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環保局官網公布了2015年廣州市掛牌督辦突出環境問題及重點企業名單,包括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在內的29家重點企業上榜,被廣州市環保局、廣州市監察局聯合掛牌督辦。本次被掛牌督辦的原因是“建設項目環保手續仍未全部完成”。
廣州石化可謂前科累累。早在今年4月份,廣東省環保廳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披露,廣州石化建設的150萬噸/年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項目于2010年1月投入使用,但是直到2014年12月26日,該項目才經廣東省環保廳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環評被耽誤了將近5年。此外,在今年7月廣州市環保局公布的行政處罰情況中,廣州石化又因8萬噸/年催化干氣制乙苯項目擴建改造工程等5個涉及新建或擴建改造的工程項目,部分已建好并投入使用,但未辦理竣工環保驗收手續等問題被處罰,環評再次被無視。
天津港爆炸事故,恰恰就是之前環評、安評等系列監管程序被突破,導致了巨大的安全隱患被深藏于一間倉庫,最終讓整座城市陷入危境之中。而由此帶來的深刻教訓,就是包括環評在內的環保監管“守夜人”一旦被荒廢,其后果不堪設想。
將此常識用于廣州石化環保手續未過遭掛牌督辦一事上,如此多“劣跡”在前,廣州石化仍然在多次被曝光罰款的情況下我行我素,無非是環評以及背后的環保監管不給力。
環評之所以成為衡量一個重大工程能否啟動的關鍵所在,不僅在于它能為項目本身是否會對周邊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做出對應的科學評估,更對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及環保規劃,提供整體的調研依據。也就是說,環評能否被落地于每個工程開工之前,不僅決定著所在地區的環境質量是否達標,還關系到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乃至民眾福祉、社會穩定等更高層面。
即使有種種客觀因素,也不意味著環保部門就只能罰款了事。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就在于無論從對肇事企業的經濟處罰、法律介入等懲戒手段上,都有了明顯的強化。廣州石化雖貴為央企,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借用天津港調查組的一句話說,“無論牽涉到誰,都要一查到底”。希望地方環保部門也要有此魄力和行動,盡快對屢教不改的廣州石化頂格處罰,對相關責任人該追究行政乃至司法責任的,絕不輕縱。
環評啃不下硬骨頭就等于監管缺席。眼睜睜看著廣州石化一再突破環評底線的違法行為而不下猛藥,就是失職不作為。環保不能永遠是沒有牙齒的老虎,環保部門得拿出更有懲戒力度的辦法,打掉各類環境違法者的囂張氣焰,否則再有第二個天津港事件發生,就成了愧對國家和民眾的罪人。
發表在最新一期同行評審期刊《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號稱“環保”的紙質吸管含有長效和潛在的有毒化學物質。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研究人員檢測了39個品牌的吸管中所含有的PFAS(一組合成化......
當地時間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此舉對海洋環境帶來的長期影響后果難測。盡管福島第一核電站的運營方東京電力公司在24日舉行的臨時記者會上表示,2023年度計劃排放約為3.......
2023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23年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該名單按照《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制造行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環保裝備......
2023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2023年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征集工作,推薦范圍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復、固體廢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
7月6日,廣州召開了高質量發展看廣州——《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近年來,廣州推動建設一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的新型研發機構。目前,廣州現......
2023年6月29日,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首創環保)發布公告,為進一步拓展公司在西南區域供水業務,公司擬以現金收購德瑞發展持有的成都雞冠山自來水有限公司100%股權,收購總價款不超......
7月,環保行業仍將持續發力,又有一大批新政策、標準即將落實,一起來看看吧!環保政策01《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部于4月通過,將從7月1日起施行。辦法主要為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的實施,監督和保障......
6月25日,我國首艘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在廣州開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廠區建造。船舶預計2025年完工交船,投入海上作業。設計船長約103米、設計吃水排水量約9200噸,......
——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部營銷總監李燕明專訪禾信儀器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始終專注、堅持為國家解決質譜儀“卡脖子”工程技術,在堅守質譜主業中不斷創新發展。5月26日,禾信儀器“國產首發誰與爭鋒......
5月25日上午,長城汽車發布聲明,舉報比亞迪秦PLUSDM-i、宋PLUS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對于長城汽車的舉報,比亞迪發布聲明回應稱,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