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虹膜識別技術,只需掃描眼睛視網膜就能開啟保密房間或保險箱……作為生物識別領域中安全級別最高的技術手段,虹膜識別已經從以往電影里的黑科技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進入到現實生活中。
經過五年建設,目前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印度建成了通過12位身份編號與個人的虹膜、人臉、指紋信息相結合的“生物身份識別系統”。在印度啟動建設生物身份識別系統之初,王曉鵬團隊就以技術優勢深度參與其中,為該項目提供了虹膜識別技術解決方案。“受印度政府邀請,我們參加了全球招標,并在與全球八家虹膜技術供應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王曉鵬說。
從大學本科畢業后留學英國到在英國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工作,從回國創辦科技企業到攻破傳統虹膜識別技術和設備難題,國家“千人計劃”、北京市“海聚工程”專家王曉鵬“把虹膜識別技術帶回中國”,推動大眾走進“刷眼時代”。
虹膜識別技術更安全和易用
作為主流的身份驗證方式,密碼的安全程度有限,普通用戶設置的非隨機密碼極易被盜;目前流行的生物識別手段,如人臉和指紋等,看似是道“安全閥”,但由于特征點“屈指可數”、識別對象并非活體,容易復制被盜,實則充滿隱患……
“從可計算的數據量級上,一個虹膜大約有260多個單位的讀取點,而其他傳統生物測定技術只有13—60個單位。虹膜的識別精度更高,而雙眼虹膜識別,精度相較于前者更是乘方倍的增長。特征點的復雜則直接保障了虹膜信息難以被復制,在識別精度方面,相比其他生物識別技術萬級的誤識率,雙眼虹膜識別則低至億分之一。”王曉鵬認為,虹膜識別作為高安全級別的身份驗證手段,不僅能有效規避其他身份認證系統的固有缺陷,還具有極大得便利性。
王曉鵬介紹說,虹膜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安全、易用。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鞏膜之間的圓環狀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錯的斑點、細絲、冠狀、條紋、隱窩等細節特征,多且復雜,難以仿造盜取。虹膜的生物特征點由遺傳基因決定,嬰兒出生后6至18個月完全穩定定型,除極其罕見的外傷病變外,終身保持不變。
“采集和驗證時活體虹膜持續收放震顫的動態使其具有活體識別的特性,無法復制或受到外部手段的操縱,無法造假,使不發分子利用虛假身份肆意違法、反偵察的手段失效。識別過程也無需接觸,能夠防止接觸性感染病。其獨一無二的特征能夠覆蓋全球50億人口。” 王曉鵬說。
開啟虹膜識別技術產業化路程
1999年,王曉鵬考入華中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系。本科畢業之后,王曉鵬進入英國斯大學深造。
僅僅3年,王曉鵬就完成了碩博連讀,不滿25歲便拿到博士學位。此后,又接連就職于世界知名半導體公司ARM英國劍橋總部和英國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這是最好的時機!”考慮到一直未放棄研究的虹膜識別技術和國內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2010年,王曉鵬放棄英國的高薪收入和安逸的生活,毅然回到北京,創立了北京釋碼大華科技有限公司,并開啟了虹膜識別在中國的商業化路程。
經過一次次攻關,目前,王曉鵬團隊已解決三個業界廣泛存在的問題:亞洲人深色瞳孔具備的識別難度、虹膜硬件的大體積高成本、算法精度和距離的制約。
尤其是率先完成虹膜識別硬件的微型化、從字典大小做到了綠豆大小,價格從十幾萬降到了零成本。2014年推出虹膜手機,2015年發布消費級的小型化、微型化產品“秘密盒子”引起行業轟動。2016年更是獲得了手機自拍攝像頭和虹膜攝像頭的“二合一”技術,突破了整個行業的瓶頸,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對于技術型公司,ZL和技術的積累至關重要。”從一開始,王曉鵬團隊就注重知識產權保護。目前,已擁有國內外ZL60余項,具有牢固的技術壁壘。
期待虹膜識別技術進入尋常百姓家
在出入境管理系統中,虹膜識別便于統一管理、監控外國人停留時間,防治非法居留;在反恐和治安工作中,虹膜識別能大大降低識別難度,提供高安全級別的解決方案;在信用建設和征信行業,虹膜識別可完善實名制,增強身份登記的安全性,提高認證效率,改善服務水平;虹膜技術亦能助力精準社保、精準扶貧……
作為生物識別領域中安全級別最高的技術手段,虹膜識別目前已經被廣泛重視起來,在經濟社會領域應用越來越多。
王曉鵬認為,虹膜識別技術作為一項基礎性的技術,未來可以與日常生活全方位接入。目前,釋碼大華正在嘗試“虹膜+”,在金融、教育、公安、社保、醫療和公益等方面進行試點布局。
“在ATM機前,驗證虹膜機器就能自動吐鈔;到了超市,刷刷眼就能付款;到了機場,通過虹膜識別通道完成安檢、通關;在出租車上,用手機通過虹膜驗證支付酒店定金;回到家,看一眼門上的虹膜門鎖,門就自動打開;去幼兒園接孩子時,用匹配了若干家長的虹膜信息進入……”在王曉鵬的設想中,圍繞虹膜識別技術的應用,便利化的生活隨之而來。
王曉鵬希望,未來這項技術能夠盡快走下神壇,進入尋常百姓家。
近日,依靠國內最頂尖的虹膜識別技術,一款名為“駕駛員生物特征識別一體機”的儀器正式投產,該機器能在1.2米距離內2秒準確識別駕駛員的虹膜及人臉信息。“目前大多數企業只能做25—40厘米的近距離虹膜識別......
大約8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還在擔任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時,對他的學生侯廣琦說了一句話:“如果想讓虹膜識別變得更好用、應用領域更廣,一定要結合人臉實現虹膜人臉融合識別。”侯......
通過虹膜識別技術,只需掃描眼睛視網膜就能開啟保密房間或保險箱……作為生物識別領域中安全級別最高的技術手段,虹膜識別已經從以往電影里的黑科技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進入到現實生活中。經過五年建設,目前世界第......
通過虹膜識別技術,只需掃描眼睛視網膜就能開啟保密房間或保險箱……作為生物識別領域中安全級別最高的技術手段,虹膜識別已經從以往電影里的黑科技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進入到現實生活中。經過五年建設,目前世界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