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多地遭遇持續性霧霾天氣。空氣污染指數的“飆升”,讓很多人紛紛通過手機應用軟件(APP)實時查看天氣、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氣污染情況。
記者對比發現,各種發布空氣質量指數的環保APP,提供的數據并不一致,有時竟相差甚遠。這些數據從何而來?哪個更可信呢?
目前,手機應用市場上主要存在兩類發布空氣質量指數的商業應用軟件。一類以發布天氣信息為主,空氣質量情況通常以“便簽”形式置于頁面的次要位置,如“墨跡天氣”、“天氣通”等;另一類則專門用于發布空氣質量狀況,如“全國空氣質量指數”。
對于數據的來源,推出了“墨跡天氣”的墨跡風云(北京)軟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福杰坦言:“目前(我們)還沒有自己的監測站點。”“墨跡天氣”官方微博在一次回復中稱,“墨跡天氣空氣質量指數全部來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天氣通”在其頁面中標明,數據來源于中國環監總站。而“全國空氣質量指數”在應用介紹中顯示:“數據來自國家環保部和各省環保局的權威發布,實時更新。”
記者多次試驗發現,盡管都聲稱來自中國環監總站,幾家呈現的數據卻不盡一致。12月6日17時許,記者打開上述三款軟件分別查看,“墨跡天氣”、“天氣通”、“全國空氣質量指數”顯示的北京空氣質量指數分別為221、253、211,而中國環監總站所顯示北京各監測點的空氣質量指數,沒有一個超過 200。
為何存在上述差異?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信息技術部副主任陸濤分析,商業應用一般都是通過軟件掃描權威網站來抓取數據,在抓取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數據的準確性。
“環保監測的污染物主要是PM2.5、PM10、SO2、NO2、O3和CO六種,有些商業網站發布的空氣質量指數主要依據是PM2.5,所以當其他污染物如臭氧(O3)的濃度超標時,就難免出現與環保部門發布數據不一致的情況。”陸濤指出,另外,不少網站帶有明顯的商業目的,比如推銷空氣凈化器等,因此不排除故意夸大的可能。
除了商業APP,多地環保部門也相繼推出環保應用軟件,如北京市環保局的“北京空氣質量”,上海環保部門的“上海空氣質量”。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嚴京海說:“目前北京做空氣質量監測的只有監測中心一家。”因此,數據是權威、準確的。
記者發現,與商業APP相比,官方APP數據更新更及時。12月5日15時57分,記者打開“墨跡天氣”,選擇城市為“上海”。實時空氣質量指數界面顯示,數據發布于13時,此時,官方應用“上海空氣質量”的數據已經更新到15時。
“數據1小時更新一次,比如11時的數據會在11時20分發布。實時數據收集回來之后,系統會進行自動審核,修正一些因監測設備故障造成的數據誤差,然后通過公式計算出每種污染物的分指數(IAQI),再選擇分指數中的最大數值作為空氣質量指數對外發布。”陸濤表示,依靠抓取數據再進行整合的商業 APP,難免會相對滯后。
另外,商業APP通常公布的是全市平均空氣質量指數,而官方APP則提供不同監測點的數據。
北京市環保局大氣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城市的不同區域,在同一時間的空氣質量很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差距很大。我們在全市范圍內設置了35個點,并實時公布每一個點的數據,為群眾提供其周邊的空氣質量,而不只是一個全市平均數值。”
雖然官方APP發布的數據更準確,但商業APP更“深入人心”。目前,“墨跡天氣”全平臺用戶量突破2億,而“上海空氣質量”累計下載量僅4萬多次。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北京空氣質量’。”嚴京海說。對此,北京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認為:“一些商業應用發布時間比較早,用戶量積累比較多,在手機應用商店的排名就比較靠前,使得下載量越來越大。”
記者登陸官方APP“北京空氣質量”發現,頁面上方顯示的是實時主要污染物及對應濃度,同時配以卡通表情,對當前空氣質量進行簡單評價;頁面下方,提供過去24小時空氣質量狀況及濃度變化趨勢,并在右下側顯示24小時空氣質量變化曲線圖。與商業APP相比,以“北京空氣質量”為代表的官方APP在頁面色彩、動畫效果、功能設置等方面仍顯薄弱,也缺乏用戶互動功能專區,用戶體驗仍待提升。
官方應用的工作人員普遍反映,目前下載量較小,與宣傳力度不足也有很大關系。嚴京海說:“我們僅僅把應用掛在官方網站上。”
“曾經也跟一些應用商店進行過溝通,希望能夠把‘官方’的身份標示出來或把應用的排名往前提,但需要付費。我們受到預算控制,沒有這筆費用。”北京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說。
與商業應用相比,官方應用劣勢還在于人員不足。“我們是一個監測機構,沒有商業公司那樣的開發、設計等團隊。‘北京空氣質量’這款應用,由我們工作人員來完成整個設計,然后把應用開發給外包公司來做的。”嚴京海說,“在操作更人性化等方面,我們還應有所提高,這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陸濤對官方應用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表示:“我們擁有強大、專業的環境監測、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等技術力量的支撐。與商業應用相比,環保機構的應用剛剛興起,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我們將在界面表達、用戶體驗等方面更加專業。”
我國目前的AQI是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來確定的,具體的計算方法是:第一步,按照各項污染物即PM2.5、PM10、SO2、NO2、O3、CO 的實測濃度值(其中PM2.5、PM10為24小時平均濃度),依照環保部制定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中給出的公式分別計算后得出空氣質量分指數(IAQI);第二步,從各項污染物的IAQI中選擇最大值確定為AQI。當AQI大于50時,將IAQI最大的污染物確定為首要污染物。
AQI指數在50以下時,對應的空氣質量就是優,51―100為良,101以上就是有污染,到300以上就屬于嚴重污染。
對于老百姓來說,可以參考離自己最近一個監測點的AQI。而當污染物濃度突然明顯下降或上升時,建議大家更多關注污染物的實時濃度數據。
前言:隨著新能源鋰電池、半導體、生物制藥、液晶面板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生產環境的潔凈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控制潔凈室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濃度至關重要。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潔凈室在設計、建造以及交付運行以后......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3起涉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典型案例,并綜合運用罰款、停業整頓、取消資質等處罰手段嚴厲打擊了相關企業弄虛作假行為,這彰顯了監管部門捍衛環境權益、維護市場公平正義......
為提升五峰環境監測技術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持續保障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和監測數據質量,2024年5月,五峰環境監測站主動報名參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的實驗室能力考核,申報考核項目為水中化學需氧量、......
10月15日下午,先河環保(300137.SZ)參加主題為“提振信心傳遞價值“——2024年河北轄區上市公司集體接待日暨2024年半年報集體業績說明會。線上交流中,問及未來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先河......
10月1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尚洋公司核心業務包括環境監測運營、環境監測儀器銷售、環境監測系統集成、環境監測運維、環保信息化等五個方面。2016年首推“數據采購模式”在浙江省落地后迅......
10月16日,太原市生態環境局傳來消息:太原市杏花嶺區人民法院依法對山西方創環境檢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創公司)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案進行宣判,判處方創公司罰金20萬元,沒收違法所得,判處公司法定代表人、......
五大領域發力支撐美麗四川建設規劃到2035年,生態環境監測綜合實力穩步邁入●2021年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監測點位1.6萬余個。經過3年的建設,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現有環境質量監測點位2萬余個、生態質量監測點......
前段時間,分析測試百科網就2023-2025年山西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儀器裝備升級項目連續進了兩次整理分析,詳見:投資1.8億!山西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都有哪些升級?和1.8億監測儀器項目分析第二彈|不同的設......
10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總站功能區環境自動監測系統購置項目招標結果公布,高凌信息和愛華兩個品牌產品瓜分了本次的1505.75萬元的采購大單,其中高凌信息的相關產品獨占1425.95萬元采購資......
近日,根據《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專項項目管理實施細則(修訂)》(環院辦〔2021〕32號)《生態環境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經專家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