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環保部下發文件,“停止受理及開展上市環保核查,我部已印發的關于上市環保核查的相關文件予以廢止,其他文件中關于上市環保核查的要求不再執行。對本通知印發前已經受理的核查申請,我部將函復申請核查公司,提出環保持續改進要求。”
被環保部作為簡政放權而推出的這項改革,是否如一些專家所期待的那樣,獲得各界歡迎呢?記者采訪發現,包括企業在內的不少人,對此項改革其實是心存疑慮:環保核查取消,會不會縱容上市公司的環保“不保”?
據了解,自2001年以來,我國環保部門開始開展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環保核查。涉及重污染的企業上市或再融資,都必須先拿到環保批文。實際操作中,企業進入環保核查程序,往往被解讀為正式沖刺IPO的信號。
2003年6月,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發布《關于對申請上市的企業和申請再融資的上市企業進行環境保護核查的通知》,明確13個重污染行業(冶金、化工、石化、煤炭、火電、建材、造紙、釀造、制藥、發酵、紡織、制革和采礦)的企業申請上市,或上市公司再融資資金用于重污染行業,都必須先通過環保核查。2008年,證監會也曾發文強調,“從事火力發電、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和跨省從事其他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首發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文件中應當提供國家環保總部的核查意見,未取得相關意見的,不受理申請。”
如今,實施十余年的上市環保核查,被環保部宣布退出歷史舞臺。
省環保廳污防處副處長侯業利認為,對重污染上市公司進行環保核查,是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而推出的環境監管舉措,在歷史進程中應當說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該項規定實施以來,不少公司的IPO或再融資因環保核查而“卡殼”甚至擱淺。資料顯示,寶碩股份、廣州浪奇等公司都曾因募投項目未通過環保核查而終止定向增發。
不過,由于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更易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坦言,部分地方環保部門現場檢查不夠充分,對上市公司的環保核查后督查不夠深入,個別省級環保部門還違反分級核查管理規定,越權為企業出具上市環保核查意見,干擾了上市環保核查工作秩序。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藍虹更直言,“政府主導的上市環保核查已成雞肋,甚至可以算做形同虛設的環節。”
而據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環保部取消核查可能還有一個考量:經過環保核查后,近年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曝出環保丑聞,這對環保部門的公信力也是極大的傷害。
揚州聯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最近為了“定向增發”在省環保廳辦理了“最后一輪”環保核查。面對如今環保核查被取消,該公司副總吳健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并沒有如一些專家預測那樣,對此感到喜悅和輕松。“上市公司如果在環保上沒有人‘卡’,未來對社會、對公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擔心。”他認為,環保核查的工作有其必要性。如果取消了核查,必須要有相應的環保監管手段跟進。
而據侯業利介紹,環保部在下發相關改革環保核查制度的文件中同步提出了從三方面加強監管的要求:一,各級環保部門要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日常環保監管;二,上市公司應按照有關法律要求及時、完整、真實、準確地公開環境信息,并定期發布企業環境報告書;三,各級環保部門應加大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公開力度,方便公眾查詢和監督,保薦機構和投資人可以依據政府、企業公開的環境信息以及第三方評估等信息,對上市企業環境表現進行評估。
不過,侯業利坦言,要求企業自己報告環境問題,會不會如實全面,值得懷疑。吳健也認為,保薦機構與企業是“坐一個板凳的”,能否公平公正,同樣也是個問題。
據了解,目前證監會對此還沒表態。有人推測,證監會可能會要求第三方公司對上市公司進行環保評估。對此,南京證券研究所所長周旭指出,第三方公司的權威性、公正性,也可能影響到對上市公司環境問題的正確判斷。
政府簡政放權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不過,政府在權力上“退”一步的同時,如何在監管的責任上“進”一步,恐怕還需要細加考量。
《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與管控技術標準體系框架(2024年版)》編制依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對新污染物治理做出重大部署。為貫徹落實《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國辦發〔2022]15號)......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4年8月20日至2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7省(市)反饋督察情況。反饋會由相關省(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督察......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生態環境部近日向媒體通報了2024年7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一、總體情況7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7%;PM10平均濃度為29微克/立方米,同......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劉霞)一個包括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在內、由全球近50個機構組成的國際聯盟,成功繪制出了首份全球土壤病毒(GSV)圖譜。該圖譜對全球土壤病毒圈進行了全面描述,......
近日,財政部集中下達2024年多項生態環保相關資金預算,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城市管網及污水處理、農村環境整治等,預算分別為109億、87億、41.065億、20億。2024年大氣污染防治資金......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貴州省生態環境廳2024年7月至8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序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需......
從2024年7月1日開始,又有新一批環保法律法規及標準正式實施,本文匯總如下:《排污許可管理辦法》為了規范排污許可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水、固體......
標準是行業發展、產品升級的重要牽引。近日,省市場監管局、省發改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的《河北省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方案》明確,加快制修訂節能降碳、環保、循環經濟等領域標準,推動更多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