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05-22 14:16 原文鏈接: 王貽芳:只有回到祖國,才能發揮所長

      轉眼間,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貽芳已經回國15年了——那個曾經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如今鬢間已生華發、額上也現皺紋,但他對科學的熱情、對工作的投入卻未有一絲衰減:“中國正處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最好時期,我們豈能辜負!”

      歐洲核子中心、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物理實驗室、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系……回國之后,王貽芳總會被問到為何要放棄在國際一流研究機構的職位?王貽芳的答案從沒變過:“曾經的工作經歷讓我積累了組織和管理大型實驗的經驗;但只有回到祖國,才能發揮所長。”

      回國后,王貽芳參加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擔任北京譜儀分總體主任,成功領導了新北京譜儀的設計和建造;組織中微子物理與探測器的研制,提出了在大亞灣核電站用反應堆中微子研究中微子振蕩的完整實驗計劃——他也因此帶領團隊獲得2016年度國家自然獎一等獎、分享了“基礎物理學突破獎”。

      老師、科學家、所長,如今的王貽芳有著多重身份——作為老師,他不僅要帶研究生,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級和2016級物理專業本科生的班主任,他說:“中國高能物理人才儲備還遠遠不夠,希望能夠把更多學生吸引進來、多培養些人才。”在自己的科研方向上,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江門中微子實驗的建設中:“計劃在2020年完成建設并開始實驗。與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相比,江門中微子實驗不僅能為中微子質量排序,也能進行天體物理研究,比如超新星、太陽等。”作為所長,他要統籌多個方向的發展:北京譜儀的管理與運行、硬X射線衛星的發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計劃的開工建設、新的北京光源的籌建……都不容易,但他都完成得很出色。

      王貽芳的夢想,是要把中國建成世界高能物理研究的中心。在這個藍圖中,最重要的一塊“拼圖”就是大型高能加速器。雖然目前有科學家對要不要建大型高能加速器還有不同聲音,“但大家比較認可的是,這是一項具有十分重大科學意義的項目,即使有觀點認為現在不該建”。王貽芳表示,這不僅可能推進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其作用還將輻射至更廣的范圍——按照實驗物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技術進步往往會帶動其他領域的革命性變革,為人們生活帶來福祉。“比如互聯網就是在高能物理實驗室發明的,我們今天在醫院常用的核磁共振儀器也與加速器技術有關。”

      “如果發達國家做的我們才做,或發展中國家不做的我們也不做,那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目標怎么實現呢?”說到此處,他有些激動。在他看來,建設大型高能加速器也并不是科學家們“拍腦袋”的奇想,“我們已經開始組織預研,要經過5年至10年的研究,解決所有工程問題后才會開始建設。如果預研順利,可能將在‘十四五’期間開始建設,我們沒有申請‘十三五’建設”。

      在王貽芳看來,世界高能物理格局正在發生變化,這將是中國高能物理站上巔峰最好的契機,“抓住這個機會,發揮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人才優勢,中國就有可能成為世界高能物理研究的中心。”而他,將為這個目標付出畢生精力。

    相關文章

    王貽芳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4年4月30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新增選的120名院士和24名外籍院士, 以表彰他們在原創研究中取得的持續、杰出的成就。其中,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院士是中國大陸唯一當選的外籍院士。......

    王貽芳院士:中國已布局建設77個大科學裝置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所長王貽芳4月28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布局建設77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即大科學裝置,在建和運行......

    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建設國家實驗室完善國家科研體系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帶來了建設國家實驗室,完善國家科研體系的建議。他認為,當前中國的科研體系面臨嚴峻挑戰,建設大型國家實驗室是突破現......

    王貽芳:我國中微子和希格斯研究有望國際領先

    中新網北京12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最新談及中國粒子物理的機會與未來時指出,中國的粒子物理研究通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在國際上有了“一席之地......

    王貽芳:建設大科學裝置要有創新性和領先性

    可以說,建設大科學裝置是未來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共享這樣的科學設施,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整個科學發展的歷史來看,更多、更大、更好的大科學裝置也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必然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被......

    江門中微子實驗將運行30年中間會升級改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3/474897.shtm科技日報記者陸成寬 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的句號,并不是我國中微子研究的終點。新......

    中國有望建成未來二十年最大宇宙線探測設施集群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所長王貽芳研究員17日透露,中國有望建成未來二十年世界上最大、最精密、最完整的宇宙線探測設施集群,引領國際宇宙線研究。由中科院高能所承擔建設、......

    潘建偉吳季王貽芳暢談未來顛覆性科技是什么

      3月8日,央視新聞《兩會夜話》節目邀請全國政協委員潘建偉、全國政協委員吳季、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談論量子信息、高能物理、空間科學等前沿領域的熱點話題。主持人提問,除了你所在的科......

    全國人大代表王貽芳:提高經費占比加快基礎研究步伐

    “我們中國的GDP大概很快會實現世界第一,我們什么時候也能在純科學方面對世界有重大貢獻呢?”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江蘇代表團上發言說。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

    王貽芳:頂級科學家有了分歧聽誰的

    “科研探索都是創新和風險的平衡。一項工作是值得的還是盲目的,這里面沒有確定標準。因此重大項目的評審需要頂級專家的評判。”那如果頂級專家之間有了分歧怎么辦?“聽大多數人的。”王貽芳語速飛快,“頂級科學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