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浪潮中,蘭州市為拓展城市空間,對南北兩側的山體實施了平山造地工程。然而,這一工程在溝道內和坡體邊緣堆積的大量擾動黃土堆填體,成為誘發泥石流災害的潛在風險。近日,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劉興榮研究員團隊在此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為黃土區小流域開發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相關論文發表于《農業工程學報》。
經過長期的野外調查和室內模擬試驗,科研人員深入探究了降雨沖刷過程中不同坡度土坡內部土水參數的變化規律。研究發現,在降雨沖刷作用下,黃土堆填邊坡的含水率飽和速率隨著坡度的增大而加快,邊坡基質吸力響應速率先增后減,且在40°范圍內響應速率最快。這意味著,在這一坡度范圍內,坡面防護和坡腳排水處理需特別加強,以防止泥石流災害的發生。
此外,研究還揭示了堆填黃土邊坡侵蝕破壞的機理,即水力-重力復合侵蝕過程。坡度越大,越容易達到臨界破裂角,溝坡重力侵蝕現象越普遍,從而增加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風險。特別是在極端降雨條件下,黃土邊坡的臨界坡度約為41°,此時侵蝕產沙量最大,需引起高度重視。
這一研究成果不僅為黃土區小流域開發建設和工程堆積體的科學處置提供了指導,還為水土流失預防和泥石流物質轉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通過深入理解黃土在降雨沖刷下的動態響應和侵蝕機制,有助于制定更為有效的地質災害防治措施,保障城市空間的安全拓展。
未來,研究團隊將繼續深入探索黃土區城市開發建設活動可能引發的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及其防治技術措施,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提供科技支撐。
近日,湖北省農科院在稻麥輪作模式碳氮養分管理關鍵技術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院牽頭完成的“稻麥輪作周年碳氮平衡養分管理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通過國內外院士專家評審鑒定,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研究依托農業農......
“5,4,3,2,1,點火!”隨著赤橘色烈焰瞬間迸出,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一路呼嘯、直上云霄。“轟隆——”5月21日12時15分,由武漢大學團隊自主研制的“珞珈三號”科學試驗衛星02星(即“武漢一號”......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團隊在《植物學報(英文版)》(JIPB: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上在線發表了論文。該研究發現在水稻1號染色體上......
近日,記者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南農大農業健康研究中心”成立,為農業強國、健康中國提供南農智慧。據悉,該研究中心依托南京農業大學前沿交叉研究院運行。“大健康”正逐漸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而農業是一個連......
5月22日,為期3天的第二十七屆全國發明展覽會在河北石家莊舉行。大會以“創新鏈與產業鏈共生,人才與城市共榮”為主題,設置新質生產力、獨角獸企業和創新工匠、高校科研成果、新能源汽車、青少年發明創新等主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45.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43.shtm......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39.shtm“猛犸象只有下牙而沒有上牙,猛犸象就用下面的臼齒和上面粗糙的表皮摩擦用食。它還有兩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38.shtm5月一個晴朗的下午,余剛匆忙趕到中國工程院,他負責的戰略研究與咨詢重點項目“面向美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37.shtm5月17日,正值第31個“國際家庭日”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期間,由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