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研究員林楊挺帶領的“嫦娥三號”科學應用核心團隊,通過研究“玉兔”月球車部分科學載荷獲取的探測數據,揭示了月球雨海地區火山活動的歷史。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作為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于4月13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作為中科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組織的5個核心團隊之一,該團隊綜合處理并解譯了測月雷達、可見—近紅外成像光譜儀和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的科學數據。林楊挺介紹,在正常工作的兩個月晝內,“玉兔”利用這三套科學載荷共對月壤進行了兩次粒子激發X射線譜分析和4次可見—近紅外成像光譜分析,并獲取了1條百米左右長度的測月雷達剖面,最終獲取了著陸區月壤的化學組成、礦物組成、月壤和月殼的淺表結構等重要數據。
其中,利用粒子激發X射線能譜獲得了月壤的鎂、鋁、硅、鈣等12個元素含量;基于月壤的光譜數據解譯出礦物組成和光學成熟度信息;通過對測月雷達探測數據的精細分析和處理,獲得了探測區的月壤厚度和下覆3層玄武巖的厚度。
林楊挺介紹,前人對月海的月壤厚度估算約2~4米,而著陸區月表的年齡較小,其月壤層應該更薄,但“玉兔”實測的月壤平均厚度達到5米左右,說明以前明顯低估了月壤的厚度。因此,主要賦存在月壤中的氦3總儲量也被相應低估。
測月雷達還在深部探測到3個界面,研究人員據此得到3套玄武巖的厚度,其中最晚一期玄武巖厚達195米,表明在月球巖漿活動晚期(約25億年前),仍存在巨量玄武巖漿噴發。根據“玉兔”分析的化學成分,這些晚期噴發的玄武巖很可能是從月幔的富鐵和鈦區域部分熔融形成,并在上侵過程中受到月球巖漿洋殘余的克里普巖層的混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06.shtm直播時間:2024年2月20日(周二)20: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科學網微博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706.shtm直播時間:2024年2月20日(周二)20:00直播平臺:科學網APP(科學網微博直......
下一次你在夜空中看到月亮時,它可能不再那么“圓滿”了。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研究表明,月球一直在逐漸縮小,就像葡萄變成葡萄干一樣,導致其表面起皺并形成斷層。月球的縮小可能會導致月球表面出現顯著翹曲和地震活動......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當地時間15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布消息稱,小型登月探測器SLIM已做好了為登月而降低高度的準備。當地時間14日,該探測器進入了高度約600公里的月球圓形軌道。1......
記者10日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教授肖龍團隊與美國布朗大學、夏威夷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首次由實驗室磁學測試得到嫦娥五號月壤的成熟度指標,發現嫦娥五號月壤是迄今為止采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相......
記者10日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教授肖龍團隊與美國布朗大學、夏威夷大學等科研人員合作,首次由實驗室磁學測試得到嫦娥五號月壤的成熟度指標,發現嫦娥五號月壤是迄今為止采集的最不成熟的月壤之一。相......
德國科學家研究表明,使用激光融化月壤造出更堅硬的層狀物質,有可能在月球上創造鋪面道路和著陸坪。盡管這些實驗是在地球上使用月塵替代物進行的,但這些發現展示了技術的可行性,表明其可在月球上復現。相關研究1......
德國科學家研究表明,使用激光融化月壤造出更堅硬的層狀物質,有可能在月球上創造鋪面道路和著陸坪。盡管這些實驗是在地球上使用月塵替代物進行的,但這些發現展示了技術的可行性,表明其可在月球上復現。相關研究1......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當地時間10月3日發布公告稱,8月19日,“月球-25”號探測器推進系統從近月圓形軌道轉入著陸橢圓形軌道時,發動機點火運行了127秒,而不是計劃的84秒。結果,空間站進入了非預定軌道......
央視網消息:國家航天局10月2日發布消息,在第74屆國際宇航大會上,中國嫦娥五號團隊榮獲“勞倫斯團隊獎”,這是國際宇航科學院的最高團隊榮譽。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獲多項原創性成果嫦娥五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