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獨立研制的毛細管電泳-激光誘導熒光偏振檢測裝置
圖2 DNA纏繞-局部解鏈模型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汪海林課題組在DNA損傷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
DNA損傷是誘發基因突變、癌癥發生和發育畸形的關鍵因素。由于缺少快速、高通量、廣譜的篩選與鑒定手段,數目眾多的化學品缺乏DNA損傷的毒性數據。研究人員利用敲除特定抗氧化基因的大腸桿菌增強對DNA損傷的敏感性,發展出一種廣譜的細菌傳感器,可快速、靈敏地篩選與鑒定過去難以檢測的DNA損傷試劑如丙烯醛、鹵代苯醌等,顯著地拓展了檢測范圍。該項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期刊Anal。 Chem。上(2011, DOI/10。1021/ac200426x)。
近年來,他們發展了一種新穎的DNA纏繞分析方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修復酶可識別多種化學結構不同的損傷的機制,從而在DNA修復機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有助于發展有效的癌癥預防和治療措施。該項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的綜合性期刊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12849)上。
在DNA加合物分析方面,他們發展的苯并(a)芘加合物分析新方法檢測靈敏度可達6。6 × 10-21mol,比經典的32P放射性后標記方法提高了5400倍(Anal。 Chem。, 2009, 81, 10285)。這一方法的發展有望解決長期缺乏測定人體痕量加合物的高靈敏分析技術的難題。另外,研究人員還發展了新穎的DNA甲基化分析(Anal。 Chem。 2009, 81, 7885)、金屬調節-核酸電泳分離分析(Anal。 Chem。, 2010, 82, 487)以及熒光粒子計數免疫法(Anal。 Chem。, 2010, 82, 9901)。
這些前沿性的工作是在他們獨立研制的先進的毛細管電泳-激光誘導熒光偏振檢測裝置上開展的。現已形成一個較為系統的DNA修飾評價體系,預期在環境與健康、癌癥診斷與治療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實際應用價值。
這一系列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百人計劃”擇優項目、中科院重大裝備研制項目及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等的支持。
煤炭礦區的生態環境一直備受關注,通常認為開發必然破壞環境。近期,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自然資源陜西省衛星應用技術中心聯合承擔的一項研究發現,區域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可以協同發展。該項研究以“榆林煤炭開發對......
日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創新中心在青島正式成立,第一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同步在青島召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聯合創新中心由青島理工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西安建......
一、項目編號:N5100012022001663二、項目名稱:省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控分析”重點實驗室標準化建設項目(二次)主要標的信息合同包1:貨物類(成都煒燁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合同包2:貨物類......
在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主樓里,懸掛著一幅特殊的日歷圖,日歷圖顯示著北京2013年以來每一天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情況。“顏色越深越紅,表明空氣質量越差;顏色越淺越綠,表明空氣質量越好。”黨的......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發布《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環境空氣質量感知能力現代化建設項目(第一批)》中標公告,四川省康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中標該項目。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編號:N5100012022......
9月21日中午,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衡陽市南岳區延壽村一帶巡護時,拍攝到一只成年蛇雕。據附近村民武友平反映,蛇雕近日多次成對在此區域出現,目測飛行時雙翼展開長度有一米以上。蛇雕是......
關于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崗位培訓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崗位培訓(以下簡稱崗位培訓)工作規范化水平,持續......
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門和單位近日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年底,長江流域總體水質保持優良,干流水質保持Ⅱ類,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重要河湖生態用水得到有效保......
關于開展2022年綠色低碳系列典型征集活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促進全社會提升綠色低碳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15日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水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體系不斷完善,碧水保衛戰成效顯著,河湖生態保護修復取得積極進展。經過努力,過去十年我國水環境質量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中宣部15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