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453.shtm
在喜馬拉雅高山上考察珍稀植物,天山雪蓮屬于什么“稀有度”?
“在全球,找不到第二個像泛喜馬拉雅這樣生境多樣化的區域。”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強做客黃埔科普講壇第11期暨萬象校園科學公開課第6期時表示,在這片區域內,生長著兩萬多種維管植物,相當于中國所有維管植物種類的三分之二,是整個歐洲的2倍,北美洲的1.5倍。
?
王強作分享。廣州物聯網研究院 供圖
有著“世界之巔”之稱的泛喜馬拉雅地區,是地球上最獨特的地理單元,擁有最豐富的高山植物區系,其包括喜馬拉雅山、橫斷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一部分。
“泛喜馬拉雅地區的植物多樣性研究,是植物分類學領域最重要、最基礎性的工作之一。”王強主要從事唇形科、桔梗科、馬鞭草科系統分類與進化,以及泛喜馬拉雅高山植物適應性研究。他指出,保護國際評估的全球3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中,泛喜馬拉雅就有3個,差不多占了十分之一。
王強參與編研并負責推進的《泛喜馬拉雅植物志》被國內外同行譽為“當今國際植物志書編研的最高水準”。他表示,作為地質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泛喜馬拉雅地區泥石流、地震頻發,刀耕火種與亂采濫挖現象也十分嚴重,但是關于泛喜馬拉雅植物多樣性的研究卻相當匱乏,不利于植物多樣性的保護。
十余年來,王強及其團隊的足跡遍布泛喜馬拉雅植物秘境,他們發現了絕跡近百年的高山貝母,極度瀕危的大花黃牡丹,會召喚野蜂的西藏對葉蘭,花像藍光攝像頭的球果假沙晶蘭……他們采集了10萬余份珍貴的植物標本,拍攝了20余萬條珍稀植物影像數據,為國家掌握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的植物資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資料。
近日,我所生物技術研究部分子探針與熒光成像研究組(1818組)喬慶龍副研究員和徐兆超研究員團隊發展了組裝介導的細胞膜緩沖熒光探針,實現了對細胞質膜的長時間穩定標記和超分辨動態熒光成像,觀察到了質膜絲狀......
根據《自然-通訊》6月1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自動駕駛車輛在大多數場景下比人類駕駛車輛的事故更少。這一研究支持了自動駕駛技術有助于改善道路安全的觀點,并指出了一些有待改進的具體領域。自動駕駛車輛有精密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范祥鵬團隊在閃電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閃電規則脈沖爆發(RPBs)的通道發展和電學參數特征。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深化了人類對閃電復雜物理過程的理解,也為未來雷電......
6月17日上午,由全國少工委聯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宣傳辦公室共同舉辦的“紅領巾愛祖國——我心中的五星紅旗”國旗傳遞活動地面傳遞第6站,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舉行,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科......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潤滑材料重點實驗室摩擦物理與傳感課題組王道愛研究員、周峰研究員等編著的《摩擦起電科學與技術》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系統地闡述了界面摩擦起電行為的研究歷史、影......
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的《“公眾科學與健康自由”報告》(以下簡稱《報告》)6月15日在北京大學“科技倫理的新地平線”工作坊期間發布。《報告》從“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健康自由的哲學基礎、......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科技的高速發展,一系列全新的社會和倫理問題逐漸凸顯,呼喚學術界產生新思想以應對新形勢。6月15日,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科學文化專委會、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創新戰......
根據臨時選舉結果,歐洲綠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遭受了重大損失,而極右翼政黨則取得了巨大進展。據《自然》報道,盡管氣候變化對整個歐盟的選民來說是一個不那么重要的問題,但研究人員表示,新議會不太可能廢除關鍵的......
2024世界物聯網500強峰會將于7月19日在北京召開,世界物聯網500強排行榜也將在會上發布。世界物聯網大會是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登記的物聯網數字經濟國際組織,世界物聯網500強峰會是世界物聯網大會舉辦......
近日,我所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組(211組)陳慶安研究員團隊在鹵代有機污染物的再利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種溴化物催化的氯轉移反應,該反應能夠利用鹵代有機污染物作為鹵源,從而實現不同鹵代有機污染物的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