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是一類具有多種催化能力的酶,可以催化三酰甘油酯及其他一些水不溶性酯類的水解、醇解、酯化、轉酯化及酯類的逆向合成反應,除此之外還表現出其他一些酶的活性,如磷脂酶、溶血磷脂酶、膽固醇酯酶、酰肽水解酶活性等(Hara;Schmid)。脂肪酶不同活性的發揮依賴于反應體系的特點,如在油水界面促進酯水解,而在有機相中可以酶促合成和酯交換。
脂肪酶的性質研究主要包括最適溫度與pH、溫度與pH穩定性、底物特異性等幾個方面。迄今,已分離、純化了大量的微生物脂肪酶,并研究了其性質,它們在分子量、最適pH、最適溫度、pH和熱穩定性、等電點和其他生化性質方面存在不同(Veeraragavan等)。總體而言,微生物脂肪酶具有比動植物脂肪酶更廣的作用pH、作用溫度范圍,高穩定性和活性,對底物有特異性(Schmid等;Kazlauskas等)。
脂肪酶的催化特性在于:在油水界面上其催化活力最大,早在1958年Sarda和Desnnelv 就發現了這一現象。溶于水的酶作用于不溶于水的底物,反應是在2個彼此分離的完全不同的相的界面上進行。這是脂肪酶區別于酯酶的一個特征。酯酶(E C3.1.1.1)作用的底物是水溶性的,并且其最適底物是由短鏈脂肪酸(≤C8)形成的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