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8-29 00:00 原文鏈接: 生物燃料排放再引質疑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由于獨特的化學性質,生物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排放出的未燃燒完的乙醇易轉化為乙醛,對人體健康具有潛在危險。生物燃料的排放問題再引質疑。

      生物燃料,泛指由生物資源經過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學變化過程而獲得的燃料乙醇、燃料丁醇、生物柴油等可再生燃料。依據使用的原料和技術不同,生物燃料可分為四代。前三代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分別是玉米和紅薯等糧食作物,還有麥稈、草和木材等農林廢棄物以及藻類。第四代生物燃料主要利用代謝工程技術改造藻類的代謝途徑,使其直接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乙醇。

      雖然生物燃料排放物的安全性引起人們質疑,但仍有很多研究人員堅持認為,與化石燃料相比,生物燃料更高效、更清潔,不僅可顯著降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還可降低其它常規污染物如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排放。實際上,生物燃料使用過程中的排放問題不僅與燃料本身性質有關,還與其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料種類、燃油技術、燃料所用發動機類型及其零部件結構等因素有關。正是由于這種復雜性,生物燃料使用時的排放問題在業界一直存在爭議。

      針對生物燃料的特性,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著重從生產原料、生產工藝、使用過程等幾個方面來提升生物燃料的品質。在生產原料方面,為了避免與人爭糧或造成污染,一些國家在充分利用廢棄物的前提下積極尋找新原料。如俄羅斯用湖底淤泥制取生物柴油,英國用龍舌蘭提煉生物燃料,法國農民則用鴨油做生物燃料。在生產工藝方面,美國猶他州已經同上海建立了技術聯盟開發中心,通過跨國合作優化生產工藝,以推廣生物能源新技術。為緩解生物燃料使用過程中的排放問題,有研究機構正考慮將發動機的結構與生物燃料的特性結合起來,進一步優化各項生產技術。德國巴斯夫化學公司正在開發二氧化碳減排與封存、燃燒后的二氧化碳濃縮及收集和富氧燃燒等技術。

      作為替代高污染化石燃料的理想選擇,生物燃料早已受到世界各國重視。近年來,美國、巴西、韓國、印尼等國家以及歐盟都相繼出臺了支持生物燃料普及的能源發展戰略。歐盟計劃到2020年用生物燃料替代20%化石燃料。美國的《國家生物燃料行動計劃》也提出,2020年生物燃料將占其能源總消費量的25%,2050年達到50%。美國8月16日還推出一項5.1億美元的補貼計劃,用以推進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生產開發進程。印尼能源部7月份發布的公告稱,印尼將在未來15年投資約134.6億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發電廠的建設。巴西作為最早實施生物燃料產業化政策的國家之一,在2006年已實現40%以上的汽油消費由乙醇汽油取代,成為世界上唯一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在德國,生物柴油已替代普通柴油廣泛應用于公交車、出租車以及建筑和農業機械等,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近日還推出了全球首個使用生物燃料的定期民用航班。

      世界各國一系列支持生物燃料研究和產業化的政策表明,燃料乙醇、燃料丁醇、生物柴油等先進生物燃料在未來能源產業發展中所占的比例將會進一步提高。從長遠來看,生物燃料行業的發展前景仍較為樂觀。

    相關文章

    中國碳衛星觀測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監測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中國碳衛星(TanSat)研究團隊聯合芬蘭氣象研究所團隊,最近首次利用中國碳衛星觀測定量識別和計算城市碳排放,這也是中國碳衛星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定量......

    砂巖中二氧化碳遷移特征的實驗觀測和數值模擬

    CCUS(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實現“3060雙碳目標”的關鍵技術之一。CO2注入地下儲層后,儲層溫度壓力條......

    晶態多孔核殼結構催化劑實現二氧化碳電催化轉化

    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陳宜法教授和蘭亞乾教授在共價有機框架(COFs)和金屬有機框架(MOFs)基雜化電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其在二氧化碳(CO2)電催化還原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Ad......

    這臺設備把二氧化碳變燃料

    2.1立方米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燃料電池技術團隊與浙江氫邦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5千瓦級CO2電解及其可逆一體機樣機近日在浙江寧波下線,該設備每小時可轉化1.5立方米至2.1立方米CO2。近日,記者從中......

    “凈負”系統將二氧化碳完全轉為乙烯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方法,可將工業廢氣中捕獲的二氧化碳100%轉化為乙烯。乙烯是塑料產品的關鍵成分,當使用可再生能源運行時,該技術可使塑料生產實現凈負排放。相關論文發......

    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和水氧化全反應領域新突破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蘭亞乾團隊在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CO2RR)和水氧化(WOR)全反應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華南師范大學英才博士后......

    用火車從空氣中捕獲碳?這個團隊有計劃了

    直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并將其壓縮,進而封存或利用,有望幫助人們實現凈零碳排放目標。然而,直接從空氣中捕獲二氧化碳的過程是能源和空間密集的,且成本高昂。為設計一種使用更少能源和空間的直接碳捕獲技術,......

    科學家揭示二維化離子液體捕集二氧化碳新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離子液體與低碳能源研究團隊在離子液體結構調控及捕集CO2性能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系統闡明了不同離子液體二維化之后的結構特征及轉變機制,并對二維離子液體的CO2捕集性能......

    改裝火車廂直接從空氣中捕捉二氧化碳

    利用直接空氣捕獲技術去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CO2),會耗費大量能源和土地,而且成本高昂。為設計一種使用更少能源和土地的直接空氣捕獲過程,一個多學科團隊在20日發表于《焦耳》雜志上的一篇同行評議文章中概......

    新型催化劑可高效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77.shtm科技日報合肥7月12日電(記者吳長鋒)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