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正式發文批準中科院青島能源生物能源與過程所成立中國科學院生物基材料重點實驗室。
該重點實驗室將主要面向綠色轉化學科前沿和國家相關領域戰略需求,開展生物基材料綠色轉化的基礎與應用研究,集中力量突破生物基產品領域的關鍵技術瓶頸,服務于國家和地方對生物質資源利用、生物基新材料技術需求。實驗室主要研究領域為生物基材料生物與化學綠色轉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化學轉化技術、生物轉化技術、材料制備技術等。
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李偉偉教授與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等共同研制出一種新型介電儲能材料,其能量密度是主流商用介電儲能材料的數十至數百倍,有望成為下一代高功率脈沖技術的核心器件。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金屬材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疲勞失效是威脅重大工程安全的隱形殺手。經過多年攻關,我國科學家日前破解了這一難題,成功讓金屬材料在保持高強度、高塑性的同時,還大幅提升了抗疲勞能力。這一成果北京時間4日凌......
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圖片來源:美國西北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他們稱之......
金屬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能源、交通等領域。但當金屬受到非對稱的循環外力時,會產生塑性變形,塑性變形逐漸累積就會形成“棘輪損傷”。這種損傷會導致金屬突然斷裂,嚴重威脅工程安全。為了攻克這一......
圖(a,b)高熱穩定性熱電器件的原子級界面設計,(c)全鎂基器件在不同溫差下的轉換效率與現有器件的對比,(d)全鎂基熱電模塊的熱循環可靠性評估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U23A20685、521......
在金屬材料的世界里,有一個“不可能三角”規律,即:金屬的強度、塑性、穩定性,這三者不可兼得,此消彼長。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結構設計思路,成功讓金屬材料在保持強度和塑性的同時,大幅提......
3月29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企業發現與發明論壇”在北京召開。這是該論壇連續第三年舉辦,此次以“強科學發現之源、筑材料發明之基”為主題,邀請全球科學家、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圍繞具有戰略......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項項目資助、廣東工業大學主辦的“生物質化工學科發展”專題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楊為民等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生物質化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助力關鍵核心技術突破,2月28日,寧波市科技局會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與政策局......
關于2024年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擬認定和復核結果的公示根據《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市經濟信息委開展了2024年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和復核工作,經相關工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