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5-09 12:54 原文鏈接: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質量控制探析

      當前,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傳統的環境水質監測工作主要以人工現場采樣,實驗室儀器分析為主,但缺陷較多,如監測工作量及誤差較大、監測結果滯后難以及時反映污染狀況等。近幾年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建設了水質自動監測站,并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了水質自動監測網絡系統,水質自動監測系統能反映監測斷面的水質連續動態變化,隨時了解水質狀況,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準確、及時的數據資料,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較高,但因無人值守且連續工作,如何保證系統的運行質量,意義深遠,現結合工作實踐就此問題進行粗淺探討。 
      1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組成 
      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以在線自動分析儀器為核心,由現代傳感器、自動測量裝置、自動控制器、計算機及相關專用分析軟件和通訊網絡所組成,其系統構成一般含采水單元、預處理單元、輔助單元、分析測量單元、過程邏輯控制(PLC)單元、數據采集和傳輸單元、遠程數據管理中心等,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2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質量問題簡析 
      水質自動檢測系統具有工作環境惡劣、工作連續運行、維護周期長等特點,較之人工采樣送實驗室分析的傳統監測方式,其開放性較強但可控性較弱,站點選址、站房環境、采水和配水單元設計與維護、儀器性能及運行維護狀況、試劑與標準溶液的穩定性、數據采集和傳輸及數據的檢查與審核、人員素質等各環節一旦有誤,都有可能影響到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以系統采水配水單元為例,其可能影響到檢測數據質量的因素主要有:1)采水點設置。以廣西為例,廣西境內河流多屬季節性河流,豐、平、枯三水期水位變化較大,若采樣點位設置不當可能會導致水樣供應不足,造成系統無法采水。2)采水泵。由于采水泵需連續運行,因此故障率較高,尤其是國產泵故障更頻繁,有的1個月左右就需更換。3)清洗設備。清洗水用于清洗儀器和系統補水,一旦不能及時供應就會直接影響系統的提水和監測結果的準確性。4)水樣預處理裝置。水樣預處理設備位于整個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前端,起到樣品前處理的作用。河水中的泥沙、藻類滋生會堵塞預處理設備如過濾器的濾芯、濾網等,水樣壓力不足,引起儀器不能正常采樣監測。5)空氣壓縮機。壓縮機作用是進行的電磁閥壓力控制,保證各種電磁閥處于準確的開關狀態。如果壓縮空氣的壓力達不到要求,電磁閥不能正行開關,系統氣路和水無法正常供應,導致監測儀器無法正常采樣監測。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應針對性地從多方面開展細致工作,如此,才能確保系統長周期有效平穩運行。 
      3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量控制措施 
      3.1 自動站建設方面 
      (1)站點選擇。站點選擇直接關系到所監測的水樣是否真實地反映所監測水體的質量狀況,應注意如下幾點:斷面應在平直河段設置;應距上游支流匯合處或排污口有足夠的距離;在不影響航道運行的前提下,取水點盡量遠離河岸;取水口處應有良好的水交換能力,河流取水口不能設在死水區、緩流區及回流區;取水點設在水下0.5~lm范圍內,并防止底質淤泥對采水水質的影響;確定點位時要分析對比取水口處的水質與斷面水質,若二者水質指標差異較大應變更點位。(2)采、配水單元設計。采水單元一般含采水構筑物、采水泵、采水管道、清洗配套裝置和保溫配套裝置,設計時要綜合考慮站點地理環境、水文狀況和水位變化以及取水管道長度、管徑等因素,并結合這些因素采取相應的保溫、防凍、防壓等措施,以減少水質在傳輸中的變化。配水單元一般含流量、壓力調節、預處理及系統清洗三個部分,配水單元要滿足不同儀器設備對水流和水壓的要求,如采用膜電極法測定溶解氧時,需要溶解氧的不斷補充來達到平衡,此時水的流速對測定影響較大,設計配水單元時應考慮保證儀器所要求的流速,否則測試數據也會偏低。(3)數據輸出和采集。數據采集和傳輸要完整、準確、可靠,應盡量降低數據在采集和傳輸過程中造成的誤差,要定期檢查各種儀器輸出量程與控制軟件的設置量程是否一致,若有差異應恢復系統的原設置,切忌隨意修改量程。定期檢查數據采集系統下載的數據和現場實時顯示的數據及與某個儀器的表頭顯示數據是否一致,若差別較大或下載不到該儀器的數據時應及時解決。 
      3.2 日常運行方面 
      (1)儀器校準。每月均對各臺分析儀器進行手工校準,并結合監測數據的質量情況對某個分析單元進行不定期校準,并檢查儀器的檢查值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當儀器長時間停機后重新啟動、更換電極泵管等或更換不同批號的試劑時要重新校準。(2)質控樣核查。每周使用按規定方法配制的標準溶液對自動監測儀器的準確度進行核查,標準溶液測定的相對誤差應不大于推薦值的±10%,相對標準偏差不大于±5%,否則說明儀器基線發生漂移,須重新校準。(3)對比實驗驗證。每月進行一次實際水樣的比對實驗,用于檢查自動監測系統的工作情況。水樣的采集應在自動監測儀器的取水口處,保證所取樣品與儀器所測樣品相同,在采樣的同時記錄自動監測儀器的測定值。兩種測定方法的相對誤差應在±20%內,否則須重新校準或進行必要的維護和調整。(4)試劑有效性檢查。嚴格按照要求配置實驗用水、試劑、標準溶液等,并對相關指標進行核查和記錄,確保達到《國家環境監測技術規范》中的質量保證要求。同時,對氧化或還原性試劑進行避光保存,對濃度低、易分解的試劑進行低溫保存,以確保試劑的準確性。此外,要經常檢查試劑或標準溶液的有效性,及時更換即將到期的試劑及標準溶液。(5)數據檢查與審核。每天定時遠程調取水質自動監測數據,及時掌握監測水體的水質狀況,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一方面分析現場儀器的運行狀況,并針對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采取諸如更換試劑和標液、內部清洗、更換零配件或標定電極等相應措施,另一方面對異常值作出明確判斷,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嚴格實行三級審核制度,在數據報出前進行嚴格的把關。 
      3.3 人員素質方面 
      相較于傳統環境監測項目,水質自動監測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數據報出量大和自動化程度較高等特點,且由于是新上項目,儀器系統整體性能的穩定還需要一個過程,且對于不同水體的季節性變化、地理位置情況和系統設計的差異等問題還不時會影響到系統整體的穩定運行,因此在選擇工作人員時應優先考慮年富力強、有責任感的同志,并確保他們熟悉儀器的原理、操作、維護、檢修等內容,并掌握分析化學、自動控制、計算機等相關知識。此外,還要加強人員的技術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和注意事項、監測儀器工作原理和簡單維修、監測儀器的操作程序和維護保養、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基礎應用,等等。 
      總之,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的質量控制工作是決定監測數據準確性、精密性、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的關鍵所在,盡管當前受到技術制約,其水質評價成果尚不能完全滿足管理工作需要,但仍是常規實驗室數據的有益補充,相信隨著水質自動監測技術的逐步發展以及技術人員經驗的不斷豐富和積累,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將會更好地發揮其功能,及時、準確地提供水質信息,更好地為環境管理和社會經濟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