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4-20 17:10 原文鏈接: 狙擊腫瘤,PD1與GITR抗體聯用事半功倍(三)

    如上文提到PD-1抗體治療中擁有這么關鍵的作用,那么PD-1信號通路與CD226之間會存在怎樣的聯系呢?與已確定的PD-1–SHP2 脫磷酸化靶點CD28(共刺激受體)比較,在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1(LFA-1)存在情況下,CD226可通過PD-1–SHP2進行劑量依賴性脫磷酸化(圖5C)。PD-1抗體處理組結果顯示,CD8+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s)中CD266出現高度的磷酸化現象,而對照組CD266無磷酸化出現,說明瘤內PD-1/PD-L1通路在CD8+T細胞對CD266起負調控作用。以上數據揭示CD266是PD-1–SHP2脫磷酸作用的另一位關鍵靶點。(如圖5D-E)

    圖5. 在小鼠MC38腫瘤模型上進行抗PD-1與抗GITR抗體聯合治療中,CD226介導抗腫瘤反應的研究

    為了進一步驗證CD266是抗PD-1與抗GITR抗體聯合療法中介導抗腫瘤的關鍵因素,研究者在CD266抑制劑處理過的荷瘤小鼠以及CD266基因敲出的荷瘤小鼠身上應用抗PD-1抗體與抗GITR抗體聯合療法,結果此療法并未發揮抗腫瘤活性,也沒有改善小鼠的生存期(圖5G),而通過阻斷TNFR超家族信號途徑和CD28分子均未影響兩種抗體聯合療法的抗腫瘤作用。這為CD266在PD-1抗體與GITR抗體聯合療法中介導抗腫瘤作用提供了有力證據。

    當然一切好的科研成果一定是基于大量的實驗研究的,這不,科學家們隨后用RECNA(小鼠腎癌)模型進一步驗證CD266分子在抗PD-1與抗GITR抗體聯合治療中的關鍵性作用,實驗數據顯示與前文MC38小鼠模型上研究得到的結論高度吻合(圖6)。

    圖6.在小鼠RECNA腎癌模型上進行PD-1/GITR抗體聯合治療中,CD226介導抗腫瘤反應的研究

    好了,以上就是對本文做的簡要回顧。

    總結起來,雖然PD-1抗體與GITR抗體各成一派,但兩者卻又強強聯合,其聯合治療過程中不僅提高CD266活化表達,并且有效的促進效應記憶細胞的增殖,維持抗腫瘤的長效性,進而發揮抗腫瘤作用。

    而這些耀眼的數據,令人驚嘆的結果都是基于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有力的小鼠模型。

    百奧賽圖已經自主開發出B-hPD-1/B-hGITR雙免疫檢查點人源化小鼠,并在此前的研究工作中分別對單免疫檢查點B-hPD-1和B-hGITR人源化小鼠進行了大量體內相關藥效驗證(如圖7,8)。B-hPD-1/B-hGITR更適合對人的PD-1抗體與GITR抗體藥物進行體內藥效評價(目前正在進行藥效驗證),并且文章中提到的藥效動力學中的TILs研究也是本公司特色的體外檢測服務平臺之一。如有需要,歡迎小伙伴們前來咨詢及合作!

    圖7. PD-1(Keytruda)抗體與化療藥物聯用體內藥效 

    將小鼠結腸癌MC38細胞(人源化PD-L1并去除小鼠PD-L1)移植到B-hPD-1純合小鼠體內建立皮下腫瘤模型,待腫瘤體積約150±50mm3時將動物分組(n=8)。

    結果顯示:抗人PD-1抗體Keytruda和化療藥物Cisplatin聯合用藥組與單獨用藥組相比表現出更為明顯的腫瘤抑制效果,證明B-hPD-1小鼠是評估人PD-1抗體與化藥聯合用藥體內藥效的有力工具。 A. 腫瘤平均體積±SEM,B. 小鼠平均體重±SEM。

    圖8.利用B-hGITR小鼠進行抗人GITR抗體藥效驗證實驗

    將小鼠結腸癌細胞MC38移植到B-hGITR雜合小鼠皮下,待腫瘤體積約150±50mm3時將動物入組至對照組和治療組(n=6) 。

    結果顯示:相同劑量下,不同抗人GITR抗體對腫瘤生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A. 腫瘤平均體積±SEM,B. 小鼠平均體重±SEM。結果證明:B-hGITR小鼠是評估人GITR抗體體內藥效的有力工具。

     

    參考文獻

    Wang B, Zhang W,Jankovic V,et al. Combination cancer immunotherapy targeting PD-1 and GITR can rescue CD8+ Tcell dysfunction and maintain memory phenotype. Sci Immunol. 2018 Nov 2;3(29). pii: eaat7061.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