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百家重點實驗室進千家企業”系列活動
2014年5月20日上午,生命科學生物醫藥領域企業走進北大核磁中心活動在北京大學核磁中心會議室舉行。這場生命科學生物醫藥領域企業走進北大核磁中心的活動旨在充分展示與推廣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核心資源,搭建企業與實驗室合作橋梁。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主辦,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北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促進中心、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協辦。
上午9時,企業一行人來到北京大學核磁中心,首先進行了北京大學核磁中心實驗室的參觀,包括核磁中心的空壓機室、計算室、核磁南廳等,之后,又參觀了北京大學科學儀器研發創新項目成果展,聽取了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有限公司江向峰總經理和北京大學核磁中心主任夏斌教授對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情況介紹和核磁中心的情況及服務,并進行了自由交流。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
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有限公司 江向峰總經理
北京大學研發試驗服務基地副主任、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江向峰向來訪人員介紹了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情況。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北京大學研發實驗服務基地由北京大學與北京市科委聯合共建,基地依托北京大學雄厚的科研實力與綜合學科優勢,充分整合大學優質科技資源,積極推進以專業運營服務機構(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有限公司)為主體的高效運行管理服務模式。目前,基地共開放儀器設備1531臺(套),開放70個國家級、市級重點實驗室,擁有200多位科技人才。主要面向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能源環保、裝備制造等關鍵領域,為各行業、各領域企業提供包括技術咨詢、委托測試、數據分析、工藝設計、產品研發等內容在內的咨詢、測試、設計、研發等全過程的科技服務,為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孵化提供高水平的科技支撐服務。
北大基地運營服務機構-北京北達燕園微構分析測試中心有限公司是校內唯一一家以分析測試服務為主營業務的獨立法人單位,專業特色鮮明,具備國內領先的X射線衍射/熒光分析測試儀器的研發生產能力,在X射線分析儀器的開發領域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在硬件開發能力基礎上,在相關的分析測試服務領域具有很強的商業服務競爭力,服務于企業、大學、科研院所。中心的發展目標是突破科研與商業、技術與市場之間的界限的能力,突破不同學科間的界限,突破專職科學家與業余企業家的界限,突破原有的工作方式,突破原有科研資源的管理體制。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主任 夏斌教授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主任夏斌教授為來訪企業代表介紹了北京大學核磁中心中心的相關信息。北京大學核磁中心是北京大學校級科學儀器公共平臺之一,是由科技部、教育部、科學院和總后衛生部共同投資建設,是由科技部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核磁共振中心與國家發改委“鳳凰工程”核磁設施整合而成,北京大學核磁中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核磁共振譜儀平臺,依托于北京大學建設和運行。
中心目前擁有五臺液相核磁共振譜儀,其中有我國首臺高場高分辨率800MHz核磁共振譜儀,另有兩臺600MHz核磁共振譜儀和配有高靈敏度低溫探頭的500MHz核磁共振譜儀,還有一臺400MHz核磁共振譜儀。同時,北京大學核磁中心還擁有解析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專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以及進行生物樣品制備和同位素標記的生物學實驗室及相應配套的儀器設備。核磁中心采用“雙首席”制,由兩名長江學者夏斌,金長文總負責,帶領科研和技術團隊負責中心的建設與發展,可為生物醫藥領域相關企業的研發、測試提供全面的服務,助力企業的創新和發展。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現與國內外多所大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建立了科研合作關系,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動物所、美國的密執安州立大學、加利福尼亞—圣迭戈大學、加拿大的皇后大學等多家單位。核磁中心的工作主要有:一、測試服務,為用戶提供的樣品收集用戶指定的實驗數據;二、科研服務,根據用戶要解決的問題為用戶提供一整套的研究方案,并為用戶提供機時收集所需的核磁共振實驗數據;三、科研合作,安排專門的人員培訓用戶,幫助用戶解析核磁共振圖譜,分析數據,共同完成研究工作。
中心的對外服務支撐國家科技計劃、重大研究專項及基金委課題共計約28項,與用戶科研合作5項(清華大學施一公、柴繼杰、動物所陳佺、遺傳發育所周儉民、四醫大陳志南),與企業用戶產學研合作2項(北京百川飛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樂威泰克醫藥技術有限公司等),并對部分用戶給予測試費減免,幫助用戶減輕經費壓力。2013年北京大學核磁中心在研課題9項,包括973課題2項、863課題1項、創新方法課題1項和基金為課題5項。核磁中心開展膜蛋白結構的液相核磁共振的研究工作(創新方法項目),與斯坦福大學Brian K. Kobilka建立了有關GPCR的研究合作關系。基于創新方法項目,與企業合作參加863“工業酶分子改造與綠色生物工藝”項目。2010年至今,北京大學核磁中心共發表SCI論文40余篇。
中心的儀器目前除儀器維護維修時間外,600MHz譜儀和800MHz譜儀基本每天24小時工作,400MHz譜儀每天平均至少使用12小時,對譜儀的控制系統和800MHz譜儀磁體的低溫控制系統進行了升級,為保證核磁中心儀器的高效使用,北京大學核磁中心服務人員倒班工作。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高分辨率800MHz核磁共振譜儀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 600MHz譜儀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操作
北京大學科學儀器研發創新項目成果展
參加“生命科學生物醫藥領域企業走進北京大學核磁中心”活動企業代表
江向峰總經理在向來訪企業人員進行講解
參觀北京大學核磁中心實驗室
北京大學核磁中心
一、項目編號:0701-244106140558(招標文件編號:0701-244106140558)二、項目名稱: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環境與人群健康重點實驗室平臺建設項目三、中標(成交)信息供應商名稱:......
2024年7月22日,由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和國際數學聯盟(IMU)共同頒發的2024年度拉馬努金獎(TheRamanujanPrize)揭曉,評選委員會將獎項授予了北京大學劉若川教授,以表彰......
中小微企業在發展中常常遇到資金不足、人手短缺、對政策了解不全等諸多難題,12345企業熱線也不時接到企業的相關咨詢和求助。對此,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深化12345企業服務熱線與......
7月17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告了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023年度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并對服務績效突出的63家示范平臺、41家示范基地給予獎勵(A檔60萬元、......
2024年7月20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電子顯微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4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研討會暨第十三屆全國實驗室科學管理交流會”在遼寧丹東成功舉辦。此次會議旨在推動電子顯微技術的發展......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于發布《2024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指南》的通知京科構發〔2024〕129號各有關單位:根據《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認定與管理辦法(試行)》(京科發〔202......
7月17日,北京大學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大成都研究院”)在成都高新區投運11個創新轉化實驗室、6個公共技術平臺。本次集中投運的11個創新轉化實驗室基于疾病篩查與治療、復雜疾病攻克、......
2024年7月8日傍晚,點擊進入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的高考綜合評價批次錄取查詢通道,“錄取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方向)”字樣進入眼簾,陳如月長舒了一口氣,為了學醫重新踏入高考考場......
今日,北京市教委近日印發《北京實驗室建設運行和經費管理辦法》,旨在鼓勵勵高校建設一批北京實驗室。《北京實驗室建設運行和經費管理辦法》明確實驗室建設周期為5年,每個實驗室按照每年500萬元的額度予以支持......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近日相繼公布了暑期校園開放參觀政策。據《北京日報》消息,7月8日起,北京大學開放暑期校園參觀。當天7時許,學校東側門外的校園參觀專用通道外已有20多位參觀者排隊等待。其中,不少參觀者......