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金屬納米結構中的表面等離激元具有許多奇特的光學性質,如光場局域效應、透射增強、共振頻率對周圍環境敏感等,因而被廣泛應用于納米集成光學器件、癌癥熱療、光學傳感、增強光催化、太陽能電池以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等。其中,利用表面等離激元設計與制作亞波長光學器件是一個嶄新而迅速發展的研究方向。在一維金屬納米結構中,表面等離激元可以將光場限制在遠小于光波長的橫截面內,這一特性為光學芯片的高密度集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近年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徐紅星研究組圍繞基于金屬納米線的集成納米光學芯片的原理開展了一系列原創性的研究工作,包括表面等離激元在納米線中的角發射規律[Nano Lett. 9(12), 4383 (2009)],納米線等離激元與單分子和單量子點的相互作用 [Nano Lett. 9(5), 2049 (2009), Nano Lett. 9(12), 4168 (2009)]、基于納米線網絡構筑的全光路由器和信號分離器[Nano Lett. 10(5), 1950 (2010)]及邏輯回路 [Nano Lett. 11, 471(2011)],以及證明了納米光學邏輯單元的片上可集成性[Nat. Commun. 2, 387 doi: 10.1038/ncomms1388 (2011)]等。

      最近,徐紅星研究組的博士生張順平和魏紅博士等通過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研究發現:在均勻的介質環境中,不同模式的金屬納米線表面等離激元的相干疊加可以產生手性(左旋或右旋)的表面等離激元,使光場能量繞著納米線螺旋地向前傳播。與圓偏振光的產生原理類似,手性表面等離激元也是由兩個具有固定π/2相位差且相互正交的分量(一階模)疊加而成。通過改變入射光的偏振與納米線的夾角,可以控制表面等離激元的手性(左旋或右旋)。而螺旋的周期也可以通過納米線的大小、周圍介質的折射率、激發光波長等參數來控制。這些性質對于亞波長光學器件與回路的設計與制作具有重要意義。利用量子點近場成像技術,可以精確的觀察到等離激元的不同的手性傳播特性。手性電磁波的一個重要應用是與手性物質相互作用。從納米線末端發射出來的光子將保持表面等離激元的手性,因此,金屬納米線手性表面等離激元可用于設計寬帶可調的納米圓偏振光光源,即納米尺度的1/4波片,可用于在納米尺度上探測光與手性物質(如單個手性分子、單個DNA和蛋白分子的手性部分等)之間的相互作用。

      相關工作發表在近期的Phys. Rev. Lett., 107, 096801 (2011)上。

      上述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支持。

    圖1 (a) 局域光激發金屬納米線示意圖;(b-e) 左:垂直或平行偏振激發下納米線中的不同的模式以及它們的相位。右:被激發模式的電場分布。

    圖2 金屬納米線上的手性表面等離激元。(a) 表面電荷分布;(b) 不同橫截面上光能流分布;(c) 螺旋的周期隨納米線半徑的變化規律。

    圖3 不同偏振激光激發下量子點熒光成像。

    圖4 納米線出射光保持了表面等離激元的手性。(a) 出射光的圓偏振度;(b) 圓偏振品質;(c) 圓偏振度對激發光偏振的依賴關系;(d) 圓偏振度(紅線)與透過光強(綠線)隨入射光波長的變化關系。

    相關文章

    我國學者發現有機分子間相互作用新模式

    記者6月1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張國慶教授團隊發現了有機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新模式——芳香酰亞胺與脂肪胺之間能夠形成穩定的光誘導電荷轉移復合物。他們證明了該復合物可用于光誘導聚合、二氧化碳光還......

    福建物構所非共價相互作用研究獲進展

    非共價相互作用是超分子化學的基石,因此研究和發展新型非共價作用具有科學意義。生命體中廣泛存在的基團——羰基,作為電子給體和受體參與多種非共價相互作用,如氫鍵、硫鍵和n→π*軌道作用等,在生命活動和分子......

    上海微系統所石墨烯量子點熒光發光機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丁古巧團隊在石墨烯量子點制備及熒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工作深化了關于石墨烯量子點發光機理的認知,闡釋了多變量體系下機器學習輔助材料制備......

    量子點源產生近乎完美糾纏光子對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IQC)科學家匯集了兩項諾貝爾獎的研究概念,從量子點源有效地產生了近乎完美的糾纏光子對。發表在《通信物理》上的該項成果將推動量子通信領域的發展。糾纏光子源示意圖。嵌入半......

    打破壟斷!中國智造量子點液態芯片問世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江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萬萬領銜的團隊,成功研發出量子點液態生物芯片多指標體外檢測系統。液態生物芯片技術是一種新型檢測技術,適用于核酸和蛋白類標志物,檢測通量大、......

    打破壟斷!這種芯片實現國產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江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李萬萬領銜的團隊成功研發出量子點液態生物芯片多指標體外檢測系統。液態生物芯片技術是一種新型檢測技術,適用于核酸和蛋白類標志物,檢測通量和靈敏......

    研究實現膠體量子點在液體中的放大自發輻射

    微生物是土壤有機質分解和轉化的重要驅動者,微生物通過分解有機質以獲得自身生長所需的養分和能量,在微生物死亡后形成的殘留物也是土壤有機質的重要來源。目前關于微生物殘留物在土壤中的穩定機制尚不清楚,影響了......

    研究實現膠體量子點在液體中的放大自發輻射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杜駿團隊在膠體量子點多激子動力學與光增益研究中取得進展。該團隊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團隊合作,開發了體積緊湊的“俄歇抑制”型膠體量子點,在量子......

    研究實現膠體量子點在液體中的放大自發輻射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凱豐與研究員杜駿團隊在膠體量子點多激子動力學與光增益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與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VictorKlimov團隊合作,開發了體積緊湊的“俄歇......

    量子點表征,最新Nature

    理解和控制開放量子系統中的退相干、實現長相干時間對量子信息處理是至關重要的。盡管目前單個系統上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單自旋的電子自旋共振(ESR)被證明具有納米級別的分辨率,但要進一步理解許多復雜固態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