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燕山大學獲悉,該校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高發明課題組與美國科學家合作,在超級電容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據了解,該研究采用低溫溶劑熱法,一步合成了氮、氟共摻石墨化碳微球電極材料。其超高的體積比電容是商業超級電容器基活性碳的3倍,為目前已報道的碳基材料中的最高值。同時,該材料在大電流充放電下依然保持極高的穩定性。
該合成的亮點在于利用氮摻雜產生贗電容提高電容量,利用氟摻雜增強電子導電性,并且基于氮、氟共摻的協同效應,改善材料的電子給體/受體特性,從而使制備的碳微球呈現出極高的體積比容量,遠超其他碳基材料。同時,制得的碳微球在5安/克的電流密度下進行循環充放電1萬次,其電容量幾乎沒有損失,展示出極高的穩定性。
這一工作為設計新型高效的高體積比容量電極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在緊湊型儲能裝置的開發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4年8月15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勇勝、容曉暉、陸雅翔及燕山大學黃建宇等共同通訊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DecouplingtheairsensitivityofNa-layeredo......
安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黃新華在電容去離子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制備出氮磷共摻雜碳基材料和磷化鐵分散氮、磷摻雜多孔碳電極材料,并將上述兩種材料用于高選擇性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銅離子。相關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研究員陸瑤、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和馬普所微觀結構物理研究所教授馮新亮合作,在高集成度微型超級電容器模塊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展了圖案化粘附性基底誘導......
燕山大學亞穩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壓科學中心田永君院士團隊與國內外學者合作,采用功能基元序構的設計策略,通過調控高能亞穩態到低能亞穩態的固態相變,合成出層狀基元轉角序構的氮化硼陶瓷,成功實......
1月10日上午,臨西縣人民政府與燕山大學共建“燕山大學(臨西)軸承產業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簽約揭牌儀式暨“臨西縣軸承產業創新發展培訓班”開班儀式在燕山大學圖書館報告廳隆重舉行。燕山大學黨委書......
12月10日,燕山大學與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共同舉辦的“燕山大學對接京津高校合作發展大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舉行。據悉,本次大會是京津冀高校為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的重......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和遼寧省腫瘤醫院張鑫豐教授團隊合作,在環境友好和可植入式儲能器件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研制出了可自然降解且生物相容的可植入微型超級電容器。相關成果發表在......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吳忠帥研究員團隊和遼寧省腫瘤醫院張鑫豐教授團隊合作在環境友好和可植入式儲能器件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研制出可自然降解且......
多孔或層狀電極材料具有豐富的納米限域環境,表現出高效的電荷儲存行為,被廣泛應用于電化學電容器。而這些限域環境中形成的雙電層(限域雙電層)結構與建立在平面電極上的經典雙電層之間存在差異,導致其儲能機理尚......
近日,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鄭煜銘團隊(污染防治材料與技術研究組)在廢棄生物質多孔碳應用于電容脫鹽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揭示了提高碳電極材料石墨氮含量對增強電容脫鹽性能的內在機制。碳材料因儲量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