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3月3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5948.5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045.7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了663.7噸/天,武漢市能力從疫情前的50噸/天提高到了261.7噸/天。自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置醫療廢物12.3萬噸。
圖片來源于網絡
3月3日當天,全國共收集醫療廢物3135.7噸,其中定點醫療機構的涉疫情醫療廢物570.4噸;當日全國集中處置醫療廢物3157.7噸(含前日暫存22.0噸),定點醫療機構的涉疫情醫療廢物全部及時轉運處置。湖北省收集401.0噸醫療廢物當日全部處置。武漢市產生209.7噸醫療廢物當日全部收運處置。截止到3月2日,武漢市前期積存的192噸醫療廢物已全部清運處置完畢。
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定點醫院2767家,接收定點醫院污水的城鎮污水處理廠2124座,集中隔離場所6259個。通過排查累計發現三大類343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目前,全國醫療廢水處理處置平穩有序,均嚴格落實消毒措施。
環境監測結果表明,2020年1月20日至2月29日,337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結果表明,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2.8%,優良天數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9.7個百分點。1799個國家水質自動站預警監測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Ⅰ~Ⅲ類水質比例上升8.4個百分點,Ⅳ、Ⅴ類下降5.0個百分點,劣Ⅴ類下降3.4個百分點。
累計對11474個飲用水源地開展監測,未發現受疫情防控影響飲用水源地水質情況。1562個飲用水源地開展了余氯監測,受疫情防控開展的消殺工作等影響,47個飲用水源地余氯有檢出,但濃度均低于自來水廠出水標準(0.3 mg/L),其它飲用水源地余氯均未檢出。湖北省對125個水源地開展監測,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武漢市19個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
疫情期間,核酸檢測所產生的醫療垃圾,機場入境航班、各集中隔離酒店以及各醫療機構的涉疫垃圾都需要第一時間處理。醫療廢物清運一線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與時間賽跑,保證將醫療垃圾日產日清,降低病毒傳播風險,保障......
生態環境部今天上午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任勇介紹,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中高風險地區醫療廢物、醫療污水處置情況平穩有序。近七成中高風險地區醫療廢物日處置負荷......
截至2020年4月18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100.0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197.2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了667.4噸/天,武漢市能力......
截至2020年3月21日,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為6066.8噸/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噸/天,增加了1164.0噸/天。其中,湖北省能力從疫情前的180噸/天提高到了667.4噸/天,武漢市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隨著醫療救治的進行,醫療廢棄物數量也在增長。目前全國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如何?怎樣避免對環境帶來影響?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情況怎樣?1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此進行......
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10日表示,目前,全國醫療廢物、醫療污水處理處置平穩有序,未發現因疫情防控影響環境安全的現象。在生態環境部當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趙群英介紹,按照有關職責分工,生態環境部......
在3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在答記者問時說,從飲用水源地的監測結果來看,受疫情防控開展消殺工作的影響,余氯有檢出,但監測濃度均低于自來水水廠出水水質標準。疫情......
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表示,根據近日十部委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到2020年底,全國每個地級市都要至少建一個規范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全國每個縣都要建成從收集、轉......
戰“疫”當前,有眾多人物的形象將被歷史銘記、鐫刻。他們之中有逆行的科學家,有直面生死的醫護人員,有不舍晝夜堅守崗位的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基層工作者、志愿者等,他們和廣大居民齊心協力,共同構筑起了一道......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期間,每天產生大量的醫療廢物。為堅決防范次生、衍生環境污染事件,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生態環境部和地方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疫情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