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1-18 09:46 原文鏈接: 生物醫藥或將成為北京主導產業

    新興板塊引導北京產業結構調整

      作為北京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突破口,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航空航天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北京市“十二五”的重要課題。

      生物醫藥將成為主導產業

      進展

      在過去的5年中,年產值增長近20%、利潤總額增長超過40%的北京生物醫藥產業,正雄心勃勃地醞釀著如何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跨越發展,真正讓生物醫藥從“戰略產業”成長為“主導產業”。

      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生物醫藥處處長張婕介紹,“十一五”時期,北京生物醫藥產業經濟效益優勢明顯,醫藥流通銷售利潤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而作為全國重要的生物和醫藥研發中心及原始創新基地,每年全國有近1/10的新藥在京產生。

      目前,北京生物醫藥已經形成了“南北兩極、分工合作”的總體產業布局。北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進一步強化研發創新功能,南部亦莊和大興“十一五”期間各自產業均得到快速發展,并于2010年進行了行政和空間資源的整合,為“十二五”生物和醫藥產業大發展提供了較充裕的產業空間保證。

      前景

      首都生物醫藥提出的“十二五”發展目標表明,到“十二五”末,醫藥制造業總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醫藥流通業銷售收入達1500億元。未來5年,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將重點實施4個專項,即制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專項、服務產業中心功能培育專項、“TOP10”企業規模壯大專項以及產業國際化水平提升專項。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將繼續推進京藥品牌建設,塑造“北京藥”的區域整體品牌形象;支持重點制藥企業實施品牌擴張戰略,以品牌整合產業資源,開展跨區域的產業擴張。在化學制藥、中藥、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等領域支持一批重大品種的品牌塑造工作,擴大億元級產品的比重。

      在服務產業中心功能培育專項方面,著重打造國際化的研發外包服務中心,鼓勵建立國際臨床試驗合作基地,使北京發展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外包服務產業中心。此外,“TOP10”企業規模壯大專項則要結合在京骨干生物醫藥企業自身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優選10家左右優勢企業組成產業發展支撐的核心團隊。而產業國際化水平提升專項則要積極引進國際高端人才和技術團隊,使北京發展成為國際上重要的生物醫藥創新、創業中心之一。

      1500

      “十二五”末,醫藥流通業銷售收入達1500億元。

      北京已搭上新能源快車

      進展

      2008年1月,北京市官廳風電場一期正式并網發電,實現了風能應用零的突破。發展至今,新能源產業已是北京經濟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市發改委統計數據表明,北京新能源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一批優勢企業集聚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北京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根據對北京市406家新能源企業的統計,2009年,該產業實現銷售產值307億元,其中規模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家,全年實現銷售收入976億元。

      在太陽能和風電領域,北京已擁有包括京運通、京儀世紀、華銳風電、金風科創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中材葉片、中錦陽等一批知名度高、成長性好的新能源企業紛紛入駐延慶新能源基地和平谷綠色能源產業基地,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前景

      發展新能源行業是世界趨勢,也是我國重點培育的產業。去年7月,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江冰透露,從2011-2020年,新興能源產業將累計增加投資5萬億元,每年將可增加產值1.5萬億元。所以未來5年,北京無疑將憑借自身優勢,搭上新能源發展的快車,未來也將吸引更多的投資。

      以亦莊這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該區將在未來3年融資千億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而目前,北京市已經布局北汽新能源汽車、京東方光電、京運通硅材料、LG化學、三洋太陽能電池等重點項目。其中,京運通是世界上銷售數量最大的光伏產業設備制造商和世界級的光伏設備制造商。

      北京市發改委高新技術處處長費翔此前曾透露,到2011年,北京將力爭實現新能源產業銷售收入500億元。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張繼紅也向記者表示,相比于風能,北京的太陽能產業空間更大。今年伊始,北京發布了《北京市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據介紹,北京將重點實施“2萬千瓦光伏屋頂工程”等六大金色陽光工程。而到2012年,北京市太陽能集熱器利用面積將達到700萬平方米,太陽能發電系統達到70兆瓦,太陽能產業產值超過200億元。

      500

      2011年,北京將力爭實現新能源產業銷售收入500億元。

      節能環保產業在京起飛

      進展

      “十一五”期間,北京就已經瞄準節能環保這個綠色產業。作為北京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節能環保行業將獲得更多的關注。

      此前,該產業集群化發展格局已經顯現。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節能環保企業超過1600家,實現銷售收入約1200億元。這些產業大多集中在中關村海淀園、昌平園、豐臺園等產業基地。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張燕友表示,“十一五”期間,北京市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投入累計超過100億元。去年,中國惟一一家以節能保護為主業的央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也落戶北京。

      不過由于節能環保產業目前仍面臨著體制、融資、觀念等問題,該產業亟待突破瓶頸。對于這一問題,業內專家一致呼吁國家在源頭政策方面落實,以便扶持產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北京已率先起步且力度全國領先。北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節能獎勵分為國家和北京市兩個標準,而兩種獎勵的額度分別為500元/噸標準煤和450元/噸標準煤。前者是中央240元+地方260元,后者則由北京市全額承擔。

      其中,審核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含在其他省市注冊通過國家審核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只能申請國家獎勵政策支持;本市審核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只能申請北京市獎勵政策支持。獎勵的額度分別為500元/噸標準煤和450元/噸標準煤。

      前景

      根據《綱要(草案)》,北京將要大幅提高建筑節能水平,即新建筑節能標準為75%,并改造完成既有建筑6000萬平方米;全面推進公共機構節能,完成2000家公共機構節能,政府機構率先全部完成;還將深度推進工業節能。

      而在初步確定的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中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元,較“十一五”期間的1.54萬億元的投資額上升121%。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何炳光此前也透露,國家將針對節能環保產業逐步出臺相應的政策,最現實的就是要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從而實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降低40%-45%,“這其中,將涉及到數萬億投資”。

      目前,北京市的第三產業比重在75.5%以上。這一數字使得專業組織國際節能環保協會在日前啟動的研發項目中表達出挖掘北京相關產業節能潛力的熱情。據該協會相關人士介紹,北京市已經形成了服務主導型的經濟特征,而深挖三產的節能潛力具有很大的意義。

      100

      “十一五”期間,北京在節能環保領域累計投入超過100億元。

      北京信息技術產業全國領跑

      進展

      新一代信息技術主要是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以云計算為代表的高端軟件。2010年,中關村示范區北部聚集區啟動全面建設,總投資超過100億元的18個項目集中開工。龍芯產業園建成后,預計年產值20億元以上,將成為中關村信息高技術的源頭;曙光信息產業公司研發中心建成后,年產值將達18億元,支持350人就業。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首批開工的項目覆蓋了集成電路、新一代顯示、軟件、信息網絡、核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總投資超過100億元。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產值將達到600億-700億元,將為中關村高端產業集群的培育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從無錫物聯網產業基地的設立到溫總理提出感知中國,物聯網已經成為市場最關心的話題,其中射頻識別(RFID)產業在2009年產值達近90億元。三網融合原計劃2010年完成省網整合,但目前僅有陜西、江蘇、廣西和海南等13省完成。2010年,全球TFT-LCD面板總市場規模達640億美元左右;集成電路產業屬于傳統電子制造業,市場規模龐大,2010年整體銷售額高達3000億美元。

      前景

      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智能交通、安防、半導體芯片等信息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預計在“十二五”期間,這些產業將保持3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對于光通信方面,到2011年,光纖寬帶端口將超過8000萬,3年內光纖寬帶網絡建設投資超過1500億元,新增寬帶用戶超過5000萬。物聯網也將迎來爆發式增長。RFID從技術上主要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和微波,而從應用上看,低頻和超高頻將會迎來巨量增長,RFID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0%。

      三網融合后,廣電系為了迎戰電信系,形成區域性大網,乃至全國大網是關鍵。平板顯示領域TFT-LCD以其絕對大的產業規模、市場份額和最大的應用領域范圍占絕對主導地位,且基本由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公司占據,目前,中國內地相關企業的技術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正在縮小,同時具有非常明顯的成本優勢,產品未來的替代空間巨大。

      我國作為集成電路技術的新興國家,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達年均16%以上。全球云計算相關IT支出2012年將達423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27.3%,發展速度是傳統IT行業的6倍以上。中國將迎來云計算發展的黃金十年。

      30%

      預計在“十二五”期間,互聯網等產業將保持30%年均復合增長率。

    相關文章

    8部門聯合發文,旨在推進IPv6協議演進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旨在充分發揮IPv6協議潛力和技術優勢,更好滿足5G、云網融合、工......

    安徽阜陽多措并舉支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

    一是加強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建立完善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現有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約70家。在再生鉛領域,擁有華鉑科技、天能電池、駱駝再生......

    20億!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計劃擬采購多種儀器

    近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示一批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計劃擬資助項目,77個項目將獲近5億元資助,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海洋經濟、集成電路、超高清顯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制造等領域。據不完全......

    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598.8,比上年增長35.4%

    31日從國家統計局獲悉,2021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598.8,比上年增長35.4%,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實現穩步成長,經濟活力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國家統計局統計......

    山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會成立

    7月16日,山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首屆山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論壇在山西太原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學原校長黃慶學出席大會并致開幕辭。來自山西省科技廳、工信廳、科協、民......

    Nature|云計算助力發現新型病毒

    病毒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比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AIDS、埃博拉、SARS、新冠病毒等。據估計,能夠造成人群傳染病的病毒有3x105之多,然而可惜的是人們只認識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因此,在......

    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飛躍

    輕點鼠標,車間里的重型設備自動開啟;打開手機APP,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一目了然;實時呈現的大屏幕上,工廠每個角落盡收眼底……當傳統工廠遇到數字技術,這些曾經在科幻片中出現的“未來工廠”場景變成現實。......

    大政:基因及生物技術為戰略性科技攻關及新興產業地位

    “十四五”規劃發布,確定基因及生物技術為戰略性科技攻關及新興產業地位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正式發......

    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免費為防疫科研提供計算資源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奮戰在一線的不僅有醫護人員,還有專注于病毒防治的研究人員。為助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北京超級云計算中心特提供超算資源,保障科研工作者進行基因測序、疫苗研......

    工業固廢處理方式及在新型綠色建材中的應用途徑

    在建筑事業中,建筑材料的需求量伴隨著我國持續發展的經濟以及建設步伐的加快而越來越多,但是與此相同步的同樣還體現在資源的浪費量上,嚴重破環了環境以及生態的平衡。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相順應的是要想促進環境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