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標志物的概念早在1983年被首次提出,它是指可以標記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及亞細胞結構或功能的改變的生化指標,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由于生物標志物可用于疾病診斷、判斷疾病分期或用于評價新藥或新療法在目標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展示出在藥物研發領域的重要作用。
2010年10月,美國FDA出臺文件討論生物標志物指導原則草案,預示著生物標志物已成為新藥臨床研究的評價工具之一(圖1)。美國NIH給生物標志物以更實用的詮釋:用以評價和衡量被試個體生物學過程,病理學過程以及對治療干預藥理學反應的特征指標,包括核酸,蛋白,代謝衍生物在內的諸多分子都可以成為潛在的生物標志物。蛋白是生物學功能的執行者,位于中心法則的功能一端,能夠為基礎醫學、轉化醫學和精準醫學提供最直接的判定依據,因而是研究和應用最為廣泛的標志物。因而對蛋白標志物的檢測技術也最為重要。迄今為止,抗體仍然是蛋白生物標志物檢測最根本的基礎,眾多方法以抗體為核心建立,并且不斷更新和發展,本綜述擬從應用視角出發,較為系統地分析和比較現有蛋白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技術,并結合全新技術的發展,對生物標志物的前景進行展望。
圖1. 生物標志物應用的轉化醫學研究領域
圖2. 生物標志物在藥物研發領域的應用
蛋白生物標志物可以幫助人們了解生物學過程,能運用于疾病的高危評估,早期診斷,檢測定位,預后判斷,治療反應,復發監測全過程。在早期診斷方面,以腫瘤研究為例,生物標志物可以提供預測,診斷和預后信息。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個性化治療和差異化診斷技術方面,生物標志物發揮的作用也日漸重要。因此不論對于科學研究還是制藥企業,生物標志物都是關注的焦點。生物標志物既可以為藥物的作用機制,如何影響靶點,以及下游的效應提供關鍵的洞見(圖2),也可在藥物早期研究中鑒定藥物或治療手段的毒性和副作用(例如肝毒性,腎毒性,心臟毒性,肌肉毒性等等。)這對于藥物研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據統計,藥物研發過程中止的最重要原因來自藥物安全性評價或毒理學測試失敗(圖3,約占33%),而藥效不足僅排在第二的位置(26%)。
圖3. 藥物研發失敗原因分析
近年來興起的全新治療策略,例如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即CAR-T)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也對生物標志物的應用有了新的啟示。由于CAR-T細胞本身是具備免疫源性的物質,當輸入患者體內時,在治療效果之外,常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副反應,例如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癥(Cytokine Releasing Syndrome, CRS)。人們對于CRS的認識與一位叫做Emily Whitehead的明星患者有很重要的聯系。Emily在治療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于,在她之前的數位治療患者,出現過連續的病例死亡的情況,而她本身也發生了嚴重的炎癥反應。幸運的是,治療團隊利用抗炎性藥物幫助Emily挺過了讓人絕望的高燒。最終Emily成功活了下來。至此,Michel Sadelain(CAR-T技術的命名人,現供職于JUNO公司)等先驅開始應用蛋白多因子檢測技術對細胞因子生物標志物在治療過程中進行監控,并發現治療后關鍵的細胞因子CRP表達水平可以很好地判定CRS的風險(圖4,參考文獻2)。僅當CRP因子的表達量超過20mg/dl時,才會出現嚴重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癥。來自中國的成功CAR-T治療案例里,蛋白多因子檢測技術也被成功應用(數據未展示)。
圖4. CRP標志物監測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癥
該綜述評估了90項已確定的研究,涉及癌癥的四種主要數據模式,描述了數據集、方法、生物標記物和結果。免疫療法(IO),特別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出現改變了許多癌癥患者的治療方法,包括黑色素瘤、......
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目前,土壤污染檢測技術仍然是我國環境治理領域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利用新型的高效率檢測技術對土壤進行檢測,進一步提升土壤環境保護。基于此,分析測試百科網聯合安捷倫科技組織本次“土......
會議簡介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目前,土壤污染檢測技術仍然是我國環境治理領域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利用新型的高效率檢測技術對土壤進行檢測,進一步提升土壤環境保護。基于此,分析測試百科網聯合安捷倫科技組織......
——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順利召開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于北京師范大學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采用線上線......
隨著社會進入人口老齡化時代,如何延長健康壽命成為了迫切的課題。島津長期致力于X射線成像診斷和質譜分析技術,以醫療、成像技術的可視化、以及使用質譜儀進行定量分析為基礎,在可顯著改善醫療保健未來的研發最前......
顱內動脈瘤是導致非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國人群中的影像學檢出率約為7%,但超過2/3的顱內動脈瘤是通過體檢等方式發現的未破裂顱內動脈瘤(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研究人員在診斷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NDD)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ImmunoSEIRA”的新型生物傳感器,能夠檢測和識別與NDD相......
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寧和袁益輝研究團隊提出利用DNA結構實現超靈敏和高選擇性鍶離子檢測的方法,可快速有效實現海洋放射性污染物監測,助力核電產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
中新網上海3月3日電(孫國根陳靜)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進行性發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目前在臨床診斷AD仍十分困難,如何破題成為醫學專家們不斷探索的課題。記者3日獲悉,中國醫學......
古溫度定量重建是過去全球變化研究關注的一個科學問題。近期研究表明,微生物產生的四醚膜脂brGDGTs具有定量示蹤過去陸地溫度變化的潛力。然而,目前對于湖泊沉積物中brGDGTs的來源尚缺乏定量評估。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