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儲能技術作為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電網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目前還處于發展初期。與其它儲能技術相比,室溫鈉離子電池具有資源豐富、成本低、能量轉換效率高、循環壽命長、維護費用低等諸多優勢。尋找成本低廉且性能優異的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是實現鈉離子儲能電池實際應用的關鍵之一。目前關于鈉離子電池層狀正極材料的研究報道已經很多,但大都含過渡金屬Ni或Co元素,而Ni和Co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廣泛使用的元素,用到鈉離子電池中其成本下降空間有限,所以Ni和Co不是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首選元素;而且這些材料在空氣中不穩定,易吸水或與水-氧氣(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這無疑會增加材料的生產、運輸及儲存成本,而且會對電池性能帶來影響。因此,要實現鈉離子電池的實際應用,就必須發展能夠替代Ni或Co的電化學活性元素及穩定的新型電極材料。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清潔能源實驗室E01課題組博士生徐淑銀、研究員胡勇勝等另辟蹊徑,發現過渡金屬Cu 元素在鈉離子電池層狀材料中可以實現Cu3+/Cu2+氧化還原電對的可逆轉變。首先,他們設計和制備了P2相層狀氧化物材料Na0.68[Cu0.34Mn0.66]O2和Na0.68[Cu0.34Mn0.50Ti0.16]O2(氧化物中Cu是2+, Mn和Ti都是4+),作為正極材料中能實現可逆的脫嵌鈉離子,對應的儲鈉電位在3.2 V vs. Na+/Na以上,這是首次在二次電池中真正實現Cu3+/Cu2+氧化還原電對的可逆轉變,并且表現出非常小的電化學極化,作為此領域研究的國內外最新突破,此重要研究結果優先發表在我國科技期刊Chinese Physics B, 2014, 23, 118202。這對于設計和發展室溫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基于此,他們又設計了一系列更具有實用化前景的含銅、鐵、錳元素的鈉離子電池層狀正極材料:P2-Na7/9[Cu2/9Fe1/9Mn2/3]O2和O3-Na0.90[Cu0.22Fe0.30Mn0.48]O2。
博士生李云明、研究員胡勇勝等利用成本更加低廉的過渡金屬Fe元素替換部分Cu元素,得到了電化學性能優異的P2-Na7/9[Cu2/9Fe1/9Mn2/3]O2材料,其在2.5-4.2 V的電壓范圍內可逆儲鈉容量達90 mAh g-1;該材料的最大優點是在電化學脫嵌鈉過程中其結構保持P2相不變,而且體積變化只有1.3%左右。充放電過程中,小的體積變化有利于實現長的循環性能(請參考Advanced Science, 2015, 2, 1500031, doi: 10.1002/advs201500031)。
進一步,博士生穆林沁、研究員胡勇勝等又設計了一系列含Cu的O3相層狀氧化物材料,其通式可以寫為Naa[Cu1-x-y-z-dFexMnyTizDd]O2 (D: dopant, e.g., Li, Mg, Al, etc., 0 < x < 1, 0 < y < 1, 0 ≤ z < 1, 0 ≤ d < 1,0.6 < a ≤ 1) ,實現了Cu2+/Cu3+的氧化還原反應。其中,O3-Na0.90[Cu0.22Fe0.30Mn0.48]O2 正極材料可以實現0.4個鈉離子的可逆脫嵌,可逆容量達到100 mAh/g。該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是迄今發現的唯一可在空氣中穩定的O3相層狀氧化物材料;且循環性能優異,100周循環后容量保持率97%。使用該材料作為正極、硬碳作為負極組裝的鈉離子全電池具有210 Wh/kg 的能量密度(基于正負極活性物質質量計算得到)、90%的能量轉換效率、優異的倍率性能(6C充放電,容量保持率74%)和循環性能。基于此,該研究組已開發出了一款2Ah的軟包鈉離子電池,經過進一步優化后實際能量密度可達100Wh/kg。這為后續實現低成本、環境友好的室溫鈉離子儲能電池奠定了良好基礎。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hinese Physics B, 2015, 24, 038202 和 Advanced Materials, 2015, 27, 6928-6933。
該系列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科技部“863”創新團隊項目、基金委創新群體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的支持。
(300750.SZ)10月24日發布增混新品。除了長續航與超充功能以外,新品增混電池讓寧德時代的鈉離子電池再次落地新的應用場景。瞄準增長中的增混市場10月24日下午,寧德時代超級增混電池品牌暨新品發......
近日,燕山大學亞穩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黃建宇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物理所、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合作,通過結合多種先進表征方法,系統性地解耦了不同氣體與鈉離子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的相互作用......
在澳大利亞雅拉山谷中,一場電池技術革命正悄然上演。這里,鈉離子電池為住宅樓和商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邁出可持續電池應用的重要一步。鋰電池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成為影響人們生活最廣泛、最深遠的科技之一,但......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劉霞)據韓國科學技術院官網19日報道,該機構科學家將電池中常用的陽極材料與適用于超級電容器的陰極材料集成在一起,開發出一種高能量、高功率鈉離子混合電池。該電池......
普魯士白因其成本低、理論能量密度高已成為一種極具應用潛能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近日,中科院過程工程所綠色化工研究部研究員趙君梅團隊與中科院物理所團隊合作,提出在室溫下利用硼化鈷包覆菱形相普魯士白正極材......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軍虎團隊與研究員李先鋒、副研究員鄭瓊團隊,法國蒙彼利埃大學MoulayTaharSougrati博士合作,通過原位穆斯堡爾譜技術揭示普魯士藍正極材料在鈉離子電......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能源研究技術平臺穆斯堡爾譜研究組(DNL2005組)王軍虎研究員團隊與儲能技術研究部(DNL17)李先鋒研究員、鄭瓊副研究員團隊,法國蒙彼利埃大學MoulayTaharSougr......
鈉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完美替補?鈉離子電池具備替代鋰離子電池的條件工作原理:與鋰離子電池相同:屬搖椅式二次電池,充電時鈉離子從正極脫嵌,通過電解質和隔膜后在負極嵌入,放電時則相反運動。鈉源:氫氧化鈉、......
1.從本質上看,鈉離子電池具備性能和成本優勢,適用于儲能、A00、兩輪車等場景。性能方面,鈉離子電池具備更優的安全性、放電性和工作溫度區間。成本方面,由于鈉資源儲備豐富,正極上游材料價格低廉且穩定,以......
2022年7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學牽頭、王久林教授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本征安全金屬硫基儲能電池的研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上海順利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副處長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