體構成如下:燃料費占比49.79%,折舊費占比12.60%,財務費用、分利、所得稅、環保及其他分別占比6.1%、10.6%、2.8%、8.61%、9.5%,如圖2所示。

      以低低溫電除塵技術為核心的煙氣協同治理技術路線中,為提高脫硫裝置除塵能力,應作氣流分布優化、采用噴淋層優化設計及高性能的除霧器,需增加設備投資,但此時低低溫電除塵器所需的比集塵面積較小,可減少設備投資,且運行電耗較低。電除塵器前需設置熱回收器,雖需增加初投資及維護費用,但可回收熱量,具有節能效果,一般可在3年~5年收回成本。另外,脫硫塔入口煙氣溫度較低,脫硫裝置工藝用水量減小,引風機電耗可降低。

      濕式電除塵技術路線中,在脫硫裝置后增設WESP,增加了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因此,煙氣協同治理技術路線從整個系統來看,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燃氣發電:設備投資巨大

      國內目前未有300MW純燃氣鍋爐的運行業績,但核算發電成本在1元/kW·h左右

      若將燃煤鍋爐改成燃氣鍋爐,由于燃料不同造成的結構形式完全不同,需對鍋爐進行更換,工程改造投資成本約為6.22億元,單位投資為1036.67元/kW,其中建筑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及其他費用分別占比22.5%、45.0%、19.3%、13.2%,如圖1所示。新建項目與改造項目的投資成本相當,國內目前尚未有300MW純燃氣鍋爐的運行業績。

      根據實際調研數據,燃氣價格按照3.6元/Nm3計算,發熱量按8500大卡計算。鍋爐發電效率按47%計算,得到天然氣發電單位耗氣量0.2107Nm3/kW·h,由此算得燃氣鍋爐發電的燃料成本為0.7585元/kW·h。根據《造價指標》規定的燃料成本占發電成本比例70%估算,發電成本為1.0836元/kW·h。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的成本如何?根據對電廠的實際數據調研,國際上9F型燃氣輪機的單位造價約為356美元/kW,折成人民幣是2421元/kW。我國實際引進的9F型機組單位造價在3090元/kW~4096元/kW,比國際造價高出的部分包括技術引進費用等,工程靜態總投資達到20億元以上,如圖1所示。

      通過天然氣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燃氣價格按照3.6元/Nm3計算,參考《造價指標》電價構成,發電成本為0.932元/kWh;其中燃料費占比72.15%,折舊費占比7.66%,財務費用、分利、所得稅及其他分別占比3.83%、6.12%、1.68%、8.56%,如圖2所示。

      超低排放和煤改氣的經濟賬

      燃氣價格影響燃氣發電成本,但增加額度高于超低排放改造

      不同發電方式發電成本對比如表2所示。針對不同容量、不同污染物排放水平及新建/改造的燃煤機組,其“超低排放”改造的投資成本及運行成本有所差別。

      “超低排放”改造增加發電成本0.01元/kWh~0.02元/kWh,但也存在發電成本增加很少的情況,如神華國華三河電廠,由于采用神華煤,且改造前污染物排放濃度較低,改造增加發電成本約0.005元/kWh。

      此外,多數電廠在改造前難以達到GB13223—2011標準,必須投入資金改造,若在“超低排放”改造中扣除達到GB13223—2011標準要求導致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則增加的發電成本還將進一步降低。新建“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增加的發電成本更少,為0.005元/kWh~0.01元/kWh。

      對于“煤改氣”來說,不同地區的燃氣價格不同,發電成本亦有所不同,與“超低排放”燃煤機組相比,發電成本增加0.2元/kWh~0.85元/kWh。

      燃料成本的影響有多大?

      若要燃氣發電成本與燃煤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成本相當,天然氣價格需降低到1.4元/Nm3

      上述計算中,以煤炭價格為600元/噸計(目前浙江省典型原煤價格),此時執行“超低排放”限值的燃煤機組發電成本為0.466元/kWh。而燃煤機組發電成本隨煤炭價格的變化而變化,當煤炭價格由300元/t增加到1000元/t時,“超低排放”發電成本由0.332元/kWh增加到0.650元/kWh,如圖3所示。

      上述計算中,以燃氣價格3.6元/Nm3計,此時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成本(9F燃機)為0.932元/kWh,燃氣鍋爐發電成本為1.0836元/kW·h。而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成本(9F燃機)及燃氣鍋爐隨著天然氣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以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為例,當天然氣價格由2.0元/Nm3增加到5.0 元/Nm3時(經調研發現,國內不同地區燃氣價格為2.4元/Nm3~4.8元/Nm3不等),發電成本由0.59 元/kWh增加到1.23元/kWh。

      若要燃氣發電成本與燃煤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成本相當,天然氣價格需降低到1.4元/Nm3;或煤炭價格提高到1800元/t,如圖4所示。

      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訂單數量激增,但投運項目運行時間短、工程應用經驗不足,還需要相應的政策支持

      “超低排放”問題現在備受關注,但要進一步推廣應用,還應加大標準的貫徹、落實力度和設備運行、考核、監管力度,杜絕低價競爭、粗制濫造。而且,“超低排放”技術應用應“因地制宜、因煤制宜、因爐制宜”,必要時可“一爐一策”,同時應統籌考慮各污染控制設備之間的協同作用。

      目前,國內WESP合同訂單已超過國外投運數量的總和,部分投運項目經測試雖達到“超低排放”要求,但運行時間較短,且技術流派較多,各技術均有其優點和短處。

      低低溫電除塵技術已受到業主的廣泛關注和推崇,但工程應用經驗不足,需避免其可能存在的問題,如高硫煤低溫腐蝕、二次揚塵等。因此,應進一步對WESP、低低溫電除塵器實際工程進行跟蹤、分析與評估,積累經驗。

      由于實施“超低排放”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力企業的生產成本,建議國家出臺相應政策,如燃煤電廠煙氣“超低排放環保電價”政策,鼓勵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雙贏。如江蘇省物價局已明確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環保電價,自2014年9月1日起實施。

      事實證明,要控制霧霾,就必須走煤炭清潔化應用之路。現在我國每年約40億噸原煤使用中,50%左右為電力所用。隨著經濟迅速發展,我國用電總量將持續增加,煤電裝機容量也會有明顯提高。“超低排放”技術在技術成熟度較高的電力行業率先示范,有助于提升公眾對煤炭清潔利用的信心。

      在技術協同、行業努力、政策鼓勵等條件下,“超低排放”技術的推廣應用,將進一步提高我國煤電利用的清潔化水平,同時有效促進我國煤炭集中高效利用。

    相關文章

    東電承認超6成儲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標對排放時長無任何計劃

    據日本TBS電視臺26日報道,東電方面承認,目前儲罐中約有66%的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質含量超標。在被問及核污染水何時能夠全部排完時,東電危機公關負責人竟然稱,究竟何時能夠全部排完核污染水,東電目前并沒有......

    高“烤”天氣能源壓力大怎么辦?來看這些保供“神器”

    今年6月以來,華北、黃淮等地遭遇多輪高溫天氣,多地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對電力油氣等能源保障供應帶來一定壓力。為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國務院國資委要求發電企業應發盡發,煤炭石化企業全力保障電煤油氣供......

    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

    據首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27日消息,至一季度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首次超過50%,達到50.5%,標志著電力行業“雙碳”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3月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達26.2億千瓦,位......

    廣東開展5項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實施效果評價

    記者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近期委托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開展了污染物排放領域5項地方標準的實施效果評價,取得良好效果。該局還將聯合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充分運用此次效果評價結果,進一步強化該5項地方......

    世界最高海拔風電場,發電量突破1億度!

    截至3月15日,世界最高海拔風電場——三峽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累計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8.32萬噸,節約標準煤3.05萬噸。三峽西藏措美哲古風電場一期項目于2021年底全面投產發電,......

    新突破!首臺國產高能效重型燃氣輪機順利下線

    日前,首臺國產空氣冷卻最高能效等級的重型燃氣輪機在河北秦皇島順利下線,這是國內重型燃氣輪機生產制造技術水平的新突破。首臺國產空氣冷卻最高能效等級的重型燃機長11米、總重達400噸。燃氣輪機不僅可以將天......

    《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名詞術語》

    名稱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名詞術語》(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2-00419分類環境標準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2-10......

    首個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并網發電

    國際首個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供圖近日,國際首個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項目在河北張家口順利并網發電。該項目總規模為100兆瓦/400兆瓦時,核心裝備自主化率10......

    中東空氣污染人為影響被低估

         2022年4月24日從美國宇航局(NASA)的衛星上觀察到的中東塵土。這項新研究表明,盡管沙塵普遍存在,但中東地區燃燒源產生的高濃度微型粒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效率多形式鹽差能發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銅文、特任教授楊正金團隊在用于鹽差能發電的離子交換膜方面取得新進展,報道了一種磺化的超微孔聚氧雜蒽基(SPX)離子膜,揭示了軟物質限域下的離子傳遞特性,利用膜內亞納米的親水微孔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