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2017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系統部署了全國環境監測重點任務。
今年,環境保護部將積極推進環境監測改革,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規劃與實施,強化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建設,進一步明確全國省、市、縣環境監測機構屬性與職能。積極推進地表水、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
在深化空氣質量監測與預報方面,將優化空氣質量監測網絡,規范空氣質量監測運行維護,加強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完善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顆粒物組分和光化學監測網,推動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顆粒物組分和光化學監測網絡建設。國家城市站視頻和安防監控系統安裝聯網,逐步實現城市站運行維護在線監督考核。京津冀、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報要實現3天精確預報和7天趨勢預報,增設區域預報中心,探索建立首席預報員制度。
在強化水環境質量監測與預警方面,將組織開展地表水國控斷面和近岸海域國控點位監測;跨省界、跨市界斷面開展上下游聯合監測。同時,將出臺《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技術規定》,實行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情況“雙排名”,定期公布最好、最差的10個城市名單。
環境保護部將優化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國控點位,完善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組織開展例行監測,并實施外部質量控制和質量監督,逐步建立土壤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體系。
在加強生態遙感、污染源監測方面,環境保護部將組織開展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聯合財政部通報考核結果。強化環境遙感監測與應用,綜合分析和評價不同尺度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此外,環境保護部還將建立環境監測與監管執法快速聯動機制。編印水泥、鋼鐵、紡織等行業自行監測指南。省級環保部門統籌安排污染源監督性監測任務,市、縣級開展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和執法監測。
今年,環境保護部將進一步推動環境監測質控體系建設,積極構建國家-區域-監測/運維機構三級質控體系,加大例行檢查和飛行檢查力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推進監測信息共享應用和全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建成全國重點污染源監測數據管理與信息共享平臺。加大環境監測信息公開力度, 加強環境質量綜合分析。
中國工程院舉辦建院30周年紀念大會6月3日,中國工程院召開建院30周年紀念大會,發布了院士主導或參與的100項工程科技成果與中國工程院100項戰略咨詢研究成果,以此撫今追昔,踵事增華,不斷開創工程科技......
2024年6月4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對基于大模型的運維過程異常識別研究項目進行專家評審,結果如下:項目名稱第一成交候選單位成交金額(萬元)基于大模型的運維過程異常識別研究江蘇新睿清智科技有限公司9......
6月5日,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4年度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名單,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院長馮起等6人為生態環境部第六批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生態......
6月5日,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現場,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24年度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名單。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向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頒授聘書。6位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分別為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分黨組書記、......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社會工作部,有關單位: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推動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為提升空氣質量預報能力,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年度培訓計劃》,由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主辦,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承辦的2......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組織編制了《水質硝酸鹽氮的測定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等6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意見。標準征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可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