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正在北京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所作的國務院關于生態補償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在森林、草原、濕地、流域和水資源、礦產資源開發、海洋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領域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和初步成效。
初步形成生態補償制度框架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生態補償制度框架:建立了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補償范圍達18.7億畝;建立了草原生態補償制度,截至2012年年底,草原禁牧補助實施面積達12.3億畝,享受草畜平衡獎勵的草原面積達26億畝;探索建立水資源和水土保持生態補償機制,水資源費征收標準進一步提高;形成了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制度,國家設立礦山地質環境專項資金;建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實施范圍擴大到466個縣(市、區)。
“據統計,中央財政安排的生態補償資金總額從2001年的23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約780億元,累計約2500億元。”徐紹史介紹說,從1998年以來,國家還先后啟動實施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累計投入約8000億元。
生態補償制度的建立與生態建設、環境綜合治理一起,成為我國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我國公益林有效保護面積達到23.6億畝,退耕還林工程累計造林4.4億畝,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5萬平方公里,我國生態狀況總體呈現生態惡化態勢得到初步遏制。
推進重點領域生態補償實踐
森林、草原、濕地、流域和水資源、礦產資源開發、海洋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是實施生態補償的重點領域。
“2012年,已有27個省(區、市)建立了省級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用于支持國家級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保護,資金規模達51億元。”據徐紹史介紹,各地在建立補償基金方面各有新意,山東、廣東由省、市、縣按比例籌集資金,形成了中央、省、市、縣四級聯動的補償機制;福建從江河下游地區籌集資金,用于對上游地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各地對地方公益林的補償標準,東部地區明顯高于中央對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西部地區則大多低于中央補償標準。”
在流域和水源地方面,各級積極開展了流域橫向水生態補償實踐探索。浙江在全省八大水系開展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對水系源頭所在市、縣進行生態環保財力轉移支付,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省內全流域生態補償的省份。江西、江蘇、湖北、福建等地也都分別開展了流域生態補償,斷面水質超標時由上游給予下游補償,斷面水質指標值優于控制指標時由下游給予上游補償。
加快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進程
“生態補償機制建設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由于這項工作涉及的利益關系復雜,實施工作難度較大,因此在實踐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徐紹史在報告中表示。
徐紹史表示,重點生態區的人民群眾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很大貢獻,但由于多種原因,還存在著保護成本較高、補償偏低的現象。此外,補償資金與保護責任掛鉤不緊密,在個別地方還存在著一邊享受生態補償、一邊破壞生態的現象。生態產品作為公共產品,生態受益者還普遍存在著免費消費心理,缺乏補償意識。
“總體來看,我國的生態補償機制還沒有根本確立,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利益調節格局還沒有真正形成,在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徐紹史說。下一步,國務院將加快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的進程,不斷加大生態補償投入力度。
10月13日,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集團總部項目正式落戶余杭區。這也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企查查顯示,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9月26日剛剛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
10月13日,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集團總部項目正式落戶余杭區。這也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企查查顯示,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9月26日剛剛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
為保持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從嚴懲處的高壓態勢,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省生態環境廳整理了第六批14起涉及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未按照規定貯存危險廢物、在線監測設備不正常運行、非法處置危險廢......
山東省寧陽化工產業園是首批省級化工園區,現有化工企業30家。近年來,寧陽經濟開發區聚焦培育高端化工這一首位產業,以化工產業園為載體,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增創發展新動能,走出一條傳統......
美國時間9月30日,丹納赫宣布已完成了其環境與應用解決方案部門的拆分,成立獨立上市公司Veralto。Veralto于2023年10月2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開始交易,交易代碼為"VLTO&qu......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實施和“智慧海洋”工程的推進,海洋活動愈發頻繁,海洋業務種類愈發多樣,對高效、穩定、可靠的信息交互需求也愈發迫切。然而,海洋基礎通信設施非常有限、海洋氣象狀況多變、海水影響機理復雜,......
——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樣品制備分會成功舉辦10月9日下午,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的樣品制備分會場報告,多位學者圍繞食品、制藥、環境、生命科學等應用,分享了樣品制備方面最......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規范輻射環境監測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固定式碘化鈉γ譜儀連續監測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10月4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3日14時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訃告顯示,鄭光美,祖籍北京,19......
項目概況浙江省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能力提升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政府采購云平臺(https://www.zcyg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